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梦的家园>>沉情积文>>浪漫旅途>>童年的冬天

主题:童年的冬天
发信人: choyx(天留客)
整理人: commondaisy(2003-02-15 04:49:09), 站内信件
                                  童年的冬天
                                    天留客

    随着“温室效应”的增强,南方的冬天渐渐的短了。在四季不分明的汕头,冬天的感觉也渐渐的远了。新年因工作的关系去了山区兴宁,时值冷空气南侵,早晨起来,霜冻满地,草尖上挂着满目晶莹的白,池塘里浮着袅袅的雾气,空气中飘着甜丝丝的凉意。走在乡间的小道上,享受着一种久违的感觉。不由的说了一声:四季原是应该分明的好,冬天其实也很美。
    怀想起冬天,竟都是童年的记忆。那时的保暖措施远不及今天,但记忆中的冬天并没有寒冷。那时是四季分明的,民谚有“七月秋风渐渐起,八月秋风渐渐凉”的说法。深秋以后,天气就日渐凉了,立冬过后,霜冻普降;气温再低一些,就结冰了。这时潮湿的稻田里、池塘里、低洼积水的地方,都有一层厚厚的冰。小朋友喜欢拿着小石头甩在池塘的冰面上,看它在上面蹦跳着又飞出池塘。太阳出来后,还喜欢跑到稻田里“踏冰”,听冰碎裂时“嚓嚓嚓”的声音。晚上临睡前,在屋外面放几个盛满水的碗,在碗中放一条线。早上起来,用手将线一提,一块碗状的冰块便在手中了。有时在碗中放上折好的不同形状的彩色香烟纸,镶嵌在透明的晶体里,很是好看。小朋友一般对自己的“作品”都很是得意,上学时都拿着一路比到学校里。如果降温时适逢有雨,第二天便会有冰凌了。屋后满山的松树都白了,松针上挂着一串串着小小的铃铛,在早晨的阳光中很是耀眼。房前屋檐瓦口上吊着的一串串的冰凌仿佛也要流下来似的。这时小朋友们喜欢拿一小竹杆,笑着闹着使劲去敲,听冰凌掉在地上“劈里叭啦”的声音,不小心有一个冰凌掉进了脖子里,便响起小朋友们的一阵哄笑声。对要放牛的小朋友来说,冬天是最自由的。那时地里庄稼都收割完了,约了三五个小朋友,把牛赶到山地里,解了缰绳,任牛觅食,小朋友人则捡些枯枝,生起一堆火来,将家里自带的地瓜和地里“捡漏”得来的木薯放到火上烤,片刻有清香在山野里弥漫开来。品尝完这些“美味佳肴”,小朋友便开始在山里四处游逛,寻找冬天里才有的马甲、金樱和山楂等野果,每个小朋友总会有满意的收获。最喜欢是在冬日的阳光里听“桂喜伯”讲故事。“桂喜伯”是村里的“五保户”,没有子孙,冬天里喜欢拿个小板凳坐在屋后晒太阳。他肚子里装满了故事,而且讲得维妙维肖,小朋友都喜欢听。“桂喜伯”讲故事是有偿的,得先将大人给的地瓜干、花生之类的零食分一些给他才肯讲。小朋友们喜欢听他讲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嫦娥仙子、如来大佛、观音居士、土地公公,还有孙悟空、薛云贵、杨家将、刘关张,便很情愿地将零食给了他。一些熟知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几乎都是在冬日的阳光里从“桂喜伯”这里听来的。
    大人们总没有时间去享受冬天,冬天里生产队也还有做不完的工。但天气很冷时,也会偶尔放一天假。这时大人们会各自拿一把木柴,在背风处燃起一堆火来,偶尔也拿一些自制的地瓜干,边取暖边吃着边说一些零星的琐事。在童年的记忆当中,这也是太人们一年中比较闲暇的时候了。大人们并不喜欢冬天,好象更喜欢在有月或繁星满天的夏夜里纳凉。
    儿童天真无邪,对神奇的自然充满了好奇,心里无所惧,所以在冬天的季节里心里也不会有“冬天”。在他们看来,冰天雪地与花满大地都是一样有趣的。成人因经历了太多的世故,知道太多世间善恶美丑的无序变化,所以心里时时在防着“冬天”。这也许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会成为一句经典诗句的缘由吧。其实,世事善恶总有别,时时给人制造“冬天”的人,自己会比别人经历更多的“冬天”;时时带给别人“春天”的人,自己会享受到更多的“春天”。<img src=null alt=null>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