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评论空间>>【千秋岁---古今评论】>>【讽刺】>>鸡犬何以升天

主题:鸡犬何以升天
发信人: ruanyx(元耳)
整理人: yerk(2003-03-22 20:04:40), 站内信件
                       鸡犬何以升天 


    中国有句俗语,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说的是古时有一个人由于孜孜不倦地行善修练,终于成得正果,如之所愿地居住天庭,而他家院落中的鸡犬也因此得福,一同搬上了天庭,成了天上的狗、天上的鸡。 

    以前对这鸡犬的好遭遇也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古人说笑而已,但近日看到新华社记者的一只报道,才不得不承认世上或许真有其事,报道说天津市一个村的村委主任为了让他的亲属沾沾他当村委主任的光,先后叫他的外甥给他当司机,叫他58岁的堂兄任他的秘书。姑且不说这村委主任配秘书和司机有何用处,也不论这58岁的秘书有多大才能。但这位仁兄自持当了村委主任,先后擅自为他的亲戚在村内安排工作,也使人不得不相信这“一个得道、鸡犬升天”这句俗语还是有章可循的。 

    其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现象在社会上还是比较普遍的,它往往与借公济私、贪赃枉法等词汇联系在一起。某些人一旦十年媳妇熬成婆,手中有了一点小小的权力,就急着想光宗耀祖一番。而如何光宗耀祖呢,就是以手中的权力让三亲六姑、七叔八婆也得一些实惠,享受一下权力带来的好处。如果好不容易有了一点权力而不能用以谋取私,那又要权力何用?刘邦曾说过:“富贵不归乡,如衣锦夜行”,对这些人来说,有权而不谋,就如衣锦夜行矣。 

   不用规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思想在一些领导干部中的确根深蒂固,并加以演绎。他们一旦手中有了权力,就想以权力为家中的妻儿招财进宝,为子女广开财源,替亲友逐利经营,甚至让老乡在腐败的饭桌上也享受一顿美餐。而这样也导致了有些家庭成员滋长了骄横跋扈之气,他们依纷纷依靠权力产生的附加值,享受权力带来的恩泽,有的发号施令,做“传话筒”,有的狐假虎威,当“假李逵”,有的开脱说情,吹枕边风。在他们的演绎下,权力成为填砌他们私壑的工具,权力变成满足他们杂念的宝物。在“鸡犬升天”的阴影下,权力已不再是公众的权力,成为了他们个人的私有财产。 

    当然,得道之人之所以得道,是因为他们在得道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只有真正能想为人民所想,急为群众所急,身怀国家集体利益,心存人民群众疾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民群众才能把“道”给他。这“道”也不是永久的,不是“一朝成仙,即非凡人”,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如果心存杂念,损公肥私,那这“得道之人”邓上又会被踢回“凡间”,变成芸芸丛生中的一员。 

    但这“鸡犬”又凭什么本事得道?说穿了,当然是凭得道之人。在得道者的光环下,这“鸡犬”纷纷得到实惠,或得以高升,居一要位,或得默许认可,糊作非为,最终给国家、给集体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鸡犬”升天也不能长久,在严惩的法律面前,一个升天的美梦也如肥皂泡一样纷纷破灭。原北京市市委书记陈希同用其手中的权力为其儿子陈小同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大开绿灯,最终父子俩一起身陷囹圄,成为人民群众专政的对象。原全国人在副主席成克杰利用权力影响为其情妇提供种种便利,最终也被法律严惩。 

    “鸡犬”并无多大才能。“鸡犬”也不应该借得道之人升天。“鸡犬升天”现象的产生主要是领导干部缺乏讲学习、进政治、讲正气的表现,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出现了严重的扭曲。 

    古人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为官者也一样,为官谋私是道义上的毁灭,势必引向政治上的灭亡。只要那得道之人“既干净,又干事”,那“鸡犬”何以升天,社会上也就会少了许多龌龊之事。 




----
&nbsp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