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ojo.ju(jojo)
整理人: g_w_g(2003-04-13 15:50:53), 站内信件
|
2003年3月15日。
历史上第N个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这一天所有商家会慷慨的把货真价实的商品摆上柜台以证明自己的信誉。而365天如一日勤劳的造假者迎来了自己的休息日。拿着自己一年来收获的人民币放心的买自己克隆过的那些真货。
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毒和广州的城市恐慌症正在城市的某处继续游走。
Bibi说,我们去喝咖啡吧。你付钱,我买单。我看着她一如既往的一脸贼笑,再把《画报》上那1/2页的图片和文字翻来覆去的看了两遍,终于还是禁不住那顶透着宗教气息的吊灯的诱惑,去买单那39元一杯的花式咖啡。不过我早就下定决心,坚决捍卫AA制。
以下我将要赘述我们2003年3月15日一天的行程。目的是为了配合小屁的DV,另外历史告诉我们,一切的经验来源于对错误的总结。所以,现在总结如下。
人物:小屁,负责DV拍摄。
猪尾巴,负责后期的文字。
Bibi,职务众多,暂不一一赘述,主要工作是活跃现场气氛。
p.s. 三人均为路盲。
当天早上的《南方都市报》上说,今天会有小雨。所以我们一人在包里塞上把伞,加上bibi要拿去修的波鞋,小屁的DV,外加一本2057页的硬皮装LAROUSSE法汉双解词典。以上是我们今天的全部行装。需要解释的是,那本LAROUSSE是刚刚走出宿舍不到50米处时,小屁因为懒得放回去而把它一直背在身上的,当天最长的记录是一次性负重行走达两个多小时。精神可嘉。
第一站到达位于解放南路的亿安广场。趁bibi的波鞋等待修理的当儿,我们在附近的小铺搜寻给唐唐的生日礼物。2003年3月13日她刚满20岁。
整条街上都是当下流行的偶像们的照片,眼睛都被塞满了,那些密密麻麻的被整齐排列的海报照片卡片,还有挤在当中的中学生,让我觉得好象自己早就过时了。夹在八十年代年头上的我们正认真的跟着七十年代的尾巴怀旧。已经修得正果的七十年代是积极的,热情的,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成长起来的。而八十年代的我们是迷茫的,自恋的,不知所谓的。其实谁没有谁的生活呢?我想等八十年代的我修得正果的那天我一定不会否定任何一个年代的意义。
Pardon。胡思乱想。
之后总之我是发现了一家卖经典电影海报的小店。久违的感觉。小屁拿出DV来,然后我们钻了进去。我不知道在广州的哪里还有做这样的经营的店,反正在一排偶像明星罐头之中,我是找到了这个造型朴实的香水瓶子。有beatles的灿烂笑容,玛莉莲梦露飞舞的裙子,魂断蓝桥的黑白经典,也有哈里波特的魔幻色彩。如果你怀旧的话,耐心点蹲下来慢慢翻,也许你会找回记忆里的经典镜头,我是享受这样的寻找的,何况那些四开大小的版画手感厚重,价钱却十分的公道。买了一张river的海报给唐唐,因为她最近喜欢上了跟马有关的电影,找不到那样的海报,river的西部风情却也和马有着同一种的味道。于是行李再次增加,在全天的行程不到一半的时候。后来这个大木版常常打着走在我前面的人的后脚跟。
折回亿安取鞋,bibi说这是她见过最年轻的修鞋师傅。然后在忘记了最近的那家仁信铺子在哪里之后,我们去最近的一家M记。新装修的M记在二楼,很大的玻璃窗外是一片绿色。这是我喜欢广州的地方之一,春天的时候真的可以看到新鲜健康的绿色,M记的汉堡和可乐也变得健康了起来,呵呵。我们拿剩下的番茄酱和薯条在倒扣着的可乐杯底上画了一个笑脸。小屁说就好象刚刚公车上的MTV里,男主角用女孩子的盒饭里剩下的菜拼成sorry。只是我们的杰作只是为了证明我们吃过麦当当的开心。离开之前,小屁为我们的杰作拍照留念。
