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eva.0eva.0(£忘心儿£)
整理人: winterbow(2003-02-18 09:05:08), 站内信件
|
《红楼梦》作者既云“将真事隐去”,又说“不敢稍加穿凿”。这两句话似乎有些矛盾,作者是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呢?本文认为,这“真事”就隐在“梦”与“幻”当中。
在第一回中,作者云:“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在我看来,湘云与可卿为“梦”,而宝钗和黛玉为“幻”。前者为“兼美”,但最终风流云散;后者即所谓的“钗黛合一”,是“美中不足”。该书的主要内容,便是“梦”与“幻”的交织。
作者还通过一僧一道之口,说过这样一段话:“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这段话可以说是作者点明主题的关键所在。其中,“美中不足”在[终身误]中可以看到;由“好事多磨”和“乐极悲生”,可以联想到可卿和湘云的曲子,分别为[好事终]和[乐中悲]。
“兼美”代表了一种美好的理想。在宝玉眼中是湘云(与钗黛相比,湘云才是理想的妻子);也许到了宫中,大家看到的就是可卿。“兼美”与宝玉是否有过婚姻未可知;但即使有,也是“乐极悲生”(湘云的曲子[乐中悲]),“好事多磨”(可卿的曲子[好事终] )。宝玉与可卿的梦中姻缘就是一场典型的“春梦”,而湘云最终是“云散高唐”(“高唐”也是春梦)。“春梦随云散”,便是“兼美”破灭的意象。
黛玉为花魂所在,“飞花逐水流”,是黛玉之死的意象。黛玉葬花,代表了一种感伤。她与宝玉的爱情,是“镜中花”、“水中月”(均为虚幻之物),最终是“虚化”了。在婚姻中,宝玉只得到了宝钗,感到的是“美中不足”。
宝玉的住处为“绛云轩”。在我看来,“绛云”二字,代表了作者最珍爱的两个女子:黛玉(绛珠)和湘云。
“梦”与“幻”是《红楼梦》中的两条线索。黛玉象征着青春的纯真与浪漫,而湘云则象征着梦想的美好与短暂。但是,“玉”易碎而“云”易散,终究是无可追寻。这表明了青春易逝,美梦易醒。
黛玉与湘云都是有灵气(但不成熟)的少女,而宝钗与可卿都是在社会磨砺中成熟了(但同时也失去了“通灵”)的女子。宝钗不用说,可卿在人们眼里,最后也只剩了一个美丽的躯壳。
作者似乎特别属意“春”字,贾府四艳也不避俗,也都叫“春”。““葬花吟”是对“春”的埋葬。红楼一梦,千红一哭,为的便是“春”去。春梦云散,飞花逐水,均是春去的意象。
第一回的回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翻译过来就是:将真事隐于在“梦”“幻”中失却“通灵”。作者正是借假语村言,在碌碌风尘中,感怀这些“闺秀”的(“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 █████████
█┏━━━━━┓█
█┃ 网易社区 ┃█
█┃ 忘心儿 ┃█
█┃转载专用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