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unleio(杨柳困)
整理人: dannylu(2003-06-01 14:41:26), 站内信件
|
【一点资料】之二
【断桥宋嫂鱼】:即西湖醋鱼,见于《武林旧事》的记载,又称"赛蟹羹"
【玩命鸡】:又见"葫芦鸡"。相传唐玄宗时的礼部尚书韦陟的家厨。韦陟一天要吃全鸡,第一个厨师用清煮后炸的方法,被嫌肉质太老,活活打死;第二个用先煮蒸再炸的方法做,鸡肉脱骨,鸡不成形,也被打死。第三个用城南的"窝窝鸡"做的,韦陟吃后十分满意,
后人便称为"玩命鸡",又因为外形像葫芦,所以又叫"葫芦鸡"。
【元玉浆】:马奶酒,元代的贡品,耶律楚材称为琼浆。
【琼叶】:一种饼。杨万里"削成琼叶片,嚼作雪花声"便是指这种饼。
【茶】:【斗茶】:一斗茶品,二行茶令,三茶百戏。
一斗茶品,则斗茶的品质。先斗茶色,"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次比茶汤,谁先在茶碗上沾上茶痕,谁就输。开始时对用来
煮茶的水没有限制,用水用得好,茶本身差也常有胜过对方的,如北宋时的苏才翁用竹沥水就斗胜了蔡君谟的惠山泉(五大名泉之一),后来便多用同一水样。
二茶令,如同酒令。互问互答,随物为题,答与茶有关的故事,输者只能闻茶香,胜者则饮。相传李清照与其夫赵明诚行茶令时,赵常败北。
茶百戏:则分茶,最为奇妙,今失传。杨万里的《谵庵座上观显上人分茶》一诗专写此戏,能够在茶上现画成诗,注汤成字,变化无穷。如注汤成字的最著名的是僧人福全,一杯一绝句,四杯一首诗,而且久久不消。
【酒】:呵,读李白的诗,如饮酒亦,李白的奇文无酒不成,所以诗中也每有酒在。
【古代饮酒者的等级】:袁石公的《觞政》一书把古代的好酒者分了个等级,如下:
酒圣:孔子,也作饮宗。
四配:阮籍、陶渊明、王无功、邵尧夫。
十哲:郑文渊、徐景山、嵇康、刘伶、向秀、阮仲容、谢幼、孟万年、周伯年、阮宣子。
【九霞觞】王母的美酒,历代诗词中也常有用到。
【鹤觞】西晋时的刘白堕所酿的酒,即使放在太阳下暴晒十几天也不会变质,醉后一个月不会醒来,贵族富翁,不远千里都来抢购。又名"骑驴酒"。
而有趣的是永晋年,南青州剌史在送此酒途中,为盗贼所抢,而盗贼时饮此酒立醉,所以此酒又名"擒奸酒",当时的游侠也称为"白堕春醪","不畏张弓拨刀,惟畏白堕春醪。"
【酒饮】宋代的苏子美、石延年创立五饮:晚上不点灯而饮,曰"鬼饮";唱着哀悼且哭泣而饮,曰"了饮";用绳子把自己套着,伸出头
去饮,曰"鳖饮";爬在树上,在树梢上饮,曰"巢饮";散发赤足,带镣铐这类刑具而饮,曰"囚饮"。
其实宋之前以有六饮,《坚瓠集》中陈锡玄所分:号饮(饮酒二斗,然后号一声,如阮籍)、偷饮(指如毕卓偷别人杯中的酒)、
跪饮(如刘伶跪着饮酒歌唱)、枷饮(如北齐的高季式、司马消用车轮套在颈上而饮)、牛饮(如商辛之酒池肉林,三千人一鼓
作饮)、狗饮(如胡母辅脱光衣服在狗洞中大叫一阵,然后关门酣饮)。
上面的五饮六饮还算好,若比之"金莲杯"和"向莲花盏"则还不算过之。
【金莲杯】:金莲,古代女子纤细之足的雅号。金莲杯则是把女子脚小者的鞋脱下当酒杯饮酒,曾一度风气所行,恶少行为。
【向莲花盏】:宋嘉佑年间,王永年为了巴结权贵窦卞、杨绘,竟在筵席上叫老婆坐在他们两人中间,以左右手各掬酒以饮窦、杨两人。
【酒令】:《红楼梦》等书有不少酒令,有空我再把一些有趣的酒令抄来,古人的妙语较人趣生百出。
【配盐幽菽】:豉。杨万里曾与一江西人一书,说要点"配盐幽菽",其人不懂,杨万里便讲这四字实是写豉的制法。
【油壁香车】:妇女所乘的车,古乐府《钱塘苏小小歌》:"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牢盆】:盐器名,汉代时的称谓。
【盐梅】:《尚书 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是殷高宗合傅说作相的辞,用来作为赞勉宰相的话。
【三折肱】:《左传》定公十三年有"三折肱,知为良医"语,意为手臂折断几次了,就懂得治疗的方法。后来也用作熟悉人情世故的比喻。
