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uhun001(雾魂)
整理人: fan_z(2003-02-26 18:53:23), 站内信件
|
说深圳的吃,其实我并没有权利,一个天天泡在快餐里的人,对于深圳的吃仅仅限制于快餐以及几家红红火火的地方风味的菜馆。
小艾说,你说说深圳的饮食吧。我想她的主要前提估计是要我请她吃饭才诱惑我说,不过看她蹒跚着脚步到E曲传情帮我点了一首歌的份上,好歹我也要写写,哪怕是到时候要请她,大不了就快餐解决。
一个月前,我走了北方七个省会城市,每一个城市落脚的时候,我首先就去找小吃。我记得北京王府井的小吃街,那里的小吃与其说宣扬一种文化,不如说制造一种吃的气氛。哈尔滨中央大街上飘来的香味也诱惑过我,于是我一个人在吃着烤肉,以至于味道却不再很重要了。沈阳的朝鲜小吃花样各异,可我记得是店主老跟我说“曾家的东西老好吃。”天津有名的小吃很多,狗不理却是我最失望的名吃,等待的时间和最后并没有完全熟透的狗不理让我失望,最后还是天津的糖炒板栗让我觉得我家乡那么多的板栗树简直就是一种浪费。济南3毛钱一串的烤羊肉散布在街头小小的角落,没想到我一个人也能吃40几串,加一碗羊肉汤,一个人悠哉悠哉。。。。。。。
说起吃,深圳的确没有什么特色,有中国特色的前沿城市,吃的文化都来源于各个内地风味。我想惟有客家菜和潮汕海鲜马马虎虎可以算是深圳自己的风味,毕竟这里是小村庄的时候,都是客家人和潮汕人。而这些菜系更多供应着那些深圳周边以及偶然品味的人群。在深圳主流的菜系估计有煨罐汤、小绵羊、巴蜀风、东北人以及其他的几个零星的平民菜系支撑着深圳的饮食。其实说起平民,这里的价格只是深圳的平民。说起吃,深圳火暴的局面也许会继续,因为人口的不断流动导致了深圳饮食的发展。比起广州本地的特色林立街头的景象,深圳永远无法和跟自己一步之遥的广州相比,吃在广州已经不是中国人理解的,而是世界的理解。所以,对于饮食,在广州面前,深圳只能算是一个小学生。
深圳的小吃很少,无非不是街头随时担心被赶走的臭豆腐和一些香味飘远的烧烤。以及在华强北或者东门步行街的东京韩国烧烤。我想,这和挂羊头卖狗肉的性质差不了多少。偶然在关外,你可以感觉一下那些麻辣汤其实比市区那些味道好多了,当然这些顾主更多都是打工的湖南、四川、江西、湖北、安徽、河南人居多。摊主也无非是这些地方流串过来的人群。偶然几个广东本地人想用自己的风味占领那些市场,结果都很惨败。再说,每次看着那些辣的吐舌头的广东人,我就偷偷的笑笑。
只是对于这些小吃的卫生情况,没有人可以管理,而我们,以及和我们一样在深圳求生存的人来说,寻找故乡的口味就忘记了卫生。毕竟,味道只是一种思乡的感受。
深圳还有一个特点的吃体现在超市,各大超市不断在肉食市场提供熟食。偶然,我们会被这些熟食的色彩和味道诱惑,其实这些东西并不是真正的好吃,只是眼观的时候象是会把你吃了。
深圳林立着不同的菜系维持着来自深圳不同的区域的人流。东南西北各种菜系维持深圳这个特殊的环境。而我,总是偶然的时候出现在那些场所并且偶然的时候在家里自己研究自己的菜谱。更多的时候,单身的深圳,我一个人坐在拥挤的快餐旁边,津津有味的享受着自己的每一天。衣行坐食,简单的生活着。
民以食为天,深圳,还有两快钱的快餐,也有几十万一桌的酒菜。你如何选择呢?摸摸自己的口袋吧?只要不亏待自己。
单身深圳,又一个假期。我依然要跑到楼下买菜,估计今天是排骨汤。
---- 在windows中我逐渐死亡。。。。。。
The Beat Generati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