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emichael(NO WAR)
整理人: glonely(2004-03-21 16:20:37), 站内信件
|
1.广角镜(Wide Angle)
又叫短焦镜头。广角镜因焦距非常短,所以投射到底片上的景物就变小了扩阔镜头拍摄角度,除可拍摄更多景物,更能在狭窄的环境下拍摄出宽阔角度的影像。
2.镜间快门和焦平面快门
镜间快门由一系列薄钢叶片组成,放置在镜头的单元之间。快门释放按钮触发一根弹簧使叶片在曝光期间开启,然后闭合。这种类型的快门又叫做叶片快门。焦平面快门位于照相机里,正好在胶片的前面。由于它就在焦点平面,也就是胶片位置的前面,因此而得名。比较起来焦平面快门具有如下两个优点:首先,因为焦平面快门是装在相机机身里,而不是装在镜头里,这样可互换的镜头往往并不是太昂贵。但对于叶片快门来说,快门就是镜头的一部分,因此包含叶片快门的镜头会比较昂贵。其次,焦平面快门能够具有更快的曝光速度,为了了解其中的原因,有必要知道一点焦平面快门的工作原理,焦平面快门的运转有些像一对卷轴式的窗帘。首先,第一副帘拉起,快门打开并允许光线照射胶片。然后,当预定的曝光结束之后,第二副帘跟随第一副帘运动并阻挡住光线。这就是焦平面快门工作时幕帘越过胶片的速度具有上限的原因。
3.光圈优先(Aperture Priority)与快门优先(Shutter Priority)
进阶级以上的数码相机除了提供全自动(Auto)模式,通常还会有光圈优先(Aperture Priority)、快门优先(Shutter Priority)两种选项,让你在某些场合可以先决定某光圈值或某快门值,然后分别搭配适合的快门或光圈,以呈现画面不同的景深(锐利度)或效果。
4.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不论是外型或功能上都相同,主要都是在将动态或静态图像作瞬间捕捉并保存下来。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最显而易见的不同点就在储存媒介上,数码相机是利用可记录图像的磁盘片或记忆卡来存取图像,拍摄完毕之后则可以使用RS-232、EPP、USB等标准计算机联机方式传输到计算机做处理,也可以由具有特殊功能的打印机直接打印出来,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当拍摄效果不满意时,可以及时删除并且重拍,同时在储存媒介上也不需要像传统相机一般时常购买底片,可以节省底片的费用,并且同时节省冲印费。而在处理的效率方面,数码相机也比传统相机占了非常大的优势,过去一个活动下来所拍摄的数百张照片,假使透过传统相机的话,必须等待冲洗、邮寄的时间,而现在却只要透过数码相机将图像传至计算机中,再利用电子邮件邮寄就可以实时传给所参加的人员,因此数码相机在这个事事讲究效率的时代,可以说是一项非常方便的图像设备之一。
5.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cle-Semiconductor)
中文译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6.超焦距
由于镜头的后景深比较大,人们称对焦点以后的能清晰成像的距离为超焦距。傻瓜相机一般就利用了超焦距,利用短焦镜头在一定距离之后的景物都能比较清晰成像的特点,省去对焦功能,所以,一般低档的傻瓜相机并不能自动对焦,只是利用了超焦距而已。正如前面所说的,"清晰"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超焦距范围内的景物并非真正的清晰成像,由于不在对焦点上,肯定是模糊的,,只是模糊的程度一般人能够接受而已,这就是傻瓜相机拍摄的底片不能放大得太大的原因。
7.变焦(Zoom)
镜头的另一个重点在变焦能力,所谓的变焦能力包括光学变焦(Optical Zoom)与数码变焦(Digital Zoom)两种。两者虽然都有有助于望远拍摄时放大远方物体,但是只有光学变焦可以支持图像主体成像后,增加更多的像素,让主体不但变大,同时也相对更清晰。通常变焦倍数大者越适合用于望远拍摄。光学变焦同传统相机设计一样,取决于镜头的焦距,所以分辨率及画质不会改变。数码变焦只能将原先的图像尺寸裁小,让图像在LCD屏幕上变得比较大,但并不会有助于使细节更清晰。因此购买数码相机时,我们往往建议大家留意光学变焦的倍数。目前中端相机普遍都有3倍左右的光学变焦,不过也有具超长变焦功能的产品,例如10倍光学变焦的机种。
8.定焦相机 是指使用固定焦距镜头的相机。一般说来,使用定焦镜头的"傻瓜"相机要比同档价格的变焦"傻瓜"机体积小,成像质量也更胜一筹,选择这类相机的消费者看中的往往就是相机小巧的体积和出色的镜头质量。
9.变焦相机
简单说就是指相机使用的镜头焦距可以调节改变,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镜头焦距来获得不同的视觉和拍摄效果。现在的优秀变焦"傻瓜"相机不仅拥有完全令人放心和满意的优质变焦镜头,能让使用者通过变换焦距来调节构图从而获得更满意的拍摄结果,设计者也非常注重突出它们时尚小巧漂亮的外型特点。
10.曝光量(Exposure)
曝光量是图像构成最原始的关键因素,它主要由光圈(Aperture)以及快门(Shutter)两方面决定。
