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i84(☆双鱼仔☆)
整理人: sweetcake(2003-04-04 23:01:23), 站内信件
|
4月4日
不知看过的人有否注意到,片头和片尾有着同样的一句话。“千寻,你捉到妈咪甘实,妈咪行唔到嘎。”
但是妈咪只是其中的对比,妈咪她根本不知道她自己变成了猪,她以为是一会儿的事。但是千寻已经彻底改变了,在开始,她紧紧地抓住妈妈是因为她害怕独处,仅仅是在车前的一个石象就吓得她只能抓住妈妈。
但是片尾之处,通过自己的抗争逃离汤婆婆的魔爪的她,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已经变得懂事和成熟了。抓住妈妈是因为她怕再一次地失去妈妈。
从来都是注重剧情的的电影扣人心弦,相反,过分注重特技效果以至喧宾夺主的电影转眼就被人遗忘。短短的一部片子,集合了一个小女孩从走楼梯都怕到与法力高强的魔女斗争的成长历程。其中伴随着与父母的亲情,和白龙的爱情,与蒙面侠的友情,不做金钱奴隶的价值观。
宫崎骏的动画,就象一首秀丽的诗,早在宫崎骏之前的杰作《风之谷》、《龙猫》里,已经早见端倪。他的想象非同常人所想。甚至我们可以把他比作一个充满想象的双鱼座女孩。在他的世界里,真实和虚幻的世界就是一墙之隔。他算不算天马行空呢?绝对不算!宫崎骏的想象为什么如此吸引?因为他的想象是建立在真实之中的。其中有一个细节,千寻坐火车去找婆婆,注意到那火车吗?火车是在水中行驶的,这是在现实中不存在的(废话),然而,为什么要是火车?为什么不是船?还有就是火车是在水中的路轨里行驶的。离开了路轨,他的想象就是天马行空,丢失了日本人的那种亚洲人思维模式,变成了美国电影,也许就会象和它一起被提名奥斯卡的动画片《星际宝贝》一样,用人去演也没有分别的动画片。
关于那个非现实的世界,也引领着我们进入与《桃花源记》的对比思考中。桃花源记描绘的是一个世外桃源,但是《千与千寻》里面是一个不劳动就要变猪的世界。《桃花源记》仅仅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哀叹,而《千与千寻》使我们可以得到鼓舞,为什么?人定胜天。小女孩的抗争不就证明这一点吗?她从失去名字到找回名字,就是寓意着我们不能失去自我,不能失去目标!
同是亚洲人,他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触动,也许还有更多,包含着日本的文化我们没有理解。《千与千寻》这部电影,就象千寻抓住妈妈的手一样,紧紧地抓住我们的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