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西南篇(渝、滇、黔、川、藏)>>西游记>>西游记--raycat>>西游记(四十八)--乐山大佛(巴蜀篇)

主题:西游记(四十八)--乐山大佛(巴蜀篇)
发信人: raycat(爱流浪的小肥猫)
整理人: jaja(2003-04-02 20:43:32), 站内信件

乐山大佛
包含精美图库和flash地图的豪华版请到 http://www.rayeye.net


5月28日  阴转中雨  成都-乐山  164公里  累计14543公里
    乐山离成都不过是164公里,坐车走成都至乐山的高速公路2小时就可以到达,所以我们今天上午都很悠闲,吃过了午饭才慢慢地走到北站客运站。去乐山的车分两种,一种走高速公路直达乐山,另一种经仁寿、井研至乐山,全程约180公里,沿213国道行驶,时间约3小时。

    不过走高速公路也只是23.5元,我还确认了已包括高速公路的费用,但上到车后还要收10元的什么费用,这里是国家经营的客运站,那有上车还要加钱的道理,我们当然拒交,但车上的成都人也要交,并说并不是针对外地人。我跑去问卖票给我的售票员,她也确认是要另外补10元,当我问她是什么费用和为何不事先说明时,她就用四川话对我叽里咕噜地说了几句,并拒绝用普通话解释,今时今日这样的服务态度怎么行。

    我们只有交上这10元,不过到最后都还是不知道这是什么费用,早知道就坐慢车了,其实也是我大意,满车站里都是拉客的司机,一看就知道是承包给了私人经营,这车站的国家经营已经是名存实亡了。我突然感到我已离开了民风淳朴善良的西部,在被金钱经济熏陶的内地,我不得不关闭自己敞开的心灵,重新把防人的城市生存机制激活。

    乐山,春秋时期,这里是蜀王开明的故治,古称嘉州,公元1734年,更名为乐山。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在中心城区交汇,乐山大佛隔江相望。肖公嘴位于江口最突出,虽然乐山大佛近在咫尺,可因为角度的问题,在西岸是根本看不到乐山大佛的,要坐船到江中才能看到乐山大佛的正面。

    这时又下起了雨,我们决定住上一晚,明天早上游览完乐山大佛就直接去峨眉山。在肖公嘴的旅店都很贵,我们又走回岷江大桥下住近了一家小客店,虽然很简陋,可只收6元,超便宜。

    乐山是一座小城,人们都生活得很休闲,江边小亭下充满了下棋、喝茶、打牌的人。乐山还有两道名菜,就是西坝豆腐和岷江河鱼,乐山城外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清沙细、污染小,岷江河鱼又名江团(学名长吻鲍),无鳞甲,少细刺,体浑圆,肉嫩肥美,最宜清蒸,堪称淡水河鱼之极品。可江团很少能捕到,所以很贵,一斤要二、三十元,江团通常都有几斤,也就是一条要上百元了。

    鱼贵吃豆腐总吃得起了吧,可一看,西坝豆腐有上百个品种,按其烹饪方法和佐料配兑,可分为红油型和白油型两类。红油型麻、辣、烫并重,以鲜、嫩、香见长,白油型以洁白、淡雅、玉嫩、清醇著称,一般的小店做不出来,一份就要二十多元,进饭店总不能只点一个豆腐吧,而且豆腐宴也是上百元的。说起来,西坝豆腐也是因乐山大佛而产生的。

    相传唐开元初时,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水漫山前,惊涛拍岸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过往船只常触壁粉碎,船毁人亡的惨剧时有发生。凌云寺高僧海通见此甚为不安,为弘扬佛法,普渡众生,而发下宏愿,决心依山凿成一尊大弥勒佛坐像,一来借佛力以镇着时常泛滥的江水,二来凿下的大石块也可投入江中,以减缓江水的流速,减低沉船覆舟的惨剧。

