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aosuiying(winchen)
整理人: fantast(2003-03-16 22:17:32), 站内信件
|
少林寺发现古寺庙构件
专家推测:极有可能是唐宋时期南少林寺的建筑构件
近期,位于东湖街道办事处东岳山脚下的泉州市少林寺地底下发现了大量的塔座、塔盖、塔刹、石帽等石制寺庙构件,其中直径达1米的榫石就有20块,共计发掘建筑构件40余件。经有关专家推测,这些构件极有可能是唐宋时期南少林寺的建筑构件。
据泉州少林寺知客释理德介绍,11月13日,工人们对天王殿地基进行挖掘,当挖到地底7米深左右时,发现了埋在泥土中的部分塔座、石帽等石制构件,立即引起了泉州少林寺方面的注意。
在之后的十几天时间里,工人们陆续从地基中挖出了更多的寺庙构件。截至昨日,共计发掘出建筑构件40余件。值得一提的是,20块直径达1米、保存完整的榫石是代表了当时寺庙建筑的规模。“此次出土的寺庙建筑构件,数量之巨、规格之高,实在出乎我们的意料。”泉州市少林寺释常定住持告诉记者。
此次出土的大量寺庙构件,为唐宋南少林寺遗址的考证提供了极为有力的实物证据。而且从这些构件的大小、数量,可以想象当时泉州少林寺的规模,更进一步印证了历史上有关泉州少林寺的记载。
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黄金良馆长称,本次出土的寺庙构件,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今后研究泉州寺庙建筑艺术,更是十分难得的资料。目前,这些构件已被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收为馆藏。(记者林福龙文/图)
相关资料
泉州少林寺,始建于唐,历经三兴三废,唐宋鼎盛时期寺内曾住有武僧数千人。到了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王朝下令火烧少林寺,使得泉州少林寺消失了近230个春秋。而关于唐宋泉州少林寺遗址一直是一个谜。
泉州少林寺,也称南少林寺。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据有关资料记载,为唐代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至近代,在这片被垦为耕地的100多亩土地上,先后发现了不少有关少林寺的遗迹,如“金刚池”,据说是少林寺的藏经阁遗址。又如“杀狗池”,据说是当时少林寺和尚杀狗的地方。 (东南早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