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js_1997(虫虫)
整理人: air11(2003-04-04 11:33:44), 站内信件
|
不知为什么,一直被美国影片(秋日传奇)(LEGEND IN FALL)中美仑美奂的主体音乐下布拉德.皮特驭马绝尘的情景所感动,又为(终结者)一片中阿诺德.施瓦辛格摇起HARLEY-DAVIDSON(哈雷摩托车)机车时咆哮嘶鸣的引擎所震撼.想必是世界上的男人们都有着像美国牛仔和中国游侠般,胯下一匹宝马良驹,驰骋江湖、千里一日的梦想.男人爱马,犹如女人爱花,昔日的牛仔、游侠今天的坐骑也已换成了喝油的摩托铁马,酷似马背的震动、引擎马蹄般的声响、古朴的外表,始终奉行着牛仔、游侠们洒脱的精神和热情奔放、无拘无束的生活信条。
HARLEY:"你的梦,我们圆"
如果你已经是30岁以上的业界精英,充满梦想且喜欢挑战,追求更高的文化品味,又收人不菲,那么你已经有了进入HARLEY(哈雷)圈子的入场券.这张入场券已相当昂贵,除了买车的十几甚至几十万人民币的开销,每位车手还要改装和购置一身的行头,这一部分的费用还会远远超过车本身的价格.如果是特殊定制,所付出的代价会更高,动辄要上百万人民币,非常人所能.想一想会有多少国人肯花一辆轿车的钱去买一辆哈雷呢?而摩托车的哈雷迷们却敢一掷千金追求期待中的"风之旅"。
创立于1903年的哈雷.戴维森摩托车,是国际上大排量摩托车中的经典,也是美国民族精神和传统工业的代表.近一个世纪以来,它始终坚定地沿袭着手工制造,小批量生产,全金属材料,做工古朴考究的独有特点,使它的购买者中,个性意义的收藏大于现实意义的代步。
国际哈雷迷遍布五大洲,从总统、演艺明星到医生、律师,哈雷的追随者已经延续了几代人.据说,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就拥有一部哈雷车,只不过绯闻和官司缠身的他不敢有任何的风吹草动,否则这辆哈雷经过媒体之口,不定又会爆出一条什么含沙射影的指责.除此之外,美国前总统里根、拳王泰森、影星施瓦辛格以及著名的猫王等都有哈雷在库。
通常哈雷车手大多都是先购买一台车,然后根据个人的喜好,从哈雷原厂或配套改装厂选购零部件,在当地的哈雷机车维修中心或自己亲自动手进行改装.正是基于这一点,哈雷车手们的个性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改装后的哈雷风格迥异,以至世界上很难找到两辆完全相同的哈雷车.有人比喻说,哈雷就像大男人玩的机械玩具,各种各样的零部件经过不同的搭配组合,像搭积本一样,任何车手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他个性化的改造。
美国的哈雷车厂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车手,他们一贯保持着充足的零部件供给,无论世界哪个地方的车手订购哪个年代的哪一款的哈雷,车厂都能够为车手配得报损待换的零部件.有特殊要求和独特创意的车手,还可以要求车厂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些难以配到或工艺新颖的零部件,甚至车手可以根据自身的设计由车厂单独为自己造车.总之,大到异型车架、非常规引擎、新式的传动和变速装置,小刭车轮、车条、后视镜、车漆颜色图案,乃至于一颗小小的螺丝、螺母,哈雷车厂都会不遗余力地满足你的要求.正如哈雷车厂提出的口号"YOU DREAM,WE DO!"(你的梦,我们圆),它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哈雷这座摩托车的梦工厂,全心全意服务于车手的办厂宗旨。
