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有凤来仪 网友文集>>2003年 文集目录>>(rockline )不系舟>>歧路英雄

主题:歧路英雄
发信人: rockline(不系舟)
整理人: chocho.1(2003-04-13 19:42:32), 站内信件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
 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
 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
 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後千载名。



         歧路英雄

 歧路不是走错路而是无路可走,就象《行路难》中所谓“拔剑四顾心茫然”,英雄为什么会无路可走?也并非眼前无路,只是因为他们不愿背弃自己过去立定的人生宗旨而宁愿选择悲剧的结局。何谓英雄,降龙伏虎?那是开拓时期的英雄;权谋睿智?那是乱世英雄;十斤牛肉而今酒?那是草莽英雄;黑心加野心?那是枭雄不是英雄。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百年。更多的时候是没有英雄的时代,是那种做不成英雄的英雄,生不逢时的英雄,却总有一天要无路可循,那是人生最悲凉的时刻。

 我们生活的时代只有炒作,没有英雄;只有财色私欲,没有雄心抱负。“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少年时的轻狂和梦想经不起人欲横流中几番冲刷,等不到毕业之后酒烟消云散了。只有钱才是真英雄,想当英雄吗?不用见义勇为那么辛苦,在焦点访谈前登一个月广告就行了;钱不够,那就去只身横渡英吉利海峡,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还想便宜,那就找上海吉尼斯申请一个世界纪录。做英雄既然那么容易那么无聊可能还要那么无耻,除了想欺世盗名的人,除了无聊以外,大概也没有谁还想做英雄了。

 行路难,归去来。

 少年时的英雄梦想还有一种自慰式的满足方法----读武侠小说。可是少年不识丑滋味的时候喜欢的郭靖、令狐冲、张无忌,此时已失去了光彩,我们搞不到九阴真经、九阳真经,也没胆量练辟邪剑法,所以即使象杨过那样的情侠,我们也只能感动而丝毫不能当真。到是萧峰、张翠山那样的歧路英雄,还能慰藉一下那颗为不能做英雄而伤透了的心。

 世事如此,古今皆然。

 曹雪芹之名不见于正史亦罕见于野史,要不是近代以来随着西学渐起小说也开始登上大雅之堂让人们忽然发现《红楼梦》原来不逊于西方任何一部作品,曹雪芹之名还要埋没不知多久!人们关注于大观园中的风花雪月,也有关注于作者的满腔郁闷。
女娲练石补天为什么单单留下一块弃而不用?这就是作者的郁闷和感叹也是读者(如果不是只喜欢邻妹妹和宝姐姐)的郁闷和感叹。也许中国人太多了,也许能人太多了,也许未被重用的能人太多了,也许陷黎民于水火的妖孽太多了,也许天下的不公平太多了!自古以来怀才不遇的悲号者真可谓俯仰即是。女娲弃置不用的岂止一块顽石,自从共工撞倒不周山以后,普天下所有已经锻炼和未经锻炼的石头,那一块不是胸怀扶顷解困之志,那一块不在那里日夜悲号惭愧?
 曹雪芹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使用一种通俗化的文体去表现中国文人挥之不去的怀才不遇的情结。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为加强戏剧化效果,屈灵均身上批满鲜花自赞“纷芜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曹雪芹却让他的主人公性情乖佞,甚至成为世人所弃的废人。几百年来,读者沉迷于作者的生花妙笔,随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之时,只记得闺阁中历历有人,为林妹妹和宝姐姐争执不下,为娶不到探春感慨,为王熙峰辩护,但是作者最成功的创造----万绿从中一点红的贾宝玉----却被视为废物公子,做了映衬姹紫嫣红的大绿叶,有谁留意过他?如果说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主人公,有几人肯为他拍案而起呢。

 这就是后日曹雪芹被捧为大师的悲哀,在他被捧为大师的文字之后,一般你都能看到“由于作者的阶级局限”等等,看看今日冠带Master头衔的生者,贾宝玉当日若肯以他们为榜样,跟贾雨村好好学习,又怎能“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曹雪芹或者也就不必为大师的头衔等上几百年。雪芹先生手捧如此一顶桂冠,当悲当喜是留是弃?我看他不会很稀罕。

 这就是废物公子贾宝玉的悲哀,这就是一事无成半生潦倒的曹雪芹的悲哀,这就是歧路英雄的悲哀!

