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irsh_18(芝SEE菇BI)
整理人: 21thcentury(2003-02-24 12:51:51), 站内信件
|
仅供参考~~
六十年代代表
D'Topnotes Humming
首队二人女子组合,20世纪60年代,香港乐坛以唱英文流行曲为主。1964年6月,披头四访问香港后,香港组乐队之风更兴盛。至于第一队女子二人组合,应该是一对在香港出生的菲律宾姊妹Christine Samson和Vicky Samson组成的D'Topnotes Humming,推出过约5张英文细碟,但若论形象、人气和影响力,60年代的代表组合无疑是筷子姊妹花。
筷子姊妹花
60年代中期,由仙杜拉与阿美娜组成的“筷子姊妹花”,以演唱英文流行歌曲为主,70年代初亦红遍乐坛。筷子姊妹花当年的衣着打扮甚前卫,再加上各式夸张的耳环、饰物、高髻,如蛋卷髻、奥米加头等,形象极其鲜明夺目。
筷子姊妹花于70年代初期解散,两人各自发展。1974年,仙杜拉主唱了香港无线台的电视剧《啼笑姻缘》同名主题曲,从而掀起了70年代中期粤语流行曲热潮;而阿美娜则坚持唱英文歌,渐渐淡出乐坛。
七十年代代表
森森斑斑合唱团
森森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粤语片青春派演员,她不久即转入香港无线台当艺员,亦灌录过几张国语细碟,曾与妹妹斑斑(当年叫彬彬)及4位男乐手组成The Bumble Bees乐队。1973年,斑斑加入无线《欢乐今宵》,并与森森组成森森斑斑合唱团,主要与其他歌手联合出碟,代表作有《神凤》、《星星月亮没太阳》等。1979年的《星星月亮没太阳》是森森斑斑合唱团唯一一张单独录制的大碟。
八十年代代表
梦剧院
梦剧院由李敏和刘文娟组成,在大专歌唱比赛中被唱片监制发掘,走清纯校园少女路线,代表作有《天生一对》、《窗外》等。
梦剧院1989年解散后,刘文娟作个人发展,并推出唱片及担任电视台主持。而李敏则全力向填词界发展,至今已成为一位成功的作家兼填词人。
唱片:《梦剧院》、《彩色相对论》、《遍雾遍雨》、《天生一对》
Echo
Echo由李蕙敏及区海伦于1989年组成,以唱大路情歌为主,与梦剧院风格大相径庭,却与Face To Face极之相似。Echo代表作有《第四者》、《舌战》等。
Echo拆伙后,李蕙敏继续歌唱事业至今,亦偶尔接拍电影;而区海伦则转到电视界发展,近年结婚后正式退出娱乐圈。
唱片:《Echo区海伦、李蕙敏》
九十年代代表
Face to Face
Face to Face由Jodi及Connie于1990年底组成,与Echo同样唱大路情歌,只可惜昙花一现,很快就销声匿迹,代表作有《情迷Milano》。
唱片:《Face to Face》
新世代代表
B2
谭嘉荃(Amy)和郭可颖(Sandy)1998年参加香港新城电台“一级班少女歌唱大募集”,分别获亚军和季军,因而被香港天网唱片公司赏识,替她们取名B2推出唱片。2000年,B2推出了首张专辑(E.P),两年后推出的大碟《娥世代》,刻意走电子混音的节奏强烈舞曲路线。
唱片:《B2 Attack》、《B2》、《娥世代》
Twins
呢个唔使多讲啦
----
黄昏漆黑暗灯 楼梯执到两蚊 我赚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