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__l__s(斯乐冰)
整理人: spiceqi(2003-03-13 15:54:31), 站内信件
|
酒与围棋,似乎毫不相干,然而把视野扩大与到中华民族的范围,就会发现酒与围棋不仅有独特的文化特征,而且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酒的发明由来与围棋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吕氏春秋》里“仪狄作酒”一语,似乎是酒发明的最早记载。而宋朝高承在《事物纪原》中又说“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围棋的发明也可追溯到古代,明朝人刘伯温说是孙子、吴起,西晋张化《博物志》则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由此可见,它们的由来共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我们无从根据文字来推断它们产生的确切年代,但因其共同的独特功能和文化属性,酒与围棋有着不解之缘。
从围棋和酒的文化属性来看,开始都只是帝王贵族们的奢侈品,酒供宗庙祭祀和王公大臣享用。如《汉书·食货志》所言:“酒者,天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后来又发展成为统治者对臣下的奖励品,民间则进一步发展成为亲朋聚会、红白喜事、大小节日都离不开酒了。而围棋亦是如此,“尧造围棋”是从帝王开始的。事实上,围棋开始也是只能在王宫贵族那里才能见到。《左传》中:“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是最好的论证。酒、围棋与文人都结下了不解之缘。文人喜欢酒和围棋,是因为文人需要创造,创造需要灵感。而围棋变化多端,变化之中可以包含创造,创造则可以使围棋更富于变化,这种辩证关系往往使文人产生对围棋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和创造力往往在酒的刺激下更容易产生,如果说苏轼的“灯花零落酒花浓,妙语一时飞动。”以及白居易的“麦麸之英,米泉之精,合作为酒,孕和产灵”是饮酒后产生的灵感的话,那么他们也会在酒后对弈中激发更多的灵感。
有人说:“酒与文章一同降生”,此语并不为过,就说“酒、围棋与文章一同降生”未尝不可。历代皇帝中,饮酒与下棋的不乏其人,无形中给中国围棋的推动和普及,也丰富了酒文化的内涵。晋武帝,南北朝宋文帝、宋明帝、唐明皇、明太祖等都是善饮能弈的“围棋皇帝”。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就是千古绝唱中的酒后言志。在著名的文人中,爱好围棋和酒的也大有人在,诗圣杜甫非常酷爱饮酒和下棋,他常和几个朋友在一起“对棋陪谢傅,把剑忆徐君”,“置酒高林下,观棋积水滨”。时间在不觉中过去。杜牧为李商隐居西斋提“林间扫石安棋局,岩下分泉递酒杯”,更是把酒和围棋的结合道得如此和谐。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帝王、文豪、诗人、学者大凡都好酒好棋,酒和围棋鉴于它们独特的生理功能和魅力,易于被人接受,他们与酒和围棋的千古篇章无一不象美酒哪样飘溢着芬芳,象围棋那样显示出无穷魅力。酒的发展,围棋的发展必然出现文的发展。如诸子百家时,酒盛、棋盛、文亦盛。魏晋诗风伴酒风,唐宋诗词情意合作酒魂。由此,我们认为,从酤酒的变幻、围棋在历史上的兴衰,势必都要引起文化效应,或者存在着酒、围棋和文化上的系统效应,其内在的依据有待我们不断的探索。
无论时间怎么转变,岁月如何的变迁,酒与围棋始终伴随着文化的进步,不断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