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评论空间>>【沁园春---文学评论】>>【综合】>>Re:语言和行为造就一个完美的人

主题:Re:语言和行为造就一个完美的人
发信人: guanyuci(小川)
整理人: yerk(2003-03-24 22:37:50), 站内信件
   《智慧书--永恒的处世经典》这本书谈的是知人观事、判断、行动的策略--使人在这个世界上功成名就且臻于完美的策略。全书由三百则箴言警句构成,这些箴言警句滋味绝佳而不可不与友朋同事分享共赏,又鞭辟入里而不能不蒙敌人对手于鼓里。本书的理想读者,是因日常事业而需与他人周旋应付者--他必须发现他人用心,赢得其好感与友谊,或反制其机谋及使他人意志一筹莫展。和所有警句一样,本书的读法是慢嚼细咽,且每次少许即可,以便体会个中三味。

  全书旨趣,以17世纪与我们这一时代都认为颇有道理的二元性为枢轴,将人生视为一场实然与似然,表相与真实彼此交锋的战争,不但为现代的"形象塑造家"与"造势专家"建言,也为一意坦诚,坚认"实质"为要,"形象"其次的人献议。"要实于,但也要懂得表现"是葛拉西安入木三分的忠告(箴言130)。此语要义是,从来好人最易受愚,有如羊处狼群,我们应以蛇的智慧调剂鸽子的纯真,视他人目前之言行而定自处之道,不宜寄望其可能或未来的表现。

  此书立意遣词机趣多端,历来备受悦服称美。拉·罗希福寇(La Rochefoucauld)的友人德·沙伯列夫人沙龙得闻此书,起而师法。艾迪生(Joseph Addison)与尼采为截然不同之人,而重视此书如一。叔本华读之称快,欣然将此书译成德文。尼采说:"关于精神道德之微妙,欧洲尚无比此更精美而兼复杂之作。"叔本华则认为此书"绝对的独一无二":

  本书教导人人乐于身体力行的艺术,因此允宜人手一本,俯仰浮沉于万丈红尘中之人,特别适合做为手册,尤其是有志在此世界发达纵横的青年。书中的教导,他们如不读本书,则唯待自行长久阅世始有所得,此韦捧读一遍显然不够,还应时时参详,以备随机制宜--简言之,此书足以为毕生良伴。

  这位追求完美策略的作者到底是何许人?有人争辩说,书中内容必来自愤世嫉俗之辈或马基雅维里之流。其实不然,巴尔塔沙·葛拉西安(1601一1658),一个满怀入世热忱的那稣会教士,对人类的愚行深恶痛绝。但《智慧书--永恒的处世经典》全书极言人有臻于完美的可能,并云只要佐以技巧,善必胜恶。在《智慧书--永恒的处世经典》中,完美并不靠宗教上的启示(全书罕言上帝),而取决于人的资源与勤奋:警觉、自制、有自知之明及其余明慎之道。不过,书中强调人类理性,

  并无毁诽宗教或流于过度"悲观"之意。箴言251:"要善于用人道宛如神道不存在,善于体察神道宛若人道不存在。"追根究抵,此语即学自那稣会创始者圣罗耀拉。观《智慧书--永恒的处世经典》全书,葛拉西安几乎将"神"之道置之度外,而将罗耀拉之教常存于心,并牢记罗耀拉此语所本的那句西班牙俗谚:"要向上帝祈祷,但也要埋头苦干。"葛拉西安指的实即天助自助,只是未加明言而已。

  此书极"现代"而令人不安之处,在于其似乎使道德臣属于智计谋略。道德通则,伦理道德上不可移易的"强硬律则",在书中迁就于一个信念:欲臻于完美,人必须识时务而与势推移。要达到葛拉西安所说的智慧或明慎(prudencia),必须避免概论通则--例如道德方面的通则.
【 在 winsheen 的大作中提到:】
:
:
:  说得体的话,做得体的事。前者显示完美的头脑,后者显示完美的心灵,二
:
:者皆产生于卓越的精神。语言是行为的影子。语言为雌,而行动为雄。接受赞美
:
:......
 


----
如此飞扬 

 
[email protected]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