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sbd3210(小艾)
整理人: yerk(2003-03-22 19:35:48), 站内信件
|
一直以来,“儒”之起源是历史上的疑问。
据章太炎的《原儒》记载,“儒”在古文字中本来是写作“需”的,而“需”则是古代求雨的巫觋(读作“袭”音xi)。胡适先生在三十年代写的一
篇《说儒》,里面则又认定儒是“殷民族的教士”,以治丧相礼为职业。近来,
看到又有人从《周易·需卦》的卦辞中考证,“需”是术士所操之术的动作行
为,或是殷代巫士治礼时所戴的“礼冠”。而在阎步克的《乐师与“儒之文化
起源”》中,其则考证“儒”的起源与乐师即早期掌管教育和仪式的“乐官”
有关。
如今这些复杂的考证还在进行,尚未能有一个公认的结论。
不过,综合从思想发展上来看,我个人对“儒”之起源,比较倾向于殷
周时期参与礼仪操持的巫祝史宗一类文化人士。
我在这里把儒家人士视为巫祝的后人,并没有半点对其不恭的意思。
儒家圣人孔子自己也曾经说过,自己和巫觋有很深的关系。查其在马王
堆汉墓帛书《易传》中有一篇《要》,其中就引用了孔子的话“吾与史祝同途
而殊过也”。只是在后来的发展中,孔子从“祝、数”中进一步求“德”,所
以他还说自己与史巫也有不同,他是恒德却不占卦。
相关国内外很多学者指出的事实也说明,在古代生活中心,巫祝属于圣
者和智者,是古代文化和礼仪的持有者,进而言之,我确信儒学与巫祝不无关
系。
---- 在你的生命中轻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