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ir11(星云※GDVNET)
整理人: air11(2003-04-04 11:10:26), 站内信件
|
去年夏天,我搞了一辆尾排,到现在也想不明白,虽然我对速度不感冒,可当时居然鬼使神差的买了辆两冲趴赛,大概觉得什么东西都要尝试一下,看看两冲车到底什么感觉,而且它排气管并列装在后坐下,化油器在前,确实很有特色,我喜欢这种特立独行的机器。
这是一辆标准的老爷车,89年三月出厂,即使在尾排里也算早期型号了,外观残破,车上很多零件不完整了,当时大包都挂不住,摇摇欲坠压在前轮上,油箱下沿掉了一圈漆,不过当时我感觉发动机有怠住速的潜力,关键的机器没问题,前后减震不漏油,而且居然还有购置税证!于是决定要了,况且我本来就抱者“学习”的态度来买车的,
车发回北京,从货场开始了第一次推车,以后还有很多次,每次都累的半死,虽然每次都发誓不再犯这种错误,在洋桥放了很久,然后在大运会开幕那天骑了回来,正值盛夏,焦阳高照,上边晒着,下边烤着,一路上也算小过了把瘾,100多公里,因为缺水水温表打到头了,虽然车没电,胎每气,缺乏调整,可也让我初次尝到了它的暴烈,应该说现在调整后的更狠一些,起步加速有些让人措手不及的感觉,令人发狂!
之后是漫长的整修过程,赶个休息日没事就修。我觉得要想骑的时候对车心里有底,最好的办法是把它拆装一遍,做到对每个零件都心里有数,这是最好的了解车的办法,于是在楼下就把车拆散,一件一件的搬到楼上,前后轮,前叉、发动机、到最后车架连摇臂一个人还是搬不动,拆!就这样我的房子里堆满了各种部件,显示器和一身油泥的发动机挤在一起,嘿嘿,有意思,看着一屋子的零件,想着这些全是我的,特有满足感,(可别以为俺家地方大,其实那镇子我睡的本来是折叠的沙发床,自从车搬上来后,就只睡没打开的沙发了)
先从车架开始,为了不留隐患,把车架上的所有轴承拆下抹黄油,用的是锂基润滑脂,这步觉得还是有必要的,比如后摇避主轴经过10年风雨已经进水开始生锈了,前边方向轴也缺油并且有些地方因为反复被滚针滚压出现磨损了,然后是前后车轮上的轴承,抹吧,想没那个车行有我这么舍得用黄油了,有的拧下的螺丝外边一半锈迹斑斑,里边一半象是刚出厂的一样一尘不染,憎亮如新,重新组装了一遍后摇避总成,没发现什么磨损,要说真够菜的,想拆链条半天找不到接头,于是上论坛发帖子问,得知进口车链条本来就没接头,得用专门的工具拆。
然后开始折腾前后刹车卡钳,前刹有些抱死,而且刹车皮已经磨没了,分解卡钳是费了大劲了,一般的内六角根本拧不动,最后没辙了,跑到楼下把内六角一头别在污水井盖的眼里,一头用手往下掰卡钳,好歹拧了下来,没合用的工具真是费劲,然后是拆卡钳活塞,也很难拆,涩在里边一动不动,没办法再组装好用水把活塞挤出来,擦活塞,反复的擦,就是这样还是留下了些疤瘌,一直琢磨为什么会抱死,观察卡钳的橡胶密封圈,槽里挤了很多泥在里边,密封圈自然动不了没弹性了,于是把密封圈小心的扣出来,反复的刮密封圈槽,真扣出不少东西,再在里边抹一点黄油,然后没找到尾排的刹车皮,看NSR的刹车皮形状差不多,买下稍微改了改装上,最后装配好卡钳, 再到气配城转了一圈,没舍得买3,40的刹车液,买了一小桶9块钱的,汽配城里东西不少,看的我眼花缭乱,去时带个背包,然后揣着一堆东西跑回来,还特高兴,感觉办成了件事,前后买过的东西有:各种口径油管、刹车液,化油器清洗剂,自喷漆,WD40,机油、齿轮油、密封胶、若干各种口径的卡箍,水管、表板蜡、各种专用扳手、桑塔纳随车改锥、套桶、等等
其实说了那么多,全是些块八毛的东西,一大堆不值几个钱,如今的中国,什么都有人做,然而很少有人踏踏实实精益求精的做,只是一个劲的互相杀价,最后是谁也过不好,老百姓还是花大钱买国外的名牌,制造业是不说了
总之,卡钳搞好了,直到现在效果还不错,
该车有个特讨厌的毛病,油箱漏油,很难搞,最后剪了块铁皮用锡焊补了上去,还是漏,又用胶粘,算是勉强能用,又是几个晚上,车上有些塑料件,比如左边的补水壶右边的机油壶,原来都碎过,以前车主用AB胶加腻子加白漆补的,可还是漏,考虑了一阵子,想了好多方案,比如用机油桶重做一个什么的,最后找到了好办法,用烙铁一点一点把裂缝加热融化粘合,缺的地方用别的塑料片补上,最后还给两边焊两个耳朵作为固定孔,一切搞定,结实如新,如法炮制,再把边板上的裂缝补上,总之,效果不错,后来才听别人说这种办法,可我确实是自己摸索出来的啊。
