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ylee_9(听雪楼主李大嘴)
整理人: ella007(2003-04-04 21:37:58), 站内信件
|
摄影——photography,希腊文的意思是“用光作画”,由此可见光在摄影中的重要性。要获得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准确的测光。现在的相机的测光系统已经非常先进,在普通情况下的已经能非常准确性地测光了。但在一些比较特殊的环境——如日出日落、雪地、一缕缕光线穿过的树林等等——要准确的曝光是比较困难的,而好的作品又经常在这样的环境下才得到。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得到理想的曝光有很多方法,我在这里推荐的是美国摄影大师Ansel·Adams的区域曝光法(又译:分区曝光法)。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个方法,就可以扔掉灰板,也不用拼命地想哪个是18%灰的物体,但前题是我们要有一台有点测功能的相机或一个1°左右的点测光表(我正在尝试做一个套在镜头前的点测附加器,如果成功的话就可以使用没有点测功能的相机进行点测了)。
Ansel·Adams把黑白胶卷的整个宽容度范围分为11个区,每个区曝光值相差1EV:0区是纯黑,I区不是全黑但显不出纹理,Ⅱ区能稍微显出纹理,Ⅲ、Ⅳ区能很好的显出低调纹理,V区是18%的灰,Ⅵ、Ⅶ区能很好的显出高调纹理,Ⅷ区能稍微显出纹理,Ⅸ区不是全白但显不出纹理,X区纯白。其实我们可以用自己惯用的胶卷对有一定纹理的物体(如毛巾)进行试拍,然后把胶卷的宽容度分为11个区,记住每个区相差的EV值(我的测试结果是RVP每个区相差约0.7EV,E100VS和RDP每个区相差约0.8EV,以上数值仅供参考,建议以自己的测试为准)。
有了上述的分区,我们就可以点测需要的曝光主体,并把它们放到想要的曝光区域。例如:拍摄雪景,我们要充分表现雪的质感,就可以把雪放到Ⅶ区曝光,先点测作为曝光主体的雪,假设读数是f/16,1/125s(假定每个区相差1EV),那么我们就可以按f/16,1/30s进行曝光,这样,雪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曝光,如果我们要拍的高(低)调一点,也可以把雪放到Ⅷ(Ⅵ)区,这应该比我们用灰板方便的多。请记住,只要在Ⅲ~Ⅶ区,都能很好的表现物体的纹理和质感。因此,我们拍摄时就可以先选定曝光主体,并确定把曝光主体放到哪个曝光区,再点测曝光主体与其它位置的亮度差,如果亮度差超过了胶卷的宽容度,就要马上确定放弃表现哪些次要的部分的质感,然后按需要的曝光值进行曝光。当然,曝光主体也可以放到两个区域之间,如V区与IV区之间等,这都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而进行确定。
如果熟练掌握了这种方法,一般都能得到我们想要的曝光。当然,在光线相当复杂的情况或景象相当难得的情况下,还是建议结合包围曝光,以保证得到一张好的照片。
以上是我使用Ansel.Adams的区域曝光的一些体会,写上来大家给参考,如果有大家更好的方法或心得,也请不吝赐教。QQ:69197565
---- 听雪小楼
法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