 把贾宝玉叫做英雄,尽管前面加上歧路两个字,也会让好多人跳起来大叫“大缪、非也、不然”。贾宝玉这个人会什么?他怎么能担当起男人的责任?他有能力使心爱的MM幸福吗?他也太花心了吧?他为什么辜负薛宝钗那么好的女孩儿?他只是一个富家公子和我们劳动人民有不能调和的阶级仇恨!如果你向贾宝玉学习将来会怎么样?他的同性恋倾向会不会使他象张国荣一样跳楼身亡?他跟大观院内外多少人发生过关系......

 够了!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么说的人可能不喜欢《红楼梦》,可能只是不喜欢贾宝玉,也可能谁都不喜欢只喜欢自己。也许有人会做的更好,但是如果你没有亲身体验过,不要用你的臆断去侮辱一个纸上的名字和一个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作者。按七十岁的平均寿命,每个人都还有四五十年的时光,在这些时光里,也许你会看到已经有的又失去,看到什么是过眼繁华,看到什么叫星移物换物是人非,看到什么叫潦倒,看到当初的山盟海誓和今日的结局,看到有儿有女然而一事无成,看到过去的幼稚,看到无奈却又欲罢不能。也许那时还有闲情想到“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所谓歧路英雄。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这是从怀才不遇到孤高清介到谈笑随心的不同境界。
 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达到了那一种境界?曹雪芹没有写完他的著作,我们看到的贾宝玉开始时颇有含光混世的境界,在续书中忽然又遁入空门。
 我没有佛学素养,参不透什么叫“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只觉得林黛玉讲的参禅故事“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似乎更加撤悟,禅宗出现以来佛学已经脱离了印度影响开始中国化了。既然修行只是为了彻悟,如果已经彻悟了何必还要修行呢?
 这是一种理解方式。但是如果不修行又怎么让别人形象化地理解你在痛苦之中的万念俱灰呢?这也许是高鄂的理解方式,如果真这样也还罢了。但是把修行作为展示痛苦的方式和把修行作为贾宝玉形象的升华是不同的。那不是等于说今事而昨非,否定过去吗?这就涉及到如何理解贾宝玉的问题,而就我理解的贾宝玉来说看不到他有错,因而他的出家如果不是为了解脱心中痛苦而是为了否定自己的过去完全忘情,那我就觉得这样的续书违背了曹雪芹的本意。高鄂那种形式化的处理就好像是电影里一个男人痛苦时在酒馆喝得滥罪或者一个女孩伤心时下雨一样低劣。也许皈依就是解脱,我却觉得解脱了怎么都无所谓。那么又何必被一僧一道挟持着出家呢?前一阵看到重拍《红楼梦》的消息,导演说宝玉出家时穿大红斗蓬在雪地中辞拜贾政的画面很好看,这种看法又好像比高鄂更低级一些了。总之,对《红楼梦》通俗化和形式化的理解总是更有市场,不管你是否理解了贾宝玉还是假装理解了贾宝玉,只要包装好,还是会有认同。如此看来,歧路英雄的讨论也并非无感而发。



---------------------------
 我说,即使不喜欢贾宝玉也要理解贾宝玉,否则算不上真正喜欢《红楼梦》(或者说读懂《石头记》)!当然,所谓喜欢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读过一次觉得很有趣并不比百读不厌程度差,而且读懂与否也没有明确的标准,见仁见智,谁都有自己的观点。达观的人士还会说,喜欢么,只是一时的心境,用不着那么认真。那也就只好“见仁见智”了。这几天有点忙,偶尔上来看看好像别人也在忙,人气不旺,北京社区那边人倒挺多的,不知道是不是月底月初那些人。以前贴过一篇没写完的文字,意思也是为宝黛辩解的,其实主要想让人读一读《浮生六记》,我觉得堪称《红楼梦》续篇。五月以后有时间了,还要来为宝玉辩白,让不喜欢的人至少不讨厌。让不讨厌的人喜欢,让喜欢的人为他心碎。(或者让不喜欢贾宝玉的人觉得我讨厌)



----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知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