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评论空间>>【千秋岁---古今评论】>>【讽刺】>>烧钱与善举

主题:烧钱与善举
发信人: ruanyx(元耳)
整理人: yerk(2003-03-22 20:04:40), 站内信件



                            烧钱与善举 


    我算不上一个真正的球迷,也不是一个足球的拥甭,所以对中国足坛上的风云人物也只知道郝董、马总等寥寥几人,而在国际足坛上也只对那个有着两颗小虎牙的罗纳尔多和靠“上帝之手”成名的马拉多纳有点印象。但近日一些报刊上的长篇累牍却使我知道了中国足坛上还有申思这一号人物。 

    其实,对于申思我是在以前也听说过的,只是印象不太深而已。只知道其一脚任意球功夫还是可以,在咱国家足球队中还有“超级替补”之美誉,并以高额的转会费从上海申花队转会至同城兄弟上海中远队。 

    但申思给我最深的印象并不是他所擅长的足球,而是他在10月4日举行的婚礼上的“烧钱”之举。据《生活周报》报道:申思这场婚礼除了精心策划的节目在不同地方举行外,其中更包含了水陆空三栖婚礼。从婚礼的流程看,这场婚礼的气派也就可想而知。在空中定情,在草坪载连理枝、撞钟纳福,在水上掷漂流瓶,当然还有喜宴满堂、婚礼狂欢及洞房花烛。 

    我当然办不起这种婚礼,甚至连做梦的时候都不敢想,可也没有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因为人家的钱来自合法所得,并无违法乱纪之处,别人花自己的钱,我肉痛什么。但婚礼上的一幕(据报道)却又使我如鲠在咽,不吐不快。申思婚礼上还有一项婚庆节目:由上海慈善基金会挑选出四位困难儿童,将他们的材料分别交给这对新人,由他们挑选两人在婚礼上举行“认领帮困”仪式,受资助的两名儿童的全部学费由他们提供直至念完大学。 

    “认领帮困”活动的确是件好事,它体现了对于贫困儿童的关爱和牵挂,在社会上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但有一点我想不通,这种活动为何要放在这样隆重的婚礼上。当然,“子非鱼,安知鱼非乐”,新人们怎么想我是不知道的。可让不明整理的外人却有一种遐想:该不会有哗众取宠之嫌疑吧。资助了两名贫困儿童就大吹大擂,让两名儿童曝光在大丛传媒之下,一点鸡毛蒜皮之事就被传得纷纷扬扬。而有的人虽然钱不是太多但资助了更多的儿童,却连自己的姓名和地址都不肯告知,有的公司为了使单位的周年庆典更有意义,而默默地把庆典省下来的钱全部捐赠给慈善基金。这一点值得我们佩服。 

    贫困儿童肯定是来自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所以他们连书都读不起。他们当然也没有见过这富人的花花世界,没有见过富人享受的场面。我想他们见了这种场面,肯定会在幼小的心灵上留下点什么,或许会想起家中饭桌上的一碟冷菜,而这里却觥筹交错、鱼肉满桌;或许会想起了家中为钱奔波的父母、依旧在家中盼望读书的邻家孩子,但这里却在大把地烧钱。从而发出“此地酒肉臭,俺是失学童”的无声感慨,他们的内心能否欢乐起来? 

    据有人猜测,如此排场的婚礼至少要一百万元。假如真的如此,这些钱可以造三所以上的希望小学,可以资助2000名小学生重返校园。2对于2000来说只是一个小数,对于新人的婚礼排场来说也就只是九牛一毛、小菜一碟罢了。中国人讲究一心向善,并且要求讲大善。但在这种奢侈下的小善却使人不敢相信这是否真的向善,是不是真的是一种善举,要不何不多资助几名失学儿童?  

    我不禁想起不俄国大文豪陀斯妥也夫斯的《被侮辱的和被被损害的》中的女主人公:一位倾国倾城的彼得堡名妓,拍卖自己,那拍卖的场面让人惊心动魄,可那位名妓却将拍卖的巨款一捆捆地投入了火炉。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烧钱。 

    我们还没有真正富到要烧钱的地方,我国还有许多失学儿童张着一双双无助的眼睛,还有许多人在贫困的边缘上挣扎。“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惟念物力维艰”。有了钱摆个阔也无可厚非,但有了钱更应懂得节约,多发些善心,献些爱心,去帮助那些无助的人们。就如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丽的人间”。 

                                               2002-10-15 




----
&nbsp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