    于是,他凭自己坚韧的毅力和深广的宏愿,云游天下20年,募得修造之资后广招工匠,终于在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依山凭岩开凿。这时竟然有贪婪的郡吏上门勒索修佛之金,海通法师怒斥:“目可自剜,佛财难得!”凛然挖出自己的双目,放在盘中送给他们,令郡吏震慑不已,逃之夭夭,保证了开山凿佛的工期按时进行。

    建佛的工匠有感于海通舍身护佛的壮举,也自愿遵循佛的教义,自戒荤腥,可一月之后,便因营养不良使工期停顿下来,这时一位西坝出家的僧人,选用西坝上等的黄豆,用三江之水浸泡,用石磨磨浆,然后熬浆、点浆凝结到压制成型,加以佐料烧制出来了西坝豆腐。做出来的豆腐洁白、细嫩、绵软、滑润、香甜,无论烧、炸、煎、蒸、煮,都不碎不烂。由于有西坝豆腐这道美味增添工匠们的营养,从而加快了凿刻的工期。之后不断翻新演化出了上百种做法,到了90年后,大佛落成时,还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西坝豆腐全席”庆功宴,从此西坝豆腐名满天下。

    乐山除了这两道名贵的名菜之外,还有一些便宜的小吃,我最喜欢吃叶儿粑,0.5元就有一个,以优质糯米湿磨吊浆,灌以或甜或咸的馅,外用粑叶包裹,蒸熟而食,糍润而不粘口,绵软而不粘叶,更有耙叶清香。

    还有上土桥街42号旁的高北门周记油烫鸭,是一个位于小巷里的小小食摊,可手艺不差,做的油烫鸭皮脆肉滑,连骨头也酥脆可口,本来想再买多一只带去峨眉山吃,可一想到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上面名刹众多,在寺庙里吃荤甚是不敬,只有作罢。

提示:
成都市内有很多汽车客运站,选一个近自己的都行。一般分两种:
1、经成都--乐山高速公路直达乐山,全程约164公里,需2小时左右。
2、经仁寿、井研至乐山,全程约180公里,沿213国道行驶,时间约3小时
经高速公路的票价23.5元,另加10元不知什么费用。


5月29日 晴 乐山-峨眉市-峨眉山(29公里 7公里)  累计14579公里
    看乐山大佛要远观才能一览其气势,而最佳的观赏点却是在江上,在江边有专门的旅游船开到江中让人们参观,旅游船票要几十元,可我在肖公嘴找到了一种渡船只要2元,就是横渡到对岸的渡轮,缺点就是不会长时间停在江中。

    乐山大佛就在三江的交汇点,现在的水流依然喘急,一绿一黄的两条江水在江心互相混合,形成一个个漩涡,凌云山紧傍岷江,等渡船开到江心,依山开凿的乐山大佛才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刚好一道阳光从大佛头顶照射而下,气势恢宏,真有一种佛光普照的感觉。

    面相端庄的弥勒倚坐像线条流畅,雕刻细致,从下往上仰望,大佛的眼神总是慈祥地对着你,久久望着,就好像在净化着心灵。我们一路从西藏、新疆、甘肃、陕西走来,目睹了佛像在传播途中的变化,至此,佛像已经没有了一丝西域人的特征,完全被汉化成了中原人的形象,这尊千古佳作反映了唐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和佛教势力的昌盛,也体现了盛唐文化所崇尚的宏大气派。

    大佛的身躯比例匀称,无论是很远还是很近看,都不会因为视角而变形,这个到现代都是很高的建筑技术。这尊雄伟的佛像通高71米,为当今世界上第一大石刻弥勒佛坐像,比起世界上最高的立式佛像还要高出18米,那就是被阿富汗塔利班炸毁的巴米扬大佛。

    大佛的头长14.7米,头宽10米,头顶上每一个螺髻都可以放一张大圆桌。肩宽24米,他的耳朵长7米,耳朵眼里都可以钻进两个并立的人。它的脚背宽8.5米,可以围坐100多人,光大脚趾的趾甲面就可以坐十几人,现在大佛脚被围起保护,要不然,真想抱一下这个大佛脚,哈哈,算是临急抱一下佛脚。

