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sea_cwind(别)
整理人: yerk(2003-06-08 13:47:12), 站内信件
|
经常看到媒体报道煤矿的各种事故,这些事故似乎已经成为很平常的事了。当大街小巷都盯着伊拉克战事的时候,相比之下,频频发生的矿难也似乎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让我们粗略搜索一下今年以来发生的重特大矿难:
1月4日,江西赣州龙坪乡一个体采石场,因违章掏采发生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
1月11日,黑龙江哈尔滨宝兴煤矿(乡镇有证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4人死亡;
1月20日,黑龙江鸡西梨树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6名职工死亡;
1月23日,河南焦作朱村煤矿发生瓦斯爆炸,19人死亡;
2月10日,广东清新一铅锌矿发生塌方事故,7名矿工被困井下;
3月22日,山西吕梁孟南庄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72人死亡。此前,在今年2月,吕梁地区8天内就有两起矿难,死亡24人;
4月1日,辽宁抚顺发生矿难,导致25人死亡。
这么密集的频率,这么多的矿工遇难,矿难似乎的确已不再是新闻。
2003年3月22日,山西吕梁孟南庄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70多名矿工死亡。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对此事进行了追踪采访报道,看着遇难矿工家属一双双哭红的眼睛,听着各个采访对象说的每句话,我感叹,我愤怒,我沉思,我无言。
首先来说说瓦斯爆炸所需要的三个条件:1、瓦斯在空气中的浓度必须处于5%到16%之间,低于5%或高于16%都不能发生爆炸。2、氧气的浓度必须高于12%。3、必须有高于650摄氏度的明火。以上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发生瓦斯爆炸。矿井在地下几十米几百米瓦斯是肯定存在的,那么我们就要通过破坏它爆炸的条件来保证矿工的安全,那就是开挖通风井,开挖一个通风井与主井口相通呈“U”型,通风井口通过鼓风、抽风机来保证井内空气的流动性,这就把危险从源头上排除了。另外还要在井内安装足够多的瓦斯浓度监测探头,配备专门的瓦斯员在井下检测。保证各个工作面环境的安全达标以保证井下工人的安全。在煤炭生产中,国家有500多条的规章制度,如果各煤矿严格执行制度,是可以避免事故发生的。
反观山西孟南庄煤矿的管理和井下设施,可以说此次事故的发生是很必然的。该煤矿自投入运营以来已经总共发生了4起瓦斯事故,就在1998年发生的瓦爆炸造成15名矿工遇难,而直到8、9月前才安装瓦斯探测探头,可是,诺大的矿井才安装了6个探头。不过总的来说孟南庄煤矿的硬件设施还说的过去,重要的是煤矿的管理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有关条例规定,在矿井下停电后应把井内职工撤离到安全地带,通风井不准出煤等。而孟南庄煤矿却为了产量一直利用通风井出煤,事发当天停电两小时经相关技术人员逐级上报后也还是没有把井下矿工撤出安全地带,造成了瓦斯集聚而发生爆炸事故而使井下人员遇难。
这些规章制度矿主等领导管理层不知道么,不!并不是不知不懂,而是为了钱带来了侥幸心理,对安全制度熟视无睹惘然不顾。一个设计产量为年产6万吨的小煤窑,去年产量竟然达到10万吨,今年(2003年)计划产量指标为15万吨,呵,提上一罐就是200多块啊,简直不是在挖煤而是在挖钱嘛!
对于这种在的以前发生过瓦斯事故的煤矿都会被定为“高瓦斯”煤矿的对象,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就不重视么,不!孝义市煤矿安全监察局对该煤矿三申五令,要求其停业整顿它就是不当回事,2月24日对其安全设施和管理进行了检查,发现了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勒令其停业整顿。矿主和孟南庄煤矿有限公司没做任何动作,孝义市煤矿安监局担心其无视整顿的要求,于3月11日又进行了突击检查,果然,煤矿还是照样开工,照样提煤,并无任何整改的迹象,安监局一纸封条将缆车等机器封住,到了3月18日,安监局同志再一次来到孟南庄煤矿,发现封条已撕毁,矿上还是照样出煤。无奈,只好用实现准备的十几把锁锁住了缆车等各种机器设备。作孽,仅过4天就发生了爆炸事故,悲哉。
这些规章制度是在我们的工作中发现的/综合起来的/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科学的措施,是用来规范我们的行为,保证我们的安全的,而在各行各业都有存在着对规章制度的无视、麻木甚至反抗的现象,似乎这些纸上的文字束缚了我们的个性和自由,限制了我们的发挥,而在个体商人来说,钱放在了绝对的位置,增加产量和缩减投资成本无疑令人喜出望外,能开工就开工,能省钱的就省钱。一个钱字了算,不去提升管理基础不去加大设备投资,对发生事故后就和当地官员勾结,少死不报,多死少报,瞒天过海;对矿难者家属订立攻守同盟避人耳眼,赔偿几万块钱了事,都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晓,过后还是继续发财。就孟南庄煤矿,电工没有电工证,瓦斯检测员下井倒头便睡,谁都是见怪不怪了,当一种错误在一个集体内变成多数人的习惯时,这个集体便已经处在绝路的边缘。甚至对于煤矿事故,连矿工都“看得很开”,说“干井下活那有不死人的”说“不能因噎废食”,我们一路人还有什么嗟叹的了呢?
---- 写帖使人进步,灌水使人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