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eter() 
整理人: k_xiaoyao(2001-03-24 23:51:59), 站内信件
 | 
 
 
发信人: space1 (排骨教主), 信区: Science
 标 题: A.严新(1)--在高能所的实验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Sep  1 14:32:53 1998)
 
 背景:1988年,严新到高能所测镅-241的Gamma峰值.测试人员把装在塑料袋里
 头的放射源放在测试仪器前,严新到隔壁房间发功.几分钟后,镅-241峰值发生
 变化.
 
 实验结果由陆某某教授发表
 
 专家评论:
 1.何祚庥:
 a. 不符合双盲原则,因此不能排除人为因素; 
 b.论文作者作结论不严肃(结论是:由于本实验中不存在任何可以引起衰变计数
 数率发生改变的物理化学因素, 故而原因必然在严新身上.). 这实验给出的
 0.19 percent 的实验误差, 其中仅放射源定位精度误差导致的误差就有0.16 
 percent.那么该实验是如何保持如此高精度的?
 c.该文细节叙述非常不严肃:宣称该课题共有高能所十余名教授,付教授参与.
 实际上只有四名.其余是感谢对象,即并为参与实际研究的人.
 
 2.高能所王蕴玉研究员:
 根据我们多年使用同一台谱仪的工作经历, 认为该工作的关键是0.19 percent
 的实验误差如何得出.该实验测量总计数90余万,仅此一项能确切评估的误差为
 0.1 percent. 文中并不提及发功前后放射源取出,放回,位置移动引入的误差.
 由于放射源于探测器间距对计数率的影响是平方关系,所以精度要求极高.在该
 项目实验条件下,即使放射源有1/20mm的移动,酒会导致0.2 percent的误差.
 没有特制源架和机械设备,对反复移动放射源的实验,不论证重放精度而讨论
 1 percent左右的计数率变化是没有意义的. 出上述两项因素外,该实验还必须
 考虑仪器稳定性(高压稳定性,分析器稳定性,等)引起的误差.
  -- 科学是我的理智存在,人文是我的情感寄托。
 如果不可得兼?
 ——那我将宁可无“情”也不失智!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137.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