    四川是雨水丰润的省份,大佛经历了1200年的蚕桑,依然屹立,并没有被风雨侵蚀,全有赖于当初工匠们为乐山大佛设计了一套巧妙又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以避免水流冲蚀,减弱风化,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封门石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据说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从大佛棱、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阁”,后遭毁。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到海师洞里保存,可惜于后来被毁。 

    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我们不得不对我国古代的雕塑师们在设计和塑造这尊佛像时所表现出来的伟大魄力和高度的智慧,表示出由衷的赞叹和钦佩。

    佛座左右两面的石壁上,有唐代石刻造像9O余龛,其中亦不乏佳作。大佛右侧的石壁上,有一条险峻的栈道,自上而下盘旋九曲,这便是著名的“九曲栈道”,是与修建佛像同时开凿的。栈道削壁穿洞,架虚构空,最宽处1.45米,最窄处0.6米,共217级石阶,沿崖迁回而下,婉蜒曲折,似一条欲腾空而起的巨龙隐藏在大佛侧的悬崖绝壁间。后来在八十年代维修大佛时又在对面的石壁上开凿出了“凌云栈道”,与大佛右侧的九曲栈道一起构成一条回环曲折的旅游路线。

    听当地人说,大佛刚刚维修过,这几天才拆了棚架,我们来的真是时候,洗脸后的乐山大佛是少了蚕桑感,更精神了,可变白了的佛像总觉得油头粉面的,少了历史沉积的份量感。

    渡轮很快就到达了对岸的乌尤寺码头,乌尤寺座落在乌尤山顶,原名正觉寺,创建于唐朝,为唐代名僧惠净法师所建。乌尤山原与凌云山相连,蜀郡太守李冰治理大渡河时,开凿江道,引部分江水绕乌尤山而下,使之成为水中孤岛。

    乌尤山四面环水,山上林木茂盛,竹林幽深,江风吹过,清爽宜人。我们拾级而上,寺内游人不多,十分清幽,穿过天王殿和弥陀殿,后面是寺内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文殊和普贤三尊佛像,每尊都高达4米,系香樟木精雕而成,全身贴金,衣纹潇洒自如,神态慈祥肃穆,具有唐代塑像风格。殿外左右分立着八角双檐的钟亭和鼓亭,钟楼内悬钟为明代永乐年问所铸。

    大雄宝殿后为如来殿,殿正中供五尊如来像,代表着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又称五方五佛,分别为阿閦佛、宝生佛、弥陀佛、成就佛和毗卢遮那佛。两旁为二十四尊护法天神木雕像和十八罗汉泥塑像,表情动作风趣幽默。

    在如来殿西侧有著名的尔雅台,台右侧有旷怡亭,再上为山顶花园,登园中八角亭远眺三江环绕的乐山市,面前是滔滔的岷江流水和辽阔的原野,皆一一收入眼底,是观景的绝佳位置。

    佛殿侧是罗汉堂,内有500余尊泥塑彩饰佛像,神采各异,十分壮观,据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守护罗汉,一进门就默想一个数,随便选一个罗汉,然后随心而走,一个一个数下去,直数到心中所想之数的罗汉面前,他就是你的守护罗汉。

    从后山而下,穿过麻浩河上的濠上大桥,就回到了凌云山后的公路,坐8号公车就重回西岸,在车上我们碰到了一个热心的乐山人,她知道我们想去峨眉山后,指点我们说:“不要去接载游客的客运站,那的旅游车贵,应该坐公车到长江市场坐一般的客车。”

    去长江市场的公车很多,离岷江大桥也就几个站,果然是比起旅游车便宜很多,才5.5元。峨眉山市距离乐山市只有29公里,45分钟就到了峨嵋市,峨眉山位于市区西南7公里处,我们从客运站对面坐公车到名山路,然后换乘去伏虎寺的专线公车。

    专线公车几乎是开到去峨眉山脚的伏虎寺门下,很方便,本来伏虎寺可以住宿,还有斋饭供应,可以感受一下晨钟暮鼓的氛围,但当天有很多的俗家弟子来投宿,把床位都住满了,我们只好回到下车处的小旅店投宿。

    因为现在并不是峨眉山的旅游旺季,小旅店内只住了一对中年男女,他们是四川人,已来过峨眉山很多次了,我们就和他们攀谈起来,我问:“你们来过了,怎么还来?”