【五两、八两】:古代的测风器,用五两或八两的鸡毛系于高竿上。
【阿香】:朱松的《立春日雷》:"阿香急试雷霆手",阿香为推雷车女神。
【覆鼎】:《易经 鼎》:"鼎折足,覆公(饣 束)",意思是大臣失职,国家就要遭到灭亡。
【平安火】:唐时边塞上相距三十里即置一烽候,每日初夜举烽火报平安。
【负子渡河】:相传东汉时弘农郡虎患很严重,后来刘昆任太守,施仁政三年,感化得境内的老虎背着虎子渡过黄河北去。后用来借指当官的仁政等。
【鼎湖、鼎湖龙去】:鼎湖指黄帝乘龙升天之去。鼎湖龙去或鼎龙乘空之类常用来借指皇帝驾崩。
【华表鹤归】:汉丁灵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飞归辽东,停在城处华表上。见《搜神后记》
【鸥盟】: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后人借以鸥盟比喻归隐山林。
【劲草】:古时有"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之语,指在疾风来说才识得些是迎风而立的劲草,在国家动乱时才辨得清那些是忠臣。
【金马铜驼、铜驼荆棘】:金马,汉未央宫前有铜马。铜驼,晋代洛阳宫门有铜驼。《晋书 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常用来比喻国家灭亡后的残破景象。
【行不得也哥哥】:鹧鸪鸟的叫声。
【有秋】:好年头,好收成。
【祀松楸】:松楸,古人墓地上常种的两种树木,借代作墓地。祀松楸,则祭祖先。
【鄙夫、肉者则鄙】:《左传 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食者指当官的。
【黄旗紫盖、黄旗入洛】:指三国时,丹阳人刁玄谎称东南地区有"黄旗紫盖",预兴吴国的君主将统一天下的祥兆。吴主孙皓信以为真,率母、妻及宫人千人北上欲去洛阳。途中大雪,兵卒几欲叛变,孙皓中途而回。数年后,被掳至洛阳。
【铁锁横江】:晋武帝太康元年,派王濬从益州(今成都)伐吴,吴国在长江险要处用铁锁横断江面,企图阻止晋船东下,王濬用大火烧断铁锁,兵至石头城,灭吴。
【五坊】:一 雕坊,二 鹘坊,三 鹞坊, 四 鹰坊,五 狗坊。原指唐代后帝养猎鹰猎犬的官署,后泛指供玩乐的地方。
【竖子、锐头竖子】:原指秦将白起,传说白起头小而锐,后竖子有若小子的鄙视在内。
【鬼车、九头鸟】:两者都是同一传说中的妖鸟。见《正字通》。
【霸陵风雨】:霸陵,汉文帝的陵。《史记 李广传》中载,汉景帝时,李广因一次军事失利被革职,归居蓝田南山。一日,猎而夜归,过霸陵亭,为霸陵县尉吆喝拦住,李广的随从解释他是"故李将军",县尉说:"今将军也不能夜行,况且是故的。"令李广在霸陵亭过夜。
后世比喻要知道皇恩深重在什么地方,就看在霸陵过夜的李广所遭受的风风雨雨。
【秦代石】:指秦始皇当年在文登所勒纪功之石。
【汉时槎】:《博物志》中说,银河与海相通,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便可以有浮槎来去,不失期。汉时有人乘槎至银河上。
【燕赵悲歌】:古时燕国和赵国出了不少侠客义士,有不少感人的事迹,后时常用来比喻壮士、侠士等。
【衔泥燕】:一般比喻身份地微的人。
【乌头白。马生角】:比喻出现奇迹,出于《史记索隐》引《燕太子》之事。
【食周粟】:指周未孤竹君的儿子伯夷、叔齐因争让王位,投奔周,后反对周伐纣,商亡后,二人隐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为食。
【失楚弓】:指春秋时楚共王出猎,失宝弓,左右正准备去寻找,王说:"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听到后认为楚共王的心胸还不够宽,认为:"人遗之,人得之,何必楚也"。后比喻失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