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情系赣江>>
【潮起潮落·活动专栏】
>>美丽的江西>>赣州>>赣州瑞金:红都

主题:赣州瑞金:红都
发信人: knitle(崎路人)
整理人: fan_z(2003-03-17 17:40:55), 站内信件
瑞金——共和国摇篮  
  ·石雨· 
 
瑞金城远眺 
  
     瑞金.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得以形成、发展的一片热土。
    那是如火如荼、意气风发、捷报频传的年代,土地革命战争高潮迭起的年代。
    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3000余人,从井冈山出发,向赣南闽西进军,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2月9日到达瑞金县北乡黄柏圩时,敌军两个团尾随而来。毛泽东、朱德决定在大柏地将其歼灭。这里群山起伏,地形险要,红军埋伏在山道两旁的密林深处,摆下“口袋阵”。10日,正是农历除夕。伏兵进入阵地,战斗很快打响了。在战斗中,毛泽东挥舞木棍率领警卫排冲向敌阵。至次日,一举歼敌两个团。
    大柏地一战是红军下井冈山后的首次大捷。陈毅称之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毛泽东更是写下脸炙人口的名诗《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大柏地一战扭转乾坤。红军摆脱被动的地位,扩大了政治影响,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气焰,为开辟中央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赣南闽西燃烧。这是个值得骄傲的时节。 
    1931年9月,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红军的力量增强了,根据地的面积扩大了。至此,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包括江西、福建两省21个县,面积5万平方公里.人口250万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9月28日,毛泽东率中共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总部抵达瑞金叶坪村。一面居中指挥红军打“土围”、拔“白点”的战斗,一面加紧做好召开中华苏维埃工农兵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
    在“一苏大”的筹备期间,毛泽东全身心投入。一天,毛泽东找到负责警卫工作的邓发等人,详细询问了警备力量的分布、警卫点的设置、一旦出现情况的应急措施等。 
    毛泽东强调:要有切实的措施和精确的计算安排,既要防备明的骚扰,又要防备暗的破坏;既要防备地面来的,还要有提防空袭的措施。
    毛泽东同邓发等人一起认真地研究了周密的方案,并且决定在福建长汀设一个假会场。果然,在大会开幕这天,十几架国民党军飞机飞临瑞金和长汀上空,投弹百余枚。而设在叶坪村谢氏宗祠的大会会场安然无恙。
    1931年11月7日,期待已久的日子终于来临。中华苏维埃工农兵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江西中央区、闽西、赣东北、湘鄂西、琼崖(湘赣、湘鄂赣为10日到)苏区的代表和红军、全国总工会的代表、海员代表等,共610人。
    黎明时分,毛泽东等领导站在红军广场的阅兵台上,检阅披着硝烟、沐浴曙光、威武雄壮的红军。
    下午,“一苏大”正式开幕。为庆祝“一苏大”的召开。毛泽东提笔挥毫,欣然写下“苏维埃是工农劳苦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机关,是革命战争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的题词。
    11月19日,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毛泽东等63人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11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主席。
    从这一天起,“毛主席”的称谓伴随这位伟人的一生。 
    瑞金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红色首都。瑞金改名“瑞京”,成为著名的“赤国京都”。
    半个世纪过去了,当我们到瑞金瞻仰参观众多革命遗址、革命先烈旧居时,心灵受到了深刻的震撼,仿佛又回到了那如火如荼、意气风发、捷报频传的年代……
    那是赣南乡间普通的祠堂,却是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来自各革命根据地和白区的代表600多人,欢聚一堂,《国际歌》歌声响彻屋宇,热烈地讨论苏维埃共和国大事,憧憬美好的未来。代表大会结束后,这里又成为中央政府的办公地点。一间房就是一个部(委)的办公室,房间狭小,仅容一桌一椅。条件是简陋的,但工作是卓越的。宪法大纲以及土地法、劳动法、婚姻法等都得到正确的实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政权建设顺利,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很大发展,是后来人民共和国的雏形。 
    在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后面有一宽广的草坪,这里早先是红军阅兵广场。广场上一座子弹型纪念塔直指蓝天,气势不凡。这是我党传奇谍报人物钱壮飞亲手设计的红军烈士纪念塔。钱壮飞在叛徒出卖我党核心机密,党中央领导同志和机关面临极度危险的时候,赤胆忠心,力挽狂澜,及时通知中央领导同志,完全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利用我党叛徒一举击破我党中央的梦想。这段光辉历史将与这座纪念碑一同彪柄史册。 
    广场旁的一座城碟式碉堡造型别致,令人注目。这里闪耀着一个光辉的名字——赵博生。1931年12月,共产党员赵博生和董振堂一起率部一万七千余人于宁都举行起义,震惊中外。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后,赵博生继续指挥部队打击国民党反动派,1933年1月8日在江西南城与国民党军作战中牺牲。
    瑞金沙洲坝以“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红井”名闻世界。这是领袖与人民血肉关连、水乳交融的象征。当时沙洲坝饮水不洁,老百姓因此时常生病。毛泽东知道后,就带领大家找水源挖井,使沙洲坝人民喝上了清洁的水。
    沙洲坝又是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会址。1934年1月21日至2月1日,700多代表出席会议,毛泽东作了《我们的经济政策》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报告,并继续当选为山坳里的国都主席。
    沙家坝毛主席旧居前面有株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的香樟树。这可说是革命不断胜利的象征。最初我们党只有几个人的小组,不过是星星之火;上了井冈山,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到了瑞金,成立了山坳里的国都,有了自己的宪法大纲;最后终于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逐步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站在这巨树下,饮水思源,思绪澎湃,感受良多。
    当年山坳里的国都有九部一局,即军事、外交、财政、劳动、土地、教育、内务、司法、工农检察九个人民委员部和国家政治保卫局。以后两三年又增设了其他数十个部委。     别看这些部委办公场所简陋,可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工作过的地方,中国的革命、建设和发展正是从这里起步的。
    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第一方面军开始长征,撤出瑞金。国民党反动派破坏了瑞金全部的我党和红军的建筑。建国以后,中央政治局、中央军委、中央党校、红军大学等不少革命遗址、旧居得以恢复,瑞金作为“共和国之根”的故地再度焕发青春。尤其今年是我党建党80周年、山坳里的国都成立     70周年,瑞金的革命遗址、旧居更得到进一步的维护。从1994年至今,已有21个部门和单位来瑞金寻“根”,并修复旧址,另外还有10多个部级机关正在寻找各自的根”,着手修复旧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红色旅行的闪光景点。
    瑞金——“共和国之根”故地将永远记在我们心中,是一个永不褪色的精神家园。 