我们开始沿着沿江路寻找去华乐路的车站,顺便散步消化在M记吞下的高热量。
路上我们看到了传说中1920咖啡店。典型的仿欧洲风情的露天咖啡座,红砖楼,还有几桌老外适宜的点缀其中,从绿色掩隐的栅栏的拍过去,那个老外的背影看上去很营养的样子。值得补充的是,bibi在1920的门外被不知真假的星探发现,不论怎样,这对于正减肥成功的bibi来说是一件很值得纪念和鼓励的事情。
再说我们的搜路,结果是我们每找到的一个车站都表明我们要去的方向在马路的对面,在虔诚的去对面——对面——对面之后,我们的热量在负重加快速的行走中令人满意的消耗殆尽。另外我们在从M记旁的缤缤百货出发又最终绕回缤缤百货的时候意外的在M记不远处发现了仁信的大间铺子。此时唯一的安慰是我们终于找到了去正确方向的车站。Bibi严肃的下结论说,你看,车站真的是很不容易找的。
我无言。对小屁和bibi认路的信任度再次降到底点。至于我自己,早就老实的承认路盲这一事实。
接下来的事情终于还算比较顺利。我们终于可以在公车上休息一下,而小屁仍旧尽职尽责的举着DV。车靠某站时,我们都顺着小屁的镜头偷偷瞄着车牌下等车的一对老人。他们的样子看上去很幸福。注意,不是劣质电视剧里一定要手牵手彼此凝视再加上公式化表白才能让人明白过来的所谓幸福,而是一眼看上去,就好象还可以看到他们初恋的样子,车开的时候,他们很开心的笑着,老爷爷的样子看上去还有那么些的腼腆。
下了车寻找华乐路的路上,小屁终于拍到了她一直喜欢的花店。花店很小,小到只是一个窗口。大捧大捧的花在窗口涌出来,旁边的墙壁是大片的淡黄色,不知有意无意的被人刷上了白色的几笔,看上去到有更随意的感觉。我们没有停下来,小屁一路拍过去,接近、经过、再离开,匆匆的一点记忆,很配合小店的一点的盛开。
一路上我们记录了淘金路的车站牌,华乐路18号的门牌,le bonbon咖啡店的店牌以及门上暂停营业的牌子。有时候感觉牌子好象一种标志,我们的城市如此的复杂,但是一些隐藏其中的小小的窗口好象一个简单的指引,指引一种生活,指引一种态度。
等我们终于到了华乐路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钟。闹中取静,真的有那么些意思。所以我们也能够忘记一路冤枉走来的路,借着一点小雨的情调去拍这里的每一点生活。
总觉得媒体会将他的采访对象给美化,虽然早就习惯了这一点噱头,但是今天自己怀着一点做梦的心情来感受这里的真实,起初还有着那么一点凉凉的失望。第一眼看到的宜嘉兴没有如图片中的摆满了鲜花,旁边的服装店也少了那么一些的品味。“新潇洒”从外面看上去也不过是很一般的发型设计店。那家被我们念作“王古王巴”的店到是真的精致的到位,满眼红色的二楼贴着亲切的“随便坐坐”的标签,但是店员却拒绝了我们上去看看的要求,我们从里面出来重新呼吸了一下,离开刚才里面的压抑气氛。小屁拍下门口window里的石狮子,我们只能体会到它鼓鼓的眼睛里拒绝的含义。Le bonbon从外面看上去很安静,内部装修暂停营业的牌子有些扫人兴,但是环绕着le bonbon的上坡路倒是让bibi怀念起青岛的旅行,而让我想起了爱丁堡雾气蒙蒙的坡路尽头,演奏风笛的穿苏格兰短裙的男子。
The wall是我们最后的愿望。装修古典的褐色大门上挂着open的牌子。推开门的时候bibi和小屁都很失望,因为门上的铃没有响,因为那铃按在了里面。小屁太过礼貌收起了DV推门进去,错过了正面拍到吧台的机会,后来里面的garçon就拒绝了我们的拍摄,所以我们只好开始展开偷拍计划。The wall一切的装饰和气氛都让我们在心里兴奋起来,表面上还要装作淑女状配合店里浓浓的英伦气息。小屁的DV扫过小店的四面。进门右边是那面英伦之墙,树叶标本,鹦鹉螺,纪念匙,水手结。下面的褐色暗格里是空调,闪着绿光正对着我们,有点冷。那面墙的下边是两个étrangers,有着欧洲人的红润和健硕,专注的聊天和笑。再拍进门处,门上右边靠门轴的地方是那个另人失望的铃,另外是一个木圆框的钟,时间停止在八点四十四分。