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古典音乐>>网路古典>>下载连接>>介绍一张歌剧CD Dame Joan Hammond——A Celebration

主题:介绍一张歌剧CD Dame Joan Hammond——A Celebration
发信人: cellosonata(毛毛虫)
整理人: sisi8597(2003-03-12 05:46:43), 站内信件
Dame Joan Hammond——A Celebration 
TESTAMENT SBT·1013 

那天在蝉雏家看CD,我埋头在CD堆里找,蝉雏在另一边放着听。看见蝉雏放这张唱片,我并没在意,而是继续戴着毛线手套在厚厚的灰下面翻着宝贝。当《哦,我亲爱的爸爸》第一句歌声响起,我突然停止了动作,多么美妙动人的歌声啊!我从来没听过这样演唱的这首咏叹调。甜美娇俏,就象女儿在跟父亲撒娇。音色不用说了,高音时候还能作出细微的表情,我从来也没在其他的女高音中听见过!我转过身,惊讶的看着蝉雏,他也微笑的看着我,好像早就知道我会这样反应。他说他第一次听的时候是“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把一堆CD借到手后,我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听这张唱片,听完一遍又一遍,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身体里苏醒。当即我就想向大家推荐这张唱片,但我手头没有任何关于Joan Hammond的资料,所以我把唱片说明翻译出来,给大家参考。由于鄙人英文水平很有限,有好些专有名词翻不出,所以请懂的人补充注解一下。 

Joan Hammond是许许多多在欧洲的艺术生涯因二战而被迫暂停的歌唱家之一,然而她并未完全中断演唱,在德国空袭伦敦期间,她为市民和军人演唱和举行独唱音乐会,与此同时,她还在伦敦东区开救护车,所有这些,使她在英国人民心目中,赢得了特殊的地位。 

1912年,Joan Hammond出生于新西兰Christchurch的一个英国移民家庭,不久,他们举家迁往悉尼,以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中学期间,Hammond不仅表现出对歌唱、钢琴、小提琴的浓厚兴趣,也在体育(特别是游泳和高尔夫)方面非常出色。离开学校后,她专心于高尔夫并获得了好几次新南威尔士比赛的冠军。在这些年里,她靠为《悉尼邮报》和《电信》做体育(主要是高尔夫)编辑养活自己。 

在音乐方面,Hammond最初的愿望是成为一个小提琴家,然而她左臂的一次意外受伤迫使她将精力更多的转向歌唱。1928年她进入新南威尔士公立音乐学校学习,主修小提琴和声乐。尽管有好几年她仍坚定地继续拉小提琴,并成为悉尼爱乐乐团的小提琴手,但她脆弱的左臂使她清醒的认识到,她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小提琴家,这时她开始完全转向声乐。还在学校期间,她就经常参与各种音乐会,并举办个人演唱会,但她第一份重要的演出合约是在1932年,Williamson皇家大歌剧公司从几百位报名者中,遴选出很少的一部分歌唱家和舞蹈家,同当时著名的歌剧明星Lina Pagliughi、Bruna Castagna和Apollo Granforte同台演出。那时她主要是担任合唱和一些小角色,象在Pagliughi主演的《弄臣》中演Giovanna。参加一系列演出的兴奋,和当时对意大利艺术家的迫切需求,促使Joan萌生了去欧洲继续歌剧学习的念头。1935年,她的高尔夫球同伴们为她在澳大利亚总督夫人设立的基金里筹集了2000英镑,于是Joan于1936年4月开始了她的欧洲之旅。 

Joan的欧洲生涯开始于维也纳,她在那里参与过一些广播演出。最后她得到了一份Aussig歌剧院的演出合同,然而,她并没有立刻开始,而是于1937年去往伦敦,师从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Dino Borgioli后,才回到维也纳。1938年,她再次回到伦敦参加Glyndebourne合唱团的试唱,但最终她还是选择回到维也纳举行她在欧洲的歌剧首演——在大众歌剧院饰演《丑角》中的奈达。1938年底,她再度回到伦敦,于11月在Aeolian音乐厅举行了她在伦敦的首次独唱音乐会。12月,她又在比彻姆的指挥下参加演出了《弥赛亚》。在维也纳,她继续在大众歌剧院演唱奈达、玛尔莎和康斯坦泽;同时在国立歌剧院演唱了咪咪和薇奥莱塔;在Aussig歌剧院,她开始履行拖欠着的演出合同,饰演Micaela、咪咪和Mignon。她在维也纳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国立歌剧院邀请她在秋季音乐季中演唱《汤豪舍》中的伊丽莎白和《唐璜》中的多娜·爱尔薇拉。 

1939年,Joan回到伦敦参加Promenade音乐厅音乐季开幕音乐会的演出,此时欧洲形势在恶化,她被迫放弃了返回维也纳的打算。接着大战爆发了,她发现自己陷入孑然一人、身无长物的困境。她脆弱的手臂令她无法参军服役,于是她应征当上了救护车司机,同时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贯注于为ENSA和CEMA服务上,她为军人和市民演唱,有时甚至是在防空洞里,她经常会为此忍受恶劣的条件和进行危险的长途旅行。她还在国家画廊和皇家交易厅著名的“日中音乐会”演唱。在1942年到1945年间,她成为Carl Rosa歌剧公司的一员并担纲《浮士德》、《茶花女》、《波希米亚人》、《蝴蝶夫人》等的女主角。Harold Rosenthal在他1956年出版的《当代女高音》一书中这样说道:“在伦敦Carl Rosa的战争期间音乐季里,最大的热点就是Joan Hammond的出现。这位艺术家意大利式的嗓音,以及她在舞台上举手投足间的明星气质,使她的演出带给观众大歌剧的氛围。” 

。。。。。。(省去两段关于她开始录音的前因后果) 

战争结束后,Joan Hammond又能全心投入到她的艺术生涯中。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她的杰出表演,令全世界的歌剧舞台和音乐会堂增色不少。她是二战后第一位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的英国歌唱家;也是第一位站在前苏联舞台上的英国演唱家——1957年,她在前苏联用俄语演唱了《尤根·奥涅金》。可叹的是,1960年初,一次心脏病发作中断了她的艺术生涯,1965年,当她的声音还处于鼎盛之时,她被迫推出歌剧舞台。之后她返回澳大利亚居住,并参与维多利亚歌剧院的管理,后来扩大到整个澳洲的歌剧事务管理。1983年,她险些在一场大火中丧命,大火烧毁了她在Melbourne郊外的房子里的所有东西。到写这篇东西的时候(1992年),她仍健在并刚刚庆祝完她的80岁生日。
 
这张唱片收录了Joan女爵士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最早的一些录音,录音明白显示了为什么她所饰演的咪咪、阿伊达、托丝卡、和蝴蝶夫人在技巧上和戏剧上如此具有影响力。在她的整个571次演出的歌剧生涯中,她有149次是饰演托丝卡,147次是饰演蝴蝶夫人。另外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角色是德沃夏克的歌剧《鲁萨卡》中的鲁萨卡。唱片中的鲁萨卡咏叹调《哦,银色的月亮》录制于1952年,她的这个录音几乎与《哦,我亲爱的爸爸》一样成功,因而她被邀请于1959年主演了Sadler’s Wells出品的《鲁萨卡》全剧的首演。 

Joan Hammond于1953年被英国皇家授予O.B.E爵位,1963年被授予C.B.E爵位。1974年6月,她与Nellie Melba、Joan Sutherland、Kiri Te Kanawa一样成为被授予D.B.E爵位仅有的四位杰出的澳大利亚女高音之一。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