    游红都 观胜迹 
  赖雨亭 
 
红井 
  
     草长茑飞的季节,叶坪景色很美,四周到处是布谷鸟的鸣唱。在206国道拐弯处,一堵高约10米,宽30米的巨大仿古牌楼引人注目,上面镂刻着"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流金楷书。
    这是一幢典型的清代客家宗祠,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紫柱红门。当年"一苏大"就在这里召开。正厅主席台上方悬挂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横幅。紧邻着"一苏大"旧址,是中央苏区的直属机关,其四周已修葺一新,用绿墙、青草隔开了公安部、新华通讯社、邮政总局、劳动部、中央银行、中华印刷厂等旧址。
    在叶坪早址群里,千年古樟浑映着伟人故居。方园100余亩中,绿荫掩映下的红军广场、红军烈士纪念塔、检阅台、纪念亭、博生堡、公略亭五大建筑分成红、白、黄、黑四色,屹立在翡翠如茵之中,更显庄严。据称这些都是共和国第一代建筑设计师钱壮飞的杰作。
    距叶坪5公里的沙洲坝,是红色故都第二大旅游景观。新修复的旧址,依次座落着以毛主席旧居为中心的东西北三面的丛林中,这里已超出了历史的陈列,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和风光览胜之处。
    1933年4月,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搬迁到沙洲坝后,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马上就要召开,建造一个具有中央政府标志的大礼堂迫在眉睫,后经钱壮飞设计,袁福饮任施工总指挥,当年8月动工,新年前,这座凝聚着苏区人民智慧和汗水的大礼堂拔地而起。其造型为8个角,从高空俯视,犹如一顶红军的"八角帽",整个礼堂可容纳2000多人。1934年1月21日,700多名"二苏大"代表和1500多名旁听代表一起欢庆"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召开。
    在红都游览,还可原汁原味地听到一曲曲音乐圆润,由导游为你准备的《送郎当红军》、《十送红军》、《苏区干部好作风》、《红井水》等民歌。一杯红井水泡制的香茗,不仅能让人体味红井水的甘甜,还可洗却旅途的劳因。 



----
注意來!當今的武林,無人能看清我冷劍白狐的冷劍是如何出鞘入鞘,連你也不例外!      
你惨啦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