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shw(阿敏)
整理人: yerk(2003-03-01 10:43:45), 站内信件
|
走过丝路的旅行者,感受到了丝路花雨的馨香,感受到了空旷无疆的敞亮;如同厚厚的黄沙一样的文化积淀,让你在不自觉中想到了幽幽的楼兰。一个世纪来,人们向往着这快神奇的孔雀河旁的令人辛酸的消失地,因为它给人以无限的憧憬……
也许中国人还带有微微的憾情,洋人走在了我们的前面。1901年瑞典人斯文·赫定组织的探险队发现楼兰古城遗址。但之后的中外学者对楼兰的考察和探访从未间断,因为这里有许多未知的谜团吸引着人们去破译。
楼兰古国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时期的《史记》一书,当时楼兰人已经建立国家并拥有城池。张骞开通丝绸之路以后,楼兰成为早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可是这样一座繁盛的城市,却在公元4世纪突然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对它的沉失和人们的去向,始终是考古者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和超越的价值。。
楼兰古城遗址所在的罗布泊地区,如今已被无情的漫漫黄沙所覆盖,可以说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当年斯文·赫定死里逃生,而中国科学家彭加木、探险者余纯顺进入罗布泊后却一去无回。斯文·赫定在游记中描绘夜宿罗布泊能听到窃窃私语,颇具传奇色彩,这更加激起人们去楼兰古城遗址看看的欲望。
尽管如此,人们对它的期待中,更希望有奇迹的出现。目前的楼兰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存在价值,中西亚的要地,多元文化的互动区,种族和民族的交融处,领土和尊严的着眼点。。。世界都公认,危险的巴尔干是火药库,但丝路就曾经是通向去那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