11.景深
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景深的大小,首先与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其次,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小。其次,前景深小于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12.对比(Contrast)
对比指的是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差异范围越大代表对比越大,差异范围越小代表对比越小,好的对比率120:1就可容易地显示生动、丰富的色彩,当对比率高达300:1时,便可支持各阶的颜色。但对比率遭受和亮度相同的困境,现今尚无一套有效又公正的标准来衡量对比率,所以最好的辨识方式还是依靠使用者眼睛。
13.单反相机
单反就是指单镜头反光即SLR(Single Lens Reflex) 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构造图中可以看到,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拍摄时,当按下快门钮,反光镜便会往上弹起,软片前面的快门幕帘便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影像)便投影到软片上使胶片感光,尔后反光镜便立即恢复原状,观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这种构造,确定了它是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它的取景范围和实际拍摄范围基本上一致,消除了旁轴平视取景照相机的视差现象,从学习摄影的角度来看,十分有利于直观地取景构图。 单镜头反光相机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交换不同规格的镜头。
14.光学取景器
传统普及型相机里常用的那种通过一组与拍摄镜头无关(高档傻瓜机上常与变焦镜头连动)的透镜取景的部件,造价低,但有视差,所看到的并不完全是所拍到的。
15.普通光学取景
这是最常见的取景方式,其唯一的缺点就是取景误差大。用过数码相机的朋友一定知道,数码相机的光学取景器在近距离拍摄时,上下左右位置误差与实际拍摄景像的误差很大(远距离不是特别明显),一般说来光学取景器看到的景像约占实际拍摄景像的85%。
16.LCD 取景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
有黑白和彩色,彩色中又有真彩和伪彩之分,伪彩便宜,但效果差。数码相机中用于取景和回放的LCD几乎都是目前最好的TFT 真彩。 TFT LCD 中又有反射和透射两种,反射式反射正面的环境光工作,从不同角度观察差别较大,显示较暗,但省电,造价低;透射式靠背后的灯光工作,角度变化小,显示明亮,但极为费电。
17.LCD取景
这是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必备的取景方式。LCD取景唯一的优点正是改正普通光学取景唯一的缺点,然而它正像Windows 98一样,修正了Windows95的BUG同时产生了更多的BUG。再看看LCD取景的缺点:首先LCD是耗电大户,他要占用整部相机1/3以上的电量;其次LCD取景的姿势必须是双手前伸,与眼睛保持一定距离,此时相机无法获得稳定的三角支撑,用低速快门很难拍出稳定清晰的相片,最后是LCD上显示的画面色彩、对比度与实际在电脑中看到的实际影像误差较大,而且即使标称百万像素的LCD看上去画面仍然很粗糙,无法观察拍摄体细节,面对这种画面你很难对你照的照片是否符合你的要求作出判断,所幸的是现在数码相机几乎同时配有普通光学取景和LCD取景,如果购买只有LCD取景器的数码相机有一定风险,除非您有足够把握能得到需要的效果。
18.TTL :(Through The Lens,通过镜头) 即单镜头反光式取景器。
19.Zeiss镜头(蔡司镜头)(Carl zeiss 人名)
致力於应用研究,对於光学、玻璃技术、精密技术以及电子等高品质的产品开发、制造、销售有贡献的德国企业,从 1846 年开始,Carl Zeiss 已开设生产显微镜的工作坊。Zeiss镜头,专业的摄像,摄影镜头。
20.TTL测光(TTL Light Measuring)
通过镜头测量通光量,与滤光镜的曝光,光圈焦距等参数无关。测光方式分为平均,局部,中央重点测光等。任何一种测光方法都大同小异,但像逆光这种照明法,被摄体的明暗反差出现极度的不同,或者是像显微摄影等方法,会出现不同的差别。
21.防红眼功能
指在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由于被摄者眼底血管的反光,使拍出照片上人的眼睛中有一个红点的现象。但一般现在的主流数码相机都具有防红眼功能,不过如果不打开的话,依旧不会起作用。
22.TTL单镜头反光式取景