原来的钥匙门似乎有毛病,旋转角度不对,而且不能锁龙头,拆开,原来里边的一个铁片装反了(nn的!连这都动过),翻过来重新装好,一切正常,能锁龙头方便多了,
油香上钥匙门的盖片也有问题,原来的弹簧折了,盖片没约束自己跳来跳去的挺烦,于是找个张磁盘,把上边卡划盖的弹簧拆下,再装到油箱上,问题解决,顺便还把那个盖片拿下来打磨抛光了一下,觉得不好玩,于是没有推广,
车把原来的把套又软又破,觉得手感不好,跑到车行买了付新的黑色的装上,绮丽~!(漂亮多了)
原来的进气系统密封不严,对汽缸寿命是严重威胁,于是又买了一个进气官拆车件,偏偏连化油器的两个密封圈没了,只能自己做,那一日在路上看一个轮胎店门口堆了一堆汽车内胎,厚者脸皮上去问能不能给一条啊?老板真痛快,答应了,于是检了一条最大的卡车内胎,后来用这条内胎做了不少东西,在此感谢那位轮胎店的老板的友情赞助!
之后,为了保证在楼下装车顺利,先在楼上把车装了一遍,反正能装上的先都装上,然后仔细捋了遍电线,把走线归置的整齐些,
发动机很重,具体也没称,想了想,感觉和抱一个45KG的女孩的力气相仿,所以大概重45KG吧
装好的车支在电脑桌和沙发之间,我坐在沙发上歇着欣赏它,虽说很破,可毕竟也是一辆250级的两冲跑车,18寸140的后胎,很趴的驾驶姿势,在仿赛中也属于很战斗的姿势,如果不抬头只能看见油箱,屁股下正是两根膨胀管通过,烧烤着屁股,绝对不适合贪图安逸的人骑,
应该说TZR 3MA 尾排的配置丝毫不逊色于NSR系列:氮气避震,行车电脑,ypvs,yeis,复合材料簧片阀,可谓真才实料,它的电脑控制盒同样精密功能复杂,控制着ypvs步进电机,一个加浓电磁伐,还有转速表,一堆信号灯,以及最最重要的点火时机,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只有本田的PGM叫的最出名,好象只有它装了一样,
收拾了这么多项,感觉有些累了,已经快11月份了,该出去跑跑了,于是用了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把车再次拆散,再用星期日一下午在楼下组装好,到傍晚时分,终于可以试车了,真对的起我,折腾一阵子还真着车了,又过了两天总算有时间骑了出去,夷不对呀,怎么呜呜的转速上不去,是不是那接错了?试着把化油器前口一个胶管拔掉(本来这个管子就是不知道干什么用瞎接的)再试!我K! 指针轻易过万转,起步,一把油下去,激烈增速,瞬间就弹出去了,这还是没加yeis盒的情况,感觉找到了,一个字:爽!
后来通过拆化油器,到网上请教,才知道那地方是进空气的,用于调节高低转不同情况下的混合气浓度,前边还有一个电磁筏控制进气量。
之后想等机会和别人一块出去跑跑吧,于是联系oy,正好oy也看着眼看就要入冬了,再不出去跑跑太遗憾了,oy又联系了刚买了一辆更老的TZR1kt的伤心宵夜,正好凑了三辆两冲车,越好时间于是在一个星期六的早晨经过复杂的接头会合过程总算出发了,
三辆两冲车跑在一起感觉就是不一样,只见马路上三股狼烟,一阵啸叫,车已经过去了,骑两冲的感觉就是嚣张,期间路上我跑丢了放水螺丝,冷却水喷射而出,猛一看还挺吓人,原因是没拧紧螺丝,联想到车上还有很多地方没紧,该插的销子没插,可别再飞了什么零件了,后来就没敢快跑,
总的来说,这是次经典之旅,居然凑足了三辆难得一见的老爷车,还是同一系列的,期间我跑丢了放水螺丝,消夜的火花塞有毛病,oy的尾排早上不着车,等中午fb完毕,再出门骑车,齐刷刷的一个不着,又是一通踹车推车,狼狈不堪,体力消耗大大的,再次认识到摩托是一种运动。
当天烧掉了大概10几升,百公里在10升以上,而且早上用了1个小时才给踹着,回来后,反复的琢磨着这些问题,于是,又酝酿着新一轮的修理......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