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浪漫经典小说>>平凡生活平凡心情>>守侯心情>>蓝色感想

主题:蓝色感想
发信人: xiaobd()
整理人: sweetarain(2001-10-21 13:46:16), 站内信件


  这几天,心情不太好。下午(今天周日)去书市逛逛,偶见一些很好的VCD盘
片,其中有我一直想买的《蓝白红》三部曲,便买了。 

  在大学一年级时,我看过此片,说句实话,当时我没有看懂。今天我又看了
,看懂了,却嫌懂得太多了。懂得多,感受也深邃得多。 

  2 

  蓝是一部法国影片,获十项国际大奖。在我们的心目中,法国影片都是非常
浪漫的,有众多出身平微灰姑娘的美梦成真,有频繁的约会热爱场面。但是,蓝
绝对没有这些,蓝自始至终都基调低沉,沉得令人发闷。但在这极度的沉闷之中
,却有一条有关生命的主线,非常模糊,时隐时现。 

  开片是幸福的一家三口遇到车祸。作曲家丈夫与六岁的女儿在车内当场死去
,妻子安莉在医院中独自醒来。屏幕上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眼珠,一动不动,眼
仁中映出一位穿戴整齐的男士,那是丈夫的同事前来慰问了。 

  柔弱的妻子一直在成功丈夫的光环下生活,享受着恬静的家庭生活。她也是
一位作曲家。无疑丈夫的曲子中有她的贡献,但名誉却属于她深爱着的丈夫。现
在安莉能面对残酷的现实吗? 

  3 

  这部片子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如此细腻传神的人物心理刻画。我们看到在如
此非常环境中一个人如此真实坦露的心理过程。 

  安莉在整理丈夫遗物时以外发现一贯恩爱的丈夫竟有外遇并还生了一个孩子
。面临亲人的痛失,安莉又遭受巨大的心理打击。一切似乎都显得悲伤而虚幻。
 

  安莉怀着被最最亲爱的人所欺骗的悲愤,砸碎了楼下走廊的玻璃。然后她上
楼进房吞进了大把的安眠药。此时大楼女管理员被玻璃声惊动推开了门,安莉只
得吐出仍在嘴里的药丸。她对女管理员道歉说她砸了玻璃她会重安的。女管理员
微笑着说:“我会请人安的。事情过去了就没事了。”我想这句话多少影响了安
莉。是的,事情过去了就没事了。 

  安莉失去了现实的爱人,失去了感情和现实上的依托;如今可怜的人又感觉
失去了忠诚的被爱。这个性格坚强、从不流泪的人不觉地拨通了丈夫的一直暗恋
着她的同事。 

  早晨,安莉告诉那男人仅有这一次。随后简单收拾一下告别了居住多年的家
。这是巨大心理压力下的逃避,或者说是告别,告别过去的生活模式,也是告别
昙花一现的模糊的报复心态。 

  是啊,爱终是爱,爱是去爱,无论回报(To LOVE is to give , not to ge
t.)。只要值得你爱,其它的并不重要。 

  更为心酸的是,安莉的最爱已不在了——尽管没有对她百分之百的忠诚——
,死者已矣,一切的一切都可宽恕了。于是安莉有了心理上的第一次超越。 

  4 

  安莉在荒凉新建的、“没有小孩”的公寓里住了下来。她希望在这里能忘记
过去,避开现实。但是,凄凉的雨夜几个人在楼外大声吵架,还追赶上了楼,猛
力敲打安莉的门。寂静雨夜中听起来既刺耳又恐怖。当然她没敢开门。平息后她
悄悄出门到楼梯处向下看,这时,高楼上的大风吹关了房门。于是安莉只得在楼
梯处抱头待了一夜。幸好同层的一位邻居在她朦胧中递给她一条薄被。这些,在
故事片中很平常,但在这部心理片中能告诉观众:安莉没有办法能逃避这个世界
,她还是不断地受到骚扰、惊吓、帮助,她还是得面对她不愿面对的生活。 

  第二天丈夫的同事终于找到了安莉。安莉只得又去寻求房产中介。一位街头
吹笛人对她说“人活着总要留下点东西”。安莉感受到生命的另一层含义。 

  下片我还没看。据几年前的印象,安莉最终摆脱了心理枷锁,投入创作,完
成了丈夫未完成的欧盟交响乐。这是第二次超越。 

  5 

  这部片子的最大特色、也是最大成功之处在于:语言很少、气氛低沉情况下
的人物心理刻画。通过很多无声的动作和细微的表情,将心理活动展示出来。整
片没有一句诉说心理的语言,譬如“您不要太难过”等。 

  另外在制作上,本片有许多优秀的细节。我们看到,当一部片子主题、形象
、风格都定位之后,优秀导演可在这个框架之下可做很多有意义的手法创新,这
些能加强片子的表现力。 

  6 

  看完本片,我就想到了《活着》。两部片子都拉开剧情与观众的距离,这样
一来观众才能客观冷静的审视片中人物,审视他们的生存处境,进而审视生命本
身。 

  在《蓝》的片首,车祸是通过一位骑自行车小伙子的眼中来看的。这样使观
众不会融入剧情,保持客观。这个小伙子后来又出现了一次。在《蓝》中有几个
细节出现两次,前后呼应,本片也因此显得完整精致。 

  《蓝》因演员细腻较少语言的表演和低沉的气氛拉开与观众的距离;《活着
》则带有荒诞的味道,也能达到这个目的。殊途而同归。 

  我个人认为,电影也是消费品,也是给人看的,与广告、小说等道理是相通
的。当然各有侧重各有特性是自不待言的。 

  7 

  生命本身就是珍贵的,无论它的表现状态如何。 

  如果说《蓝》对这个主题表现得还比较模糊的话,那《活着》就阐述得很到
位了。 

  如果说蓝还是一个比较现实的例子,那么活着则是对生命更加抽象的投影。
 

  活着以略带荒诞的文笔去叙述最严肃的话题:生命本身就是庄严的,而无论
生命的状态如何、目的怎样。 

  福贵的运气是够糟糕的了,一生都在倒霉,但他依然乐呵呵地活了下来。小
说中写他那弯弯的、黑得发亮的脊梁,写他赤背在烈日下赶着一匹与他一样老的
牛,而且他还拥有乐趣、拥有诙谐,尽管现实中的他一无所有,既没有什么财产
,甚至没有一个亲人。此时,作者的笔触充满了沧桑,更充满了对生命的尊敬。
 

  老福贵的眼睛昏黄布满皱纹,只有在说到高兴的往事时才有神光一闪,此时
,我们却透过这双眼睛看到了人类的尊严、生存的尊严。只要有生存的勇气,就
有生存的尊严。活着——! 

  8 

  世界因为多样化而美好。《活着》是一种体验;也有一些人推崇另外一种体
验。 

  余秋雨在一篇散文里就论述了苏小小与茶花女。苏小小为保持在人们心目中
的美丽形象,宁愿毁灭自己。苏小小拒绝吃药,在仍然美丽中死去,她终于没有
让人们看到她失去姿色的样子,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使自己短暂的美丽做到了永
恒。苏小小并不孤独,在大洋彼岸,几百年后,茶花女也是这么想的。 

  是啊,与其平淡一生,不如美丽一时,光辉一刻。 

  一位女诗人痛快的写道: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在时间长河中,生命如此短暂;在人的一生中,美丽更常如昙花一现。只有
擅长体验发现这些美丽,人生才会充实。也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你才能领会到
“即见君子,云胡不喜”的简朴与深切。 

--
缘,妙不可言!
^0^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8.116.237]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