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情系赣江>>
【山青水秀·江西旅游】
>>旅游手记>>江西一束>>江西一束(2)

主题:江西一束(2)
发信人: tianyu_1(秦田玉儿)
整理人: fan_z(2003-02-27 14:38:31), 站内信件
7、在南大 
    有一对父子,很有趣的父子,也去南昌大学,不过他们的说法是——南大。这让我们都有点不习惯,因为习惯里“南大”就是南京大学。于是开玩笑说可以称南大的还有南开大学、南宁大学(不过我确知南宁并没有南宁大学,而是邕江大学)、南阳大学,对了,还有南极大学。 
南昌大学有北区南区,我们去的是北区。下了车,看到门口有门卫正虎视眈眈呢,当年去复旦还有同济,因为背着旅行包被看出来是外地旅行的,不让进门,后来怎么进去的不记得了,不过此次轻装,应该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没想到,葛这个毕业四五年了、我这个毕业了快两年的家伙,一齐乔装成功,混入学校。还可以感觉得到门卫那双眼睛留在我们的后背呢。 
奇怪的是并没有看到毛泽东的塑像,似乎以往的印象里,大多著名学府入门处都有毛泽东的塑像,复旦、同济、湖南大学……倒是进门右边就有一潭小湖,怎么说呢,这是一个很朴素的校园,不现代、也不古典,树木是普通的姿态,更多的是泥土,是那种经历过无数踩踏形成的默默无闻、与万物混合颜色的泥土。然而这里的一切都很亲切,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生活图卷,上面描画了无数的场景:一个拿着印有99级字样饭盆悠闲走向食堂的高个子男生(大四生呢)、一群在尘土飞扬的操场上踢球的小伙子、两个蹲在旧书摊前翻看过期杂志的女生以及抱着书本想是才用功完毕准备晚餐的学生们……还有几辆从旁边飞驰而过除了铃铛不响其他都响的自行车。我在学生超市里买了一支佳洁士,比一般超市要便宜一点点。 
然后,我们穿过校园,直出后门,正对着全是吃快餐的,大批的学生也朝着这些地方进发然后分散然后各就各位。 
选了一家干净的,里面坐了很多学生,几乎清一色是男生,不修边幅、面有倦容,戴着黑腿眼镜,墙上的大电视机在放革命歌曲,正唱到“高楼万丈平地起”,我和葛对望一眼,不约而同说:毕竟是革命老区! 
点了一个鱼头汤、粉皮、三杯鸡、家常豆腐还有一个小白菜,按照南昌的名菜菜谱,还应该来个泥鳅钻豆腐,可惜店里没有。先上的是三杯鸡,老远儿就闻着香了,一尝之下,果然很合口味,我们在昂扬的革命歌曲中饱餐一顿,并且滴酒不沾的我也喝了半杯燕京啤酒,味道并不如想像中的坏。最后一结帐,还不到四十,都特别满足,像两个爱享受又小气的大地主似的。 

8、南昌的夜 
    吃得饱了,便决定走几站路再搭车以助消化。 
    不过是七点来钟的光景,南昌和长沙一样,这光景天才刚暗下来,而葛在南京,东边天亮早也黑得早,所以老以为很晚了,加上这一边也几乎算是近郊了,没什么夜市、灯火,走了一会儿也就失了兴趣。 
车子到了八一广场,倒是流光飞舞,灿烂缤纷,转车到火车站取行李,然后根据藏羚羊系列旅行小手册里提到的,乘游2去交通宾馆。葛先问了司机到交通宾馆应当在哪儿下,没听清司机的回答,我刚想再问一次,一位阿姨主动问我们要去哪儿,然后指点在哪儿哪儿下。这与我们在武汉的经历非常相似,那时也是在晚上搭车去找汉口步行街,也是车上的一位乘客主动解津。 
交通宾馆外面倒是挂了横幅国庆优惠,标间100元/天,进去了一问,最低房价是280元,100元的没有了。原来商家的花招都差不太多。我们苦笑着继续往前走,兴致却更高了。夜的凉爽、温柔,让人心旷神怡。 
    一边聊天一边走,不知不知觉走了一站路,在孺子路找了一家颂英宾馆,160的标间,我先上去看了房,条件不错,便住下。洗涮完毕,竟已是十一点了,把江西电视台逐个翻看了一遍,一宿无话,一觉至天亮。 