这是专业相机上必备的取景方式,也是真正没有误差的光学取景方式。这种取景器的取景范围可达实拍画面的95%。唯一缺点就是如果镜头过小,取景器会很暗,影响手动对焦。幸好现在都具备自动对焦,这一缺点已无大碍。当然,用了TTL单反取景器为了不至于过暗,厂家会用上大口径高级镜头,所以一般是半专业相机才配备此种镜头。奥林巴斯(Olympus)的相机上经常使用这种取景器。
23.CF(Compact Flash Card,小型快闪卡)
一种袖珍闪存卡,像PC卡那样插入数码相机,它可用适配器,(又称转接卡),使之适应标准的PC卡阅读器或其他的PC卡设备。 CF存储卡的部分结构采用强化玻璃及金属外壳,CF存储卡采用Standard ATA/IDE接口界面,配备有专门的PCM-CIA适配器(转接卡),笔记本电脑的用户可直接在PCMCIA插槽上使用,使数据很容易在数码相机与电脑之间传递。
24.SM(Smart Media,智能媒体卡)
一种存储媒介。SM卡采用了SSFDG/Flash内存卡,具有超小超薄超轻等特性,体积37(长)×45(宽)×0.76(厚)毫米,重量是1.8g,功耗低,容易升级,SM转换卡也有PCMCIA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数据传送。
25.PC卡转换器
一种接插件,可以把CF卡或SM卡插入其中,然后,整体作为一个PC卡插入计算机的PCMICA插口,这是常用于便携机的一种通用扩展接口,可以接入PCMICA内存卡、PCMICA硬盘、PCMICA调制解调器等。
26.亮度
亮度和对比有些相似,都是用来表示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的相互关系,不同的是亮度主要用来表示明暗色调间的平衡,也就是明暗色调间的强度,而对比决定的则是明暗层次的数目。
27.双模式
指数码相机本身同时具备有数码相机的单张静态摄影与视讯摄影机的连续动态摄影两种模式。
28.CCD(Charged Coupled Device)
中文译为"电子耦合组件",它就像传统相机的底片一样,是感应光线的电路装置,你可以将它想象成一颗颗微小的感应粒子,铺满在光学镜头后方,当光线与图像从镜头透过、投射到CCD表面时,CCD就会产生电流,将感应到的内容转换成数码资料储存起来。CCD像素数目越多、单一像素尺寸越大,收集到的图像就会越清晰。因此,尽管CCD数目并不是决定图像品质的唯一重点,我们仍然可以把它当成相机等级的重要判准之一。
29.分辨率(Resolution)
分辨率与像素有相当直接的关系,通常图像分辨率相乘的结果就是数码相机CCD的像素数目。也就是说,标示的CCD像素质越高,相对的解晰度也就越高,而捕捉下来的画面也就越精细。。因为像素越高表示能提供的拍摄分辨率也越高,这样的照片即使放到大尺寸观看也能保持清晰的品质。举例来说,一台CCD像素达334万像素的相机,最大分辨率可以到2048×1536,2048×1536的乘积约314万,所以可推算出这台相机的实际有效像素约314万。
30.光学变焦
是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变焦方式与35mm相机差不多,就是通过摄像头的镜片移动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如今的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大多在2倍-5倍之间,也有一些码相机拥有10倍的光学变焦效果。家用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在10倍~22倍,能比较清楚的拍到70米外的东西。使用增倍镜能够增大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
31.数字变焦(Digital Zoom)
实际上是画面的电子放大,把原来CCD影像感应器上的一部份像素使用"插值"处理手段做放大,将CCD影像感应器上的像素用插值算法将画面放大到整个画面。通过数码变焦,拍摄的景物放大了,但它的清晰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有点像VCD或DVD中的ZOOM功能,所以数码变焦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目前数码相机的数码变焦一般在6倍左右,摄像机的数码变焦在44倍-600倍左右,实际使用中有40倍就足够了。如果变焦倍数不够,我们可以在镜头前加一增倍镜。如果拍摄的视角小,可以相应的加一广角镜。
32.相当于35mm相机的
目前的数码相机的成像器件面积都小于普通的135胶卷的面积,所以其镜头焦距很短,说到其镜头焦距时常不说其实际的物理焦距,而说与其视角相当的35mm(国内的135)相机的镜头焦距,也就是说,其"镜头的视角相当于XX"。
33.镜头组(Lens)
数码相机的镜头由多片镜片组成,材质则分为玻璃与塑料两类。有的厂商强调,他们的相机镜头以玻璃为材料,所以透光率佳、投射图像更清晰。不过目前许多测试报告都显示,玻璃的透镜并不一定比塑料材料能带来更清晰的图像,同时玻璃镜头也可能增加相机重量,因此选购时还是应该做多面向观察,不要拘泥在镜头材质问题上。
34.焦距(Focus)