据说,目前国内的哈雷摩托车保有量还难与欧美地区相比,其中北京地区的哈雷保有量最大,以DYNA和SOFTTAIL系列车型为主,约200辆左右,而且还有数家摩托车惧乐部专门为北京车手们提供良好的服务.这些俱乐部除了为会员提供购车及保养维修服务之外,还提供哈雷厂开发设计的品种繁多的哈雷周边产品,从皮茄克、皮靴、皮鞍袋、帽子、方巾、ZIPPO打火机到刀具、工具,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国内的哈雷车绝大多数配置的是哈雷1984年后生产的EVOLUTlON 134OCC发动机,哈雷延续了近一个世纪的传统V2双缸发动机是哈雷车手们津津乐道的传奇,任岁月流逝,生命变迁,V2凝聚的古典魅力、低音炮船发出的隆隆轰鸣、冷却时的金属脆响,时至今日仍令车手们如痴如狂。
长江750:老"挎"新装竞时尚
经常看到北京的街巷、胡同里,莫名地有几个老外围着一辆国产的军绿色或黑色侧三轮摩托车不停地按快门.这车有什么地方引得老外如此倾慕吗?后来才知道,这种老式的侧三轮摩托车型号叫长江75OM1,现在国际上只有中国还在生产这种类型的老式摩托,所以颇有古典气质的它就显得弥足珍贵.1952年从前苏联引进时它叫"井冈山",原型是二战时德军装备部队用的"拳击手",后来前苏联拿到了这项技术图纸,开始生产,更名后叫M500.解放初期,中国老百姓对摩托车的认识大多是从"井冈山"开始的,那时它还没有挂斗,路上也少得可怜,记得小时候,每当人们听到熟悉的摩托车声在耳边滚过,就知道是送电报的来了。
虽然开始时主要是为了装备部队,但到了70年代,750开始走入民用市场.由于计划经济的原因,这一阶段的长江750主要还是对单位开放,直到1992、1993年,北京的使馆区出现了几辆漆成黑色的750,北京的一些750的同好才效仿着老外玩起了"挎子"他们也如法炮制地将买来的绿色750一律漆成了很酷的黑色,后来,这群北京的"挎子族"还玩得不过瘾,他们比老外又更进了一步,开始玩儿起了对750的专业改装。
与美国的哈雷摩托车相比,中国的长江750价格上便宜得多,一辆车仅一万多元人民币,但750的改装却像哈雷一样,可以根据车手的喜好,玩出各种风格.没有厂家的技术和零部件的支持,挎子族们就自己动手开发与750配套的装饰及改装用相关产品,什么方头野战皮靴、风镜、野战服、方巾伪装网等服装服饰装饰品、贴花、电镀的前后避震、大容量24升油箱、改良的32马力发动机、CD音响、排气管、灯光、野战天线等。
国内还有另一类车手属于摩托族中的"少壮派",他们平均相对于哈雷和挎子一族更加年轻化,他们玩的车型大多是日产本田(HONDA)、雅马哈(YAMAHA)、意大利产古奇(MOTO GUZZI)或德国产宝马(BMW)系列等的街车和公路赛摩托,有的最高时速如1OOOCC的本田VTR可以达到每小时320公里.他们这一族主要集中在国内有高速公路的大城市,高速飙车是他们最大的乐趣。
因为年轻,经济基础不如哈雷一族来得雄厚,所以他们往往花几万块钱买来新车,在一年里的好季节玩上几个月,口袋拮据时又会倒手卖掉.这祥的玩法使这些年轻人几乎各个都玩遍了国内能够见到的所有车型,既过了车瘾,又没有经济方面的累赘,而且车型还常换常新.圈内一个俱乐部中的人讲,他们中一位26岁的车手至今已经开过30多辆车。
街车和公路赛摩托并不仅仅是一匹与速度竞赛的怪兽,它的某些车型同样有着轿车一样的舒适和惬意.150Occ的金翼(GOLD WING)就是这样一款硕大而舒适的摩托车,金翼可以像高级轿车一样地巡航,宽大的仪表盘上空调和音响的按钮应有尽有,跨上金翼,恍若置身在一辆敞蓬轿车之中。
目前,国内的街车和公路赛摩托,日本车型较为集中,原因是维修保养较欧洲车方便,很容易在国内找到配件。
摩托车的驾驶安全性与轿车不可同日而语,也许正是这种潜在的危险,才吸引来众多的摩托车追随者去挑战生命、挑战极限,去冒险体验风中的生活.一位在北京国贸中心写字楼里办公的美国某集团公司总裁,今年虽已60岁高龄,仍然酷爱摩托车,他在北京拥有6辆哈雷,每到周未他都要带上同龄的夫人,跨上哈雷去兜风.他说:"人越老才越需要激情,越老才越需要哈雷!"。
----
我是鬼~~~神的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