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科学大观>>● 自然科学>>生物学---带你走进精彩纷呈的生命世界>>流行错误辨别>>关于基因>>虚妄的“人体革命”——方舟子

主题:虚妄的“人体革命”——方舟子
发信人: xiaoyaoyoume()
整理人: k_xiaoyao(2001-02-24 22:33:48), 站内信件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原载《中华读书报》2000年11月1日)

                     虚妄的“人体革命”
                 --评吴伯林《人体革命--基因科学能使您活150岁》

                        ·方舟子·

    新华社在10月7日从上海发了篇报道,称美国哈佛医学院儿童医学基因
诊断研究室主任吴伯林专为祖国人民撰写了一部科普读物《人体革命》,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从风靡世界的基因科学角度分析,人的寿命可
达一百六七十岁”云云,但据这则简短的报道的介绍,吴博士其实根据的
是“一些科学家的研究”,由动物的生长期和性成熟期计算寿命期。这种
算法并不新鲜,我在十几年前就在中国报刊上不时见到,既没有任何确凿
的证据,也与“基因科学”无关。近日回国见到此书,才知道它还有一个
副标题叫做“基因科学能使您活150岁”。不管是“人体革命”,还是
“基因科学”,都是作者杜撰出来的新词组,作者甚至断言“人体革命”
将成为21世纪的世纪词,想必已做好了荣任世纪词发明人的打算,但在我
看来,这种毫无必要的空洞的新词的寿命恐怕是只能与这本书相始终了。
目前的分子遗传学(或者吴博士之所谓“基因科学”)并不能预测人的自
然寿命期,吴博士却断言:

    “我们可以完全有科学根据地展示其这样的前景(方按:此话大有语
病):2000年诞生的婴儿将能神采飞扬地观赏2150年除夕夜的礼花。”

    我翻遍了全书,也未能找到吴博士的“科学根据”,只找到了一句
反诘:

    “既然20世纪将人寿实现了翻一番,那么,21世纪时,在基因科学发
展的基础上为什么不可以在20世纪基础上再来一个翻一番呢?我们说21世
纪将使你活到150岁,决非虚言!”

    20世纪平均寿命的延长是通过卫生条件的改进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减
少了夭折而取得的,并不是通过延缓衰老取得的,人的自然寿命并没有延
长。延长自然寿命需要战胜细胞凋亡,这和避免夭折是两个不同的课题,
二者之间并不能做简单类比,因此这种翻两番的计算方法是荒唐可笑的,
是地地道道的虚言!

    此书虽以“基因科学能使您活150岁”为副标题,却未对此做任何的
论证,对细胞凋亡和衰老的研究也未做任何介绍,如此耸人听闻的书名,
与内容格格不入。实际上,该书不过是对遗传学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些点到
即止的浮光掠影的介绍,而令人遗憾的是,吴博士身为专业人士,却未根
据第一手的原始资料,而是根据二手、三手资料乃至非专业的新闻报道。
比如,在介绍生物技术能使草四季常青时,他根据的是新华社发自伦敦的
一则电讯,而这则电讯又声称根据的是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上的报告。
吴博士完全有能力也有条件阅读《新科学家》的原文,却宁愿根据新华社
的转述。《新科学家》其实是一份科普杂志,它是根据原始论文做的二手
报道,如此转手了两次,也就难免失真了。的确,这本书所依据的资料
的可靠性很低,许多明显属于以讹传讹,有的甚至到了荒谬的程度,比如
它绘声绘色地描述有一只猫在金字塔内冬眠了4000年,就属于“金字塔神
秘学”的伪科学谣言,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不会相信,何况是生物学的专
业人士。

    吴博士据说从波士顿大学获得过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目前又在哈佛
医学院从事生物医学研究,但是他的分子遗传学知识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常识性错误在书中随处可见,限于篇幅,仅举二例:

    “研究证明,在患无精子症或少精子症的不育男子中,他们的细胞内
有一种小器官,叫做线粒体。”而事实上,线粒体这种重要的细胞器,在
所有人的细胞内都存在,乃是细胞的能源中心,并非不育男子所特有。如
果说这还可能是表达上的疏忽,那么,象以下的“高论”,则明显是一
位外行的自作聪明的发明:

    “正常人早期胚胎的性腺是中性的,从理论上讲,可往雌性方向发展,
也可往雄性方向发展。在分化和发育过程种,雄性占优势时,雌性就退化;
雌性占优势时,雄性就退化。而阴阳人呢?估计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决
定分化性别的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系统发生了差错,一方显现时,另一方并
未彻底消隐,这样阴阳两端形成‘平分秋色’之势,于是就成为‘阴阳人’
了。”

    这种“阴阳平衡”的哲学猜想貌似有理,在一百年前,也许不失为一
家之言,在现在则是想当然的无知之谈。发育生物学的一个常识是:人类
的性别决定并不是一个此消彼长的“阴阳平衡”的过程。人类胎儿将自动
发育成女性,而要发育成男性,则需要存在Y染色体,位于该染色体中心
粒附近的一个基因调控性腺发育成睾丸,睾丸分泌的激素再促使内外男性
器官的发育。如果没有睾丸,胎儿将发育成女性,即使没有卵巢时也是如
此(当然,没有卵巢的女性是不育的)。在发育过程中,女性是更为基本
的,男、女的“地位”并不平等。至于阴阳人的产生,存在多种情形,绝
非吴博士所“估计”的那么简单。吴博士据说从事的是胎儿诊断的研究和
临床,竟然不具备性别决定的基本知识,实在令人惊讶。

    我以前一再强调,科普著作应该由专家撰写,因为只有专家才可能具
有必要的学科知识,并能阅读原始论文,根据第一手的材料写作。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专家都能达到这两点要求,他们撰写的科普著作也就未必比
外行作者的强,而一旦有谬误,对读者的误导更严重,危害性更大。这本
《人体革命--基因科学能使您活150岁》,就是一个例子。 

2000.10.27.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忘情江湖逍遥游
独立小桥风满袖
平生不喜事权贵
碧波卷浪且放舟
http://kecool.cn99.com/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57.167.107]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