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ourmay(飞)
整理人: lily324123(2003-04-04 20:54:57), 站内信件
|

本来
邵美琪是我心目中永远的女神;
这部戏是邵美琪的巅峰之作;
这是温兆伦与邵美琪这一对黄金搭档的最后一次精彩合作;
故事表达深刻有力,反映现实,意味深长;
……
以上任何一条理由,都足以让我对这部戏赞赏有加,极力推荐。但是,无论是从以前观看的记忆(1994)还是现在回顾相关资料描述中,我感到的都是强烈的压抑。可能因为是悲剧的缘故吧。这出戏真的好看,但是我不想再看……
且让我把原因阐述一下。
1.人物勾心斗角,不择手段。剧中很多角色为了达到目的,追求利益,以至别人于死地为快。尤其是女主角与其母亲之间互使横手,毫不顾念亲情,更是令人心寒。其母为了三千万,在法庭上冤枉自己的女儿跟自己死去的情夫有奸情,加重女儿杀死其情夫的嫌疑(当然的确是其女儿杀死的,但是没有证据);后来与女儿翻脸后,为了不让女儿嫁到一个有钱的男人,诱哄一个精神病人在女儿婚礼上,在她戴上戒指之前的一刹那把新郎给杀死了。而女儿狠毒的报复也把母亲逼死狱中……
2.反映香港传媒不顾操守,不理事实,成为某些人维护一己私利的工具。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与今日之《东周刊》等事件有过之而无不及。
3.用寓言故事象征主角的命运。本来我挺喜欢这种方式的,但是在这里反而加重了主角悲剧收场的宿命感。虽然后来男主角改写过寓言故事,但是女主角已经不能回头了。
当然不能不提一下结局。结局回应了剧名——《第三类法庭》(英文:良心),大意是女主角“逃過法律制裁,戰勝輿論聲討,卻敵不過良心譴責”。良心就是人类的第三类法庭。
相关情节及结局:
首先,男女主角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
——青蛙和蝎子——
有一天,一只青蛙坐在河边。一只蝎子路过,对他说:“青蛙先生,我想过河,可是我不会游泳。你能不能发发慈悲。让我坐在你背上,把我送过河?” 青蛙说:“可是你是蝎子呀,蝎子最喜欢螫青蛙了。” 蝎子说:“我螫你干什么呀,我的目的是到河对岸去。” “好吧!”青蛙说,“只要你不螫我,上来吧,我送你过河。” 可是,他们才过了一半河,蝎子就由自主地使劲螫了青蛙一下。青蛙痛苦地挣扎着,奄奄一息地问:“你为什么要螫我呀?这下子,我们两个都活不成了。” 蝎子说:“没办法,因为我是蝎子,蝎子就是喜欢螫青蛙,我实在管不住自己。”
本来,男女主角相爱。虽然女主角生活中经历了许多挫折,遭奸人陷害,但都坚强面对。她相信头顶上有青天,创立《青天周刊》以抨击世间不平事。但是,后来她失望了,觉得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她开始报复,连最好的朋友都不放过……
男主角为唤回女主角的良心,从直升飞机上跳海自尽,昏迷。
女主角自首,坐牢。男主角醒过来,完全失忆,靠女主角最好的朋友照顾。
结局:探监。
怡:我没有想到你会来看我,你好了?
宝:我好了没事了,我不断记着了以前的事儿了,我都没****,你也*****(*吐词不清)
怡:你肯原谅我了?
宝:青蛙和蝎子啊?青蛙会蝎子原谅的。
怡:我等了3年,我终于等到你说了。你怎么啦?
宝:青蛙背蝎子过河,蝎子咬青蛙啊,青蛙怎么会原谅蝎子了,不对啊,没有道理啊,我记不起来了,我要去问阿诺啊。
怡:中宝,刚才的话是不是阿诺叫你说的。
宝:是啊。
怡:所有的话都是她教的。
宝:阿诺说到这里来,会帮我恢复记忆啊,
怡:那你记不记的我?那纸青蛙了?那水晶青蛙了,那本书了,你看到最后一页说什么啊?
宝:我没啊?呵,阿诺说你知道第666页说什么,我看到那页都没了。
怡:你知道的,你想想看,你想想。
宝:我知道就不用来了。
怡:中宝你真的一点印象也没有。
宝:你不知道就算了,阿诺说你知道的,原来骗我的,再见。
怡:中宝,中宝,第666页最后那句是哥顿说我爱你,第666页写着宝爱怡啊,最后一页写着原谅我,中宝你原谅我吧,求你。
宝:你骗我的,那本书都没有人叫怡啊。拜拜。
怡:中宝你别走啊,中宝求你别走,中宝我求你原谅我啊,中宝~~
(剧终)
唯一推荐:其时郭蔼明刚出道,且在剧中扮演善良正直的阿诺,青春可人,角色讨好,值得一看。
——————————————————————————
不好意思,对于征文而言可能太长了:)
----

I will be there for yo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