如果你在相机的英文规格书上看过"f =",那么后面接的数码通常就是它的焦长,即焦距长度。如"f=8-24mm,38-115mm(35mm equivalent)",就是指这台相机的焦距长度为8-24mm,同时对角线的视角换算后相当于传统35mm相机的38-115mm焦长。一般而言,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焦长约是28-70mm,因此如果焦长高于70mm就代表支持望远效果,若是低于28mm就表示有广角拍摄能力。 "可对焦范围"则是焦长的延伸,通常分为一般拍摄距离与近拍距离,相机的一般拍摄距离通常都标示为"从某公分到无限远",而进阶级设计的产品则往往还会提供近距离拍摄功能(Macro),以弥补一般拍摄模式下无法对焦的问题。有些相机就非常强调具有支持1公分近拍的神奇能力,适合用来拍摄精细的物体。
35.光圈(Aperture)
光圈的功能就如同我们人类眼睛的虹蟆,主要用来调整数码相机的进光量,一般以f/2、F2、1:2来表示,举例来说:f/2表示光圈的大小为镜头直径的1/2 ,而f/8 则表示光圈为镜头直径的1/8而已,所以较小的f值表示较大的光圈,一般镜头上的标示会以数码相机的最大光圈值表示,变焦镜头若有显示2个f值,则表示此相机最大及最小的光圈。光圈除了可控制光线的明暗外,对于图像的景深也是会有影响。景深是影响拍摄主体与背景之间清晰程度的关键,也可以说是图像的锐利度,大光圈时拍摄出来的图像锐利度较小,小光圈拍摄则较大。从数码上而言,光圈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也代表透光的孔径大、透光量大,不论要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或在昏暗的空间拍摄,都很方便。而且光圈也决定了画面的景深(锐利度),如果是设定为大光圈,那么画面中除了主题清晰,其它景物都会呈现模糊、柔美的感觉。时下多数数码相机的光圈值最大都在2.8左右。
36.快门(Shutter)
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 至于单眼相机常见的B快门功能,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弹性更高,不过目前大多数的消费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
37.ISO感光值
ISO感光值是传统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以ISO 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 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此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38.曝光补偿(Exposure Compensation)
它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39.闪光灯(Flash)
闪光灯也是加强曝光量的方式之一,尤其在昏暗的地方,打闪光灯有助于让景物更明亮。不过在拍人物时,闪光灯的光线可能会在眼睛的瞳孔发生残留的现象,进而发生「红眼」的情形,因此许多相机商都将"消除红眼"这项功能加入设计,在闪光灯开启前先打出微弱光让瞳孔适应,然后再执行真正的闪光,避免红眼发生。
40.白平衡(White Balance)
物体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色温。例如以钨丝灯(电灯泡)照明的环境拍出的照片可能偏黄,一般来说,CCD没有办法像人眼一样会自动修正光线的改变。所以通过白平衡的修正,它会按目前画像中图像特质,立即调整整个图像红绿蓝三色的强度,以修正外部光线所造成的误差。有些相机除了设计自动白平衡或特定色温白平衡功能外,也提供手动白平衡调整。
41.存储介质
图像储存媒体为数码相机中储存图像的设备,一般我们称为记忆卡,而市面上数码相机所采用的记忆卡,主要有三种规格:SMART MEDIA:体积小,价格较CF便宜,最大容量到64MB,可以磁盘转接卡、卡片阅读机或PCMCIA做为转接设备。COMPACTFLASH:价格较高,较SM卡厚一点,容量较大,最大可到128MB,速度较快,转接设备为卡片阅读机及PCMCIA。MEMORY STICK:目前是SONY专用的内存规格,只能用于SONY的机器上。
42.图像储存格式
由于数码相机拍下的图像文件很大,储存容量却有限,因此图像通常都会经过压缩再储存。最常见的图像储存格式就是JPEG和TIFF檔,JPEG经过高度压缩,能使档案变为原先的1/4、1/8或1/16大小左右,因此可以省下不少储存空间,不过相对也会让原始图像资料有所损失,许多相机都会提供特定的压缩比例供使用者自己选择。 TIFF文件几乎未经压缩,所以图像会比JPEG保持地更完整。不过因为图像分辨率越高、压缩越小就越占记忆空间,所以拍照时必须兼顾对图像的品质要求与记忆卡容量。举例来说,一张8MB的SmartMedia内存卡存640×480分辨率、高压缩格式的照片可能可以存80张,可是如果存1024×768、未压缩格式的照片就只能存3张,差异其实非常大,因此拍摄前必须先预设储存模式或干脆准备好足够的内存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