9、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即朱耷,僧名个人,别号八大山人,是朱权的后裔。他的个性、他的画,早有所仰慕,是不得不去的。
    隔天一早,几经周折才找到去八大山人纪念馆的23路车,葛说打的去得了,想想那次在武汉,为了步行街我们往返一共乘了七八趟车,不是还没到就是乘过了,最后的结论是:真理就是在往返与重复中不断地寻觅得到的,不断地寻找、不断地接近,然后最终达到。幸好南昌不大。 
八大山人纪念馆的外围就令人有眼前一亮之感,这样平淡自持的不假修饰,沉稳中已得了众人尊敬。我又想起它原是一座道院,叫做青云谱。早年余秋雨还写过这么一篇散文。
迎面的,是八大山人的塑像,我矜持地与它合了一张影。转身过一座三曲木桥,背后是浓荫的矮竹林。基本上,全局也就在眼里了,非常的小,紧凑,并不算精致,也毫无雕琢,青砖乌瓦,不似江南通用的模式小桥流水,通体透着一股随意,但那随意之中的灵性与执着,又是不可亵玩的。
书画堂有三进,天井的四角种了高大的绿叶乔木,苍翠感人。一进之后又是一进,让人恍惚以为将会永远无法停止。定了定神,跨过门槛,在一幅字画中去欣赏那个读不懂的灵魂。
尤其喜欢他的那幅《枯木寒鸦图》,一段枯枝,几只乌鸦。画面就这么简单。
钱钟书说,如果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一定要认识下蛋的那只鸡。放在某些事情上原是非常有理的,但是也有例外。去年在绍兴,特地去了青藤书屋,那是徐渭的旧居。徐渭也是我所喜欢的,小时看了不少关于他的童年轶事,印象里他便总是一个垂髫黄儿。但再去看他的画,那是非常震撼的,那画中运行自如的气韵,就像古稀老人手背上交错的老筋,生命不屈,却已老熟成精。
不知为何,我喜欢将徐渭与朱耷放在一块儿想。
他们也的确有共通之处,都重一个字:枯。套用老杜的诗就是:“波澜老独成”,难得就是那种“老”,也就是苏轼所说的那种“渐老渐熟”,但是老归老,却绝不平淡,枯骨向来有嶙峋之势。近似的词还有“苍”、“崛”、“突”、“硬”等等。但是却又有大不同。徐渭笔法相比后者更为润泽,并且擅用气流之类的小细节来烘托气氛,而后者则更干脆,类似于平铺直述,将主题毫无遮拦点缀地直接摆出,明明仿佛有气流通过,但你只看到枯的表象,枯却不是枯裂,而相反是一种圆秀,所以枯得熟是难得的。
出门前,买了一套书画书签,为一种感觉收集一种纪念,为一种尊敬收集一种证明。

10、从南昌到景德镇 
    从八大山人纪念馆回来,已近下午时分,要是按旅行团的速度,这么一天我们就能逛完行程表上的景点。而我们外出,向来不喜欢提前买好票,在限定的时段内做完一系列的事情,如果有缘,那么随喜,且让我慢慢看去,如果无缘,相逢一笑便也足够。
景德镇本不是计划内的,原计划应是转道九江再到婺源,因为九江我要去寻访陶渊明的仙踪。可是一看时间可能会不够,只好从景德镇走,那里再到婺源不仅距离近了许多,而且更方便。
到景德镇干嘛呢?看瓷器么?我并不太感兴趣。事实也没机会让我叹气,到达景德镇时已是晚上。令人惊讶的我们连找了三家宾馆都没有房间了,要住就只能住价格昂贵的套房。只好叫了一辆的士逐一地在街上逛,碰到一家宾馆就下车去问,最后终于在一条稍偏一点路找了一家福得堡,同样是没有标间了,只有套间,还好打折后的价钱不算太贵。进去一看才发现,所谓的套间原来只是多出一小间打麻将的房间。地板是瓷砖的,不是一般宾馆的全地毯,似乎有点渗水,特别的滑,我生气地想,干嘛不铺景泰蓝呢!
洗毕旅途尘埃,一看表,竟然快十点了。晚餐可以改夜宵了。又慌忙外出找东西吃。居然跟找宾馆似的,找吃饭的地方也这么费劲,不是民以食为天么!整条珠山路几乎要走遍了,都没发现可以吃得好一点的地方。除了一家KFC。
最后在体育宾馆旁边找到了一家汤店。葛一看菜谱就来了劲,他说怎么全是他喜欢吃的。好不容易才决定要点的东西,丰盛极了:一份肉末皮蛋粥,一份鸡丝粥,一份小份的南昌炒粉,一盅花旗参乳鸽汤等等,其实不可能吃得完,但是放在菜谱上不点似乎更可惜。最后因为酒足饭饱,两人出了汤店又在街上遛了一小时才回去睡觉。



----
 神思飞动 文绪泉涌  文心雕龙    原创文学

 画船雨眠 潇湘琴心  温润如玉    玉儿个版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