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情系赣江>>
【潮起潮落·活动专栏】
>>美丽的江西>>上饶>>弋阳歌谣

主题:弋阳歌谣
发信人: fan_z(一帆)
整理人: fan_z(2003-03-24 13:35:02), 站内信件

  
 弋阳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口头创作了许多形象生动、反映当地风土人情和总结生产、生活经验的民谣,大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充分体现了我县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深受人们的喜爱,代代相传。人们还用歌谣的形式,抒发心中的不平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反映风俗的歌谣,情调细腻感人。在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时期,为了革命斗争的需要,许多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曲调,填进了新的唱词,形成了土地革命时期流行的、为数众多的革命民歌。

    山歌  山歌多分布在南北山区一带,烈桥、磨盘山、漆工、叠山、港口、樟树墩等地的人民群众,在长年的劳作中,把个人的情感抒发在劳动的场景中,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对  歌

    (问)么哩开花满山白?么哩开花摘不得?

      么哩开花无人晓?么哩开花在外国?

    (答)柽子开花满山白,禾苗开花摘不得,

       杨梅开花无人晓,胡椒开花在外国。

    (问)么哩生来尖对尖?么哩生来偏对偏?

       么哩生来铁扫帚?么哩生来赛草镰?

    (答)牛角生来尖对尖,牛脚生来偏对偏,

       牛尾生来铁扫帚,牛嘴生来赛草镰。

 (问)么哩弯弯在半天?么哩弯弯在水边?

       么哩弯弯在田旁?么哩弯弯在眼前?

 (答)彩虹弯弯在半天,龙船弯弯在水边,

       犁头弯弯在田旁,眉毛弯弯在眼前。

 (问)几时到过高山中?几时到过田畈中?

       几时到过杨家店?几时到过妹跟前?

 (答)砍柴到过高山中,耘禾到过田畈中,

       打酒到过杨家店,想妹到过妹跟前。

    田歌  分布在小平原和山区一带。葛溪、曹溪、中畈、城郊、朱坑、烈桥等地的人民,常年种田作地,在旧社会里,倍受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因此,劳苦大众口头创作的大量“田歌”,表达了反剥削反压迫的愤懑心情。

            长工真可怜

 长工长工真可怜,落雨落雪耕冬田,

 上垄耕到下垄转,耕断犁头扣工钱。

              长工歌

 正月长工正月天,正月长工做长年。

 地主老板享大福,长工忙在田里边。

              芳湖田歌

(东家)日头公公早起山(啰),我请个长工也很难,

        一日三餐白米饭,咸鱼腊肉不间餐。

(长工)日头公公早下山(啰),我打个长工也很难,

        一日三餐糙米饭,一条咸菜下三餐。

(东家)你打什么乱哇,嚼什么蛆,还不到昼时你就死来归!

(长工)骂声东家黑良心,我从早累到夜里才头起。

    风俗歌  分布在农村各地,弋阳人民在千百年来劳动中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人们在节日喜庆中,经常围坐一堂,用民歌的形式,高唱风俗歌,歌颂真、善、美,贬斥假、丑、恶,籍此教化了一代又一代乡民。

        高山有好水

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妇花;

人家有好女,无钱莫想她。

        一根竹竿劈四椏

一根竹竿劈四椏,四个媒人到我家;

妹崽今年十八岁,哪样舍得把(嫁)人家。

           十疋手巾

 一疋手巾一疋青,不敬婆婆敬么人?

 敬得婆婆何等好,养男带女不求人。

 二疋手巾二疋青,不敬公公敬么人?

 敬得公公何等好,大树底下好躲荫。

 三疋手巾三疋青,不敬大伯敬么人?

 敬得大伯何等好,买田买地不求人。

 四疋手巾四疋青,不敬叔叔敬么人?

 敬得叔叔何等好,担水砍柴不求人。

 五疋手巾五疋青,不敬姑姑敬么人?

 敬得姑姑何等好,挑花绣彩不求人。

 六疋手巾六疋青,不敬姑夫敬么人?

 敬得姑夫何等好,唆牛打马不求人。

 七疋手巾七疋青,不敬嫂嫂敬么人?

 敬得嫂嫂何等好,锅前灶后不求人。

 八疋手巾八疋青,不敬婶婶敬么人?

 敬得婶婶何等好,家中和睦不受欺。

 九疋手巾九疋青,不敬邻居敬么人?

 敬得邻居何等好,借个东西不求人。

 十疋手巾十疋青,不敬丈夫敬么人?

 敬得丈夫何等好,夫妻同做白头人。

    童谣  不分区域,是我县农村儿童传统文化的启蒙课,在游戏、放牧、节日中传唱,增添了生活情趣。

                  洗澡谣

 前拍拍,后拍拍,娃娃洗澡不着吓(音:赫)。

                     月光光

    月光光,照砻糠。砻糠空,照相公。相公矮,照螃蟹。螃蟹八只脚,照鸦雀。鸦雀滚呀滚,有钱丈夫不买粉。买起粉来不会搽,有钱丈夫不买麻。买起麻来不会织,有钱丈夫不买笔。买起笔来不会写,有钱丈夫不买马。买起马来不会骑,有钱丈夫不买犁。买起犁来不会耕,横一耕,直一耕,耕破了脚趾犁破了皮。

