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宝岛风情>>精华暂存>>我的鄉情我的歌--港邊惜別

主题:我的鄉情我的歌--港邊惜別
发信人: cnta(小蘋果)
整理人: pccw007(2003-03-08 08:07:40), 站内信件


PS.這是之前我發在北社的.原本是想發在台灣版的,但是當時我的IP在廣社被封了.原因和我用中華電信的IP有關吧.不管怎麼樣,解封了還是很開心,這個版,一直是我關心的,以後我會常常來看看的..
    
                       
                           序 
    回到家幾个月了,一直想在空闲之余写点什么,翻翻自己以前的搜集的旧材料,找到了一些台语老歌,感动于很多歌词或是曲的意境,想把它分享给朋友们. 
  
    不是自己不喜欢流行音乐,但是常常觉得往往老歌容易被深刻的记忆着,原因无他,最主要是当时的共鸣吧. 

    台语歌曲不像国语歌曲,它的表现更为含蓄些,犹如奔放的现代女性和婉约的小家碧玉般各有不同的特色,小家碧玉也许不符合这个时代了,但是从历史或民族的个性,也许更能表现出当时社会的文化,这些歌曲的背后常常有个感人的故事,很多的故事内容背景也许是现代人所不能理解的,但是却是老祖母年轻时代动人的心声. 

港边惜别 

「恋爱梦 被人来拆破,送君离别啊 港风对面寒,真情真爱 父母无开化(思想古板),毋知少年啊 热情的心肝。」 

「自由梦 被人来所害,快乐未透啊 随时变悲哀,港边惜别 天星像目屎(眼泪),伤心今暝(晚)啊 要来分(各奔)东西。」 

「春春梦 被人来打醒,美满春色啊 变成黑阴天,港边海鸟 不知阮(我们)分离,声声句句啊 吟出断肠诗。」 


    人生中最难以释怀的当属「生别离」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有情人最殷切的期盼,但若深深爱过,却被迫分手,相爱不能相守,对每一位热恋男女来说,都宛如世界末日般地锥心泣血吧。 

    这是台湾早期作曲家吴成家先生(1916-1981)的作品,是叙述一对恋人因为家人反对被迫分手,在港口分别的刺痛心情,其实这也是他个人的真实故事. 

    吴自小家境富裕,家人送他到日本学音乐,吴成家从日本大学文学部毕业后留在日本发展歌唱事业时,有一次胃出血住进医院,年轻温柔的女医师对他特别照顾,两人进而产生情愫,情窦初开的吴成家有意娶女医师为妻,女医师也有意和他共度白首,两人情投意合并生下一个儿子,但是这段异国恋情却遭到双方父母强烈反对,两人被迫分离,这段苦恋让吴成家伤心欲绝,这首<港边惜别>就是在与女医师分手后所写。 

    这段感情并未因吴成家的回台而告结束,吴成家回台多年后,无意中得知女医师一直未婚,独自抚养着他们的孩子,得知消息后,吴成家柔肠寸断,就将这段情节写成剧本「港边惜别」,叙述一对恋人未婚生子却被迫分手,多年后男孩事业有成,有一次到电影街让人擦皮鞋,帮他擦鞋的男童让他觉得面熟,在一连串的调查询问下,得知男孩竟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亲骨肉。据吴成家的女儿说,当时父亲在写剧本时,边写边哭。 

   在现实生活里,女医师的倩影,始终让他魂萦梦系,一直到六十二岁那一年,吴成家到日本,在阔别四十几年后,才再度见到这位守身未嫁的女医师,也见到自己的亲骨肉。在日本银座的街道上,两人四十几年前约会的咖啡厅仍然继续在营业,里面的布置和座位都和四十几年前一样,满脸风霜,满怀对昔日恋人的思念与愧疚的吴成家,坐在两人以前固定坐的位置,点一杯咖啡,再一次回想年少时这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这也是他最后一次的日本行,三年后他就病逝,而<港边惜别>也成了吴成家一生中最凄美的旋律。 

    每段感人故事的背后常常是因为遗憾而促成的,遗憾的爱虽然会使故事更美,但是遗憾终归是遗憾,毕竟人生难测,下一个转弯会是什么境遇,谁也无法掌握,但是吴成家透过旋律似乎在告诉我们:懂得珍惜,就是永远。 

                       
                                     部分资料节摘于台湾音乐人 
                                             2002.11.13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