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ittyy()
整理人: lly(1999-11-10 00:51:51), 站内信件
|
伊斯兰教圣墓: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在清源山风景区灵山景 区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明代何乔远《闽记》记载;唐武德年间(公元618年-626年),穆罕默德遣四 贤徒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沙仁谒、四贤我高仕传教泉州, 卒葬灵山。葬后是山夜光显发,人异其灵圣,故名曰圣墓,山曰灵山。现存两墓 并列,墓盖用花岗岩雕刻,墓后倚山建马蹄形回廊,高约3米,回廊中的几根石柱 颇似织布的梭子,古建筑专家称为梭形柱 ,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特色。廊内有历 代石碑5方,正中为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立的阿拉伯文辉绿岩碑刻,记述两 位先贤在法厄福尔时代(学者考证:“法厄福尔系古代阿拉伯对唐朝皇帝的称呼 ”)来到这个国度;右侧一方为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 途经泉州,来此墓祭告行香后属下为之立的记事碑,上刻“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 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圣灵庇佑。镇抚 蒲和日记立”。墓上的石亭系1962年重建,墓周围还有一些历代的伊斯兰教徒的 石棺墓,上刻伊斯兰教常用的“云月”图案或《古兰经》片断。
墓前方有天然巨石一块,风吹欲动,手推能晃,俗称“风动石”,明代知府周道 光题刻“碧玉逑 ”三个大字。这块风动石是泉州著名八景之一,曰“玉球风动” 。
伊斯兰教圣墓已成为研究泉州海外交通史及伊斯兰教传播史的重要史迹。
-- 山无棱
天地合
才敢与君绝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7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