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k166(冰冰凉)
整理人: southernchen(2003-04-22 13:16:08), 站内信件
|
3月24日,周一上午,窗外,阳光明媚,室内拉上窗帘,有点阴冷,我又穿上棉衣,在电脑上收拾这些文字。
第一节课《线形代数》,戴着耳机又听起了朴树,很久没有这样的心情和情绪来听他的声音了。
听到了〈召唤〉,心里一些莫名的东西又被重新翻了出来。两年多以前,也是听朴树,当时是伴随无聊的复读,他伴随我走过了那个无聊乏味的过程,没想到两年多以后还是这样的心境与状态。于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了,知道今天上午的课是没有心思上下去了。
接着听。
以前听〈别,千万别〉的时候,自己总是能够重新拾起平静面对平淡生活的勇气,可是,刚刚听的时候,却没有了当初的心境了,那样的勇气似乎也逃的无影无踪了。
想到了以前的生活,以及进入大学之后的快要两年的日子,于是便惶恐。
找不到了以前曾经错失的单纯而简单的感情,面对着平淡而无生气的生活。
想起了大一的时候,自己周末的时候从湘江大桥走到五一广场,背着一个书包,听着随身听。身边车流如水,所有的霓红将城市的夜晚装点的分外美丽。象一个孤独的行者,走在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和土地上,“清高”地看待着身边各自背负着自己心情和故事的人们。从容,傲慢的欣赏着夜空下自己独自绽放的光彩。并非以为自己真正的能够从容,更多是因为自己真正的赏析着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独自,走,歌唱,自言自语——舞蹈,一个人。
夜空依然,灯光依然。却很少有那样的想法和冲动去独自走在路上了。平静的时候,更多想在网络上驻扎自己的生命以及思想。
浮躁,物欲,依然。
记得听一个主持人在回答听众的回答时,说“这样的年代很少有人会停下来听你的诉说了。”
或许。
爱情,灵魂,真实,于是真正的成为了飘忽于生活之上的云烟。特别是这样的范围内,爱情可能是成为上帝赏赐给几个少数幸运儿贵重的礼品,并且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于是,停留在回忆,走不出来。
仍旧孤单,没有落寞。
走在空旷的楼道里,没有灯光的时候,自己想起了〈花样年华〉。其中的旋律,以及自己渴望的心情。合着自己的节奏,随着它的旋律,自己跟自己舞蹈。
渴望一个笑容 期待一阵春风/你就刚刚好经过/突然眼神交错 目光炽热闪烁/狂乱越难掌握/我像是着了魔/你欣然承受/别奢望闪躲/怕是谁的背影叫人难受/让我狠狠想你/让我笑你无情/连一场欲望都舍不得回避/让我狠狠想你/让这一刻暂停/都怪这花样年华太刺激/都怪这花样年华太美丽
好象,自己更期望黑暗和孤独,但是,内心中却仍旧有渴望和期待。
真正的成了一条没有方向的船,没有灯塔的导引。
漂或许,这就是成长过程所必须面对的伤痛,也许,这也是年少的“不识愁滋味”。又或许所有面对真实的时候,都有这样的伤痛。
于是,流俗。
或许,每个人都不能幸免。
这就是真的生活?
不追求理想主义,同样的理解平淡的含义。但是,上帝好象还没有来得及理睬自己,我又是不是其中的难得的幸运儿呢?
或许,呵呵。
听〈召唤〉的时候,有一种面临死亡的坦然,让我想起了家乡的原野和土地,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游荡的云彩,璀璨的星空,杨柳拂面,河流中的水草以及游鱼,丰收的麦地,繁忙而充满喜悦的人们、、、、、、一切,一切。
这里,更多是高楼林立,钢筋水泥。
再也回不去了,舞蹈,一个人。
另附
〈召唤〉
是夜吗/是远方/是那些忧愁我的晚风/在那些往事翻动的夜/在儿时没能数清的星斗下/我知道她来了/象风一样/那些旧时光/那些爱情/那些渐渐老去的朋友/在远方/寻找我/可我不能再回去/抵达那些往事/生命就这样的丢失/在那条苍茫的林荫来路/我真的想回来/在我死的那刻/他们召唤我/我为他们活/艰难而感动/幸福并且疼痛/我想念他们/可我必须忍耐这艰难繁琐这平淡的生活/这不快乐的生活啊/可我仍然想回来/在我死的那刻/他们召唤我/我为他们活/我真的想回来/在我死的那刻/他们召唤我/我为他们而生活/艰难而感动/幸福并且疼痛
〈别,千万别〉
别做梦/你已经二十岁了/生活已经严厉得/象传达室李老伯/快别迷恋远方/看看你家的米缸/生活不再风花月/而是碗里酱醋盐/去面对/那些生存的硝烟/你可知人情冷暖/你可知世事艰险/天真是一种罪/在你成人的世界/生活不再风花月/而是你辛辛苦苦从别人手里赚来的钱/让不成熟的都快成长吧/让成熟了的都快开放吧/这世界太快了/从不等待/让我们很尴尬/你去手忙脚乱吧/你去勾心斗角吧/那些面无表情的人就是你的未来/可别象隔壁老张整日哀叹青春已荒/可又让我怎么能不做那些梦呢/可又怎么能不让我做那些梦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