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enyihui2002(无惧)
整理人: fan_z(2003-03-20 16:51:19), 站内信件
|
赣州是一座具有二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宋代文化古城(1993年国务院批准)。这里有闻名遐迩的八境台、郁孤台;还有独具特色的宋代四古(古城墙、古石窟、古浮桥、古瓷窑);有蒋经国先生任赣南督察专员时的旧居;还有辛弃疾、文天祥、苏东坡等历代名人留下的墨迹。
[八境台] 座落在赣州市北八境公园内,居章、贡两江汇合处。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点。建于北宋嘉 毡年间(1056—1063年)。因郡守孔宗瀚筑台后绘《虔州八境图》求 诗于苏轼而得名。历代文人题咏甚多。台依城墙而筑,原为大结构,几次毁于火。1983年仿宋式重建。总面积574平方米。新建的八境台为歇山重檐,朱楼碧瓦、飞檐书栋,台高28.5米,雄丽壮观,屹立在章贡两江汇合处的古城墙上,大有控三江之势。登台远眺,碧波白帆、绿树红楼,历历在目;江风扑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
[郁孤台] 建在赣州市区北部的贺兰山顶,以山势高埠、郁然孤峙,故名。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点。始建年代史籍未详。唐虔州刺史李勉登台北望,易匾为望阙。后几经兴费,仍名郁孤台。1983年基本按清代同治年式样重建。 台有3层,高17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 历代文人墨客题咏甚多。尤以南宋辛弃疾《菩萨蛮》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而传诵千古。游人登上郁孤台,可远眺秀丽的山光水色,极目多姿的赣州全景。
[通天岩] 位于赣州市西北郊,距市区约10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摩沙岩石山组成。多天然岩洞。其一岩洞顶有一窍,相传上可通天,故名。主要有通天岩、翠微岩、同心岩、忘归岩、广福寺、玉水池、一滴泉、玉岩亭、惜春亭和群玉阁等10多处景点。通天岩系我国南方古代艺术宝库之一。它以江西最大的石龛造像群而著称。共有石龛279座,石刻造像359尊。石刻造像均为佛像神祗,多属唐宋时期作品。这些造像神态各异,精致俊美,栩栩如生,是古石雕艺术中的瑰宝。通天岩现存古刻128品,居全省名山胜景古刻之首。 其题刻字体丰富,刻工精美,是古石刻书法中的珍品。这里岩深谷邃,幽泉涓涓,古木参天,冬暖夏凉,为赣南游览和避暑胜地。
[浮桥] 环绕赣州市的章贡两江上,原有浮桥3座,既市区西北部章江上的浮桥,俗称西河浮桥; 市区东部贡江上的浮桥,俗称东河浮桥;市区南部章江上的浮桥,俗称南河浮桥。分别始建于北宋宁熙年间(1068—1077年)、 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和淳熙年间(1174—1189年)。 3处浮桥都采用篾缆联舟结构。3舟用横梁固定为1节,梁上铺以板,每节长10米,宽4米。 西河浮桥长252米,东河浮桥长500米,南河浮桥长300米。 1986年新建西河大人行桥通行后,南河浮桥也拆除。1900年南河大桥建成通行后,南河浮桥也拆除。现仅存市区东部建春门外东河浮桥1座。游人行走浮桥,目睹碧波粼粼,耳闻江涛声声,别有一番情趣上心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