    他们说:“年轻的时候经常爬到金顶,现在没有那么多体力了,可我们喜欢峨眉山的幽静,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来到山脚住上一个星期,离开吵闹的市区,好好享受一下生活。”

    的确,现在的峨眉山很清幽,除了半个小时一班的公车,几乎没有任何人经过,周围林深叶茂,只闻鸟语不见阳光,相传古时林中多虎,常出为害,所以才建伏虎寺镇之,这里的确是放松的好地方。

    伏虎寺还有一奇,就是在密林之中伏虎寺,就算到了深秋落叶时节,屋顶却上也是一尘不染的,连康熙也题赐了“离垢园”匾额一块。据说形成这一奇特景色的原因,是因为寺建在了山谷的一个特定的地势之中,这个地方长期山风浩荡,自然清除了屋顶落叶,这里也是避暑的好地方。
  
    静儿问:“爬山要几天的时间?”

    “一般两天就可上到金顶,如果够体力的话,早一点起床,一天就可以冲击到金顶,不过到金顶时都已经天黑了,而金顶的住宿很少,没床位就麻烦了,已经不够时间走下来投宿了。”

    静儿问:“现在峨眉山 有猴子吗?我最喜欢猴子了。”

    “有呀,现在的猴子可凶了,不但不怕人,成群的猴子还敢抢游人的包里的食品,所以不要带太大的袋子,还要备一根棍子,以防落单时被强盗猴子抢掠。”

    “哇,有没有那么猖狂。”

    “它们可不管你袋里有没有食物,先抢到手再说。”

    我和静儿问清了上山的路线,今晚早些睡,明天一早登山,看能不能一天到达金顶。我们把大部分的行李都寄存在小旅店,只把必要的带上,减轻负担全力冲击。

提示:
看乐山大佛要远观才能一览其气势,而最佳的观赏点却是在江上,在江边有专门的旅游船开到江中让人们参观,旅游船票要几十元。
肖公嘴有一种渡轮横渡到对岸,只要2元,缺点就是不会长时间停在江中。
渡轮经过乐山港-乌尤寺-杜家场-马鞍山,看乐山大佛只要到乌尤寺就行了,每天从乐山港码头开出9班,时间分别是:
上午:6:30  7:30  9:00  10:30  12:00
下午:1:30  3:00  4:30  6:00

去峨眉山不要去接载游客的客运站,那的旅游车贵,应该坐公车到长江市场坐一般的客车,票价5.5元,大概便宜一半的价钱。

到达峨眉山市客运站,有很多的旅游车兜客去峨眉山,不要坐,贵。去对面的公交车站坐车到名山路,有几路车经过,只要0.5元,然后在名山路坐1元的去伏虎寺的专线公交车就直接可以到达山下了,也就是说只要1.5元就可以到达了。

名山路有两路去峨眉山的专线公交车,都是1元,一趟去报国寺,一趟去伏虎寺,报国寺在山门,伏虎寺在山脚,一般去报国寺的是香客多,去伏虎寺的就是爬山的,当然,也可以坐报国寺的车,然后走到伏虎寺上山,路途不远,1公里而已。

如果想在山脚住宿,最好去伏虎寺,伏虎寺可以住宿, 大约15-30元,还有斋饭供应,可以感受一下晨钟暮鼓的氛围,公车停的地方也可住小旅店, 住宿10元,不过没什么特色,店家都很商业的。

伏虎寺走下1公里的峨眉山广场有很多免费的资料拿,而且晚上亮了灯很漂亮,再走下的商业街有食店和商店,在风景区不算太贵了,因为离市区很近。

寺庙门票:
报国寺:8元
伏虎寺:6元

待续


----

 
欢迎光临我的网站   留言薄

精美旅游风光图片及精彩的第一手游记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