从那里进来的人总是看上去很开心,这里的英伦大概不是忧伤的,而是温暖的。再右边是木格窗,白纱帘,穿黑色制服的garçon总是在没有客人要招呼的时候从那个窗口向外看,我们想他或许是在等他的女友,又或者他认为他的背影很好看。然后是进门左手边的那面墙,我们挨着的墙壁上是一面装饰厚重的圆镜,没有丝毫模糊的镜面标识着这家店的品质和受到英国影响的老板的严谨。正映着镜下咖啡桌上的吊灯,那顶玻璃碎格子的灯,有着欧洲教堂高高的窗子上的花纹,那顶让我愿意花39元来喝这杯咖啡的灯。对着门那儿是吧台,很多细小的装饰,两个黑制服的garçons会在里面磨咖啡,调酒器耍的很漂亮,但是角落里的小屁还是没能拍下来。有点可惜。我的冰cappochinon口感很好,一点点的酸。小屁的摩卡牛奶朱古力咖啡很好看的排列着三层,牛奶的一点点甜,朱古力的一点点苦。情调这东西真是让人有点晕晕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有点细雨的接近黄昏的下午,我们三个都可以忘记的别处的生活,只是躺进褐色皮的咖啡座里,感受一点点偷拍的刺激,在城市里无所顾及的游走之后的闲暇,以及一点点纯粹的交谈。太多的一点点了,回想起那里就是这样自然的敲出这个字。人们说老谋子的电影用强烈的情感和色彩冲击人的视觉和感觉,那一定也有一种东西用一种不经意的手法吸引人的视线和心情。这个open的门牌后标识了一种安静的生活,一种随意的态度,或许还有一些矜持,还好,现在感觉恰倒好处。
没有喝酒,但是我们还是晕到决定把买的那张版画留在店里,另外附上一张字条。我们把纸巾揉的皱皱的,白痴的配合这里的怀旧气氛。全文如下:
garçons :
我们从《画报》上看到了这家café,于是跋山涉水从白云山到沿江路,终于来到这里。
推开门的那一刻有点失望,因为门上的铃没有响……
你们为什么不把门铃按在外面?
还有你们的杯垫和你们的风格不太相称……
您收杯子放回柜台的声音大了点……
你们的钟是古董吗?为什么不会走的?
你们的杂志最好能及时更新……
我们今天为朋友买了一幅版画,我们觉得很适合你们,于是留下来了,在桌子底下,你们可以挂在进门右手边空着的那面墙上。
我们是学生,来这里喝一杯咖啡不容易,可是您却拒绝让我们拍照,不过,相信一回生二回熟,下次我们攒够钱再来时您一定不会拒绝我们的。:)
salut!
Joanne,vivienne,béatrice
2003,3,15
写完这些,小屁最后借上厕所之机狂拍了一顿,造就了新的鬼片镜头。然后我们故作镇静的结帐买单。飞快的推门出去,害怕身后的garçon说:“小姐,你们的画忘拿了”。可是,什么都没发生。我们设想了各种情况,诸如纸巾没看就被扔掉,画没被发现,又或者老板不认为画和店里的气氛等等等等。我们甚至想在玻璃窗外偷看他们对那幅画做了什么。然而,还是什么也没发生。
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我们会去,不知道下次推门进去铃是否依旧不响,不知道下次墙上的钟是否依旧指在八点四十四,不知道下次去garçons是否会认识我们,不知道下次小屁的DV会不会被拒绝,不知道我们的画会身在何处……
这就是我们在2003年3月15日的目的地the wall的全部行径及反省。汇报完毕。
后来后来的天就已经慢慢在黑了,我们拍了那个吃冰淇淋都可以吃的很浪漫的地方哈根达斯,我们拍了take five的jazz café,我们拍了三个长得象ET一样的消防栓,我们拍了一张没有座的椅子,我们拍了夜色里霓虹灯下好象日本的面馆,我们拍了唐人街club外的巨大脸谱,我们拍了小屁麦当当初体验的地方……我们拍……我们拍……
然后剩下的全是黑夜里的鬼魅影象了。
有种满满的又空空的感觉。
公车上坐在我旁边的老头发出要呕吐的声音。
以上是我们全部的广州DV的第一次实录。
2003年3月16日星期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