    革命歌谣  早先流传在革命老区,如漆工、烈桥、磨盘山、城郊、中畈、曹溪等地,后在全县范围内广为流传。在土地革命时期,这些歌谣是工农革命的有力武器,是我党我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和载体。它在动员人民参军参战,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巩固红色政权,鼓舞苏区人民前仆后继坚持艰苦的革命斗争方面,都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出了个方志敏

 湖塘塌塌岭,出了个方志敏。

 一心干革命,为的是救穷人。

         红区人民好欢喜

 磨盘山上飘红旗,枪杆子打出新天地。

 打倒土豪分田忙,红区人民好欢喜。

              翻身歌

 从前开口唱山歌,没有甜歌唱苦歌;

 如今开口唱山歌,苦尽甜来山歌多。

 一唱桌上有瓷碗,二唱灶上有铁锅;

 仓里有了黄金谷,床上有了新被窝。

 穷人抬头真快乐,日日夜夜唱山歌;

 白天唱过方志敏,夜里又唱翻身歌。

 唱得家鸡团团转,唱得野鸡离了窝;

 唱得天仙下凡来,牛郎织女笑呵呵。

 唱得天宫乱打转,唱得豪绅打哆嗦。

 人间有了共产党,哪个穷人不唱歌。

 穷人翻身山歌多,唱了一歌又一歌,

 唱了恩人方志敏,再唱共产胜利歌。

        打倒土豪为人民

上有朱毛好主张,下有方邵打豺狼。

第一英雄方志敏,第二将军邵式平。

两条半枪闹革命,打倒土豪为人民。

        方邵挥手换了天

红旗飘飘满天飞,方邵挥手换了天。

阴天变晴天,农民见了天。

恶霸归了天,白狗飞了天。

                 四想歌

(女)一要想来想什么?二要想来是何人?

      三要想来哪一个?四要想来叫么名?

(男)一要想来共产党,领导穷人把身翻。

      二要想来毛泽东,号召穷人闹革命。

      三要想来方志敏,领导成立农协会。

      四要想来红十军,英勇杀敌为穷人。

        弋阳有个方志敏

弋阳有个方志敏,带领穷人闹革命。

穷人听说方志敏,担饭提茶到处寻。

土豪听了方志敏,日日夜夜不安宁。

    喜庆歌彩  在重大节日、婚嫁、建房喜庆活动中,弋阳人民喜欢用歌彩的形式,抒发个人好恶、祈福新人、赞美生活……歌彩形式多样,内容活泼,诙谐成趣。

    [婚姻]  过去,新娘到婆家下轿之前,就有风水先生手执公鸡、菜刀在轿前挂彩唱歌。

挂轿彩(节选)

    挂彩挂在轿门前,夫妻同老万万年。兮哎!天地开幛,归娶洞房。反(左)手抓鸡一只,顺(右)手宝刀一张。兮哎!此鸡不是凡间鸡,乃是王母娘娘报晓鸡;此刀不是凡间刀,乃是王母娘娘的宝刀。金鸡飞上天,夫妻万万年;宝刀落下地,牵出新娘拜天地。前面吹打喧啊,吹吹打打闹洋洋。

入洞房彩

    一对红烛喜洋洋,照见新人入洞房。新郎嘴上笑呵呵,新娘脸上开芙蓉。一把瓜子撒在东,生的儿女好面容;一把糖果撒在南,生的儿女敬爷娘;一把果子撒在西,生的儿女会读书;一把炒豆撒在北,生的儿女样样都不缺。今日洞房花烛夜,明日同作白头人。夫妻和气福气多,儿女争气家庭乐。当中一对吹鼓喧啊,吹吹打打闹洞房。

    [建屋]  弋阳农村建宅,历来特别重视上梁。所以在上梁之时,要请人来喝彩庆贺,图吉利,添光彩。喝彩时一人唱,众人和,气氛异常热烈。

上梁

    啡!手拿贤东一壶酒,万两黄金巧打成。上有金丝来罩顶,下有八宝莲花托酒瓶。一步先来二步先,喜气洋洋华堂前。二步先来三步先,喜气洋洋楼梯边。左手撩衣,右手攀梯,脚踏楼梯步步高,手拿丹桂摘仙桃。左手拿到三五个,右手摘到四五双。手攀一串,一串本是黄连木;手攀二串,二串本是紫檀香;手攀三串,三串本是山枣树;手攀四串,四串本是松柏四季青。左手攀到柱花口,五谷丰收堆满斗;右手攀到紫金梁,六畜兴旺挤满川。前面一对吹打喧啊,吹吹打打闹洋洋。

跑梁

    木匠上梁后,要试梁上得是否结实。这时,木匠要在梁上跑几个来回,称跑梁。跑梁时,要往下抛果点(故又称“抛梁”)、喝彩。

麦子麦子,生在何处?出在何方?出生在东北二方。九月耕种,正月二月细叶飘飘,三月灌浆饱满,四月收割归场。大哥哥挑进仓房内,二哥哥挑进磨坊边。头一磨来白如雪,二一磨来瓦上霜,连三磨浆,浆成行。行行去去,去去行行。行在十字街头,请来二位厨官师傅,做成此馃。今日弟子拿来抛万年栋梁,一馃落地千担米,二馃落地万担粮,三馃落地生贵子,四馃落地中个状元郎。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情系赣江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