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oogen()
整理人: koogen(2000-04-16 06:55:19),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由如风发表)
呵呵呵,我可不是想驳你,只是说说从我的角度对这篇小说的解读,
我想我们解读的方式不同正是男女思维方式的不同吧。不过,到最
后往往是殊途同归的。我说臭老九多愁善感并无贬意,只是说臭老
九有知识, 也更有理性,但却多愁善感,从而证明感性与理性结合
才会产生更深刻的感性。你说的反复体味,其实就是一种感性与理
性结合的过程。因为感性是第一性的,即通过第一次接触,第一眼
看到就产生了。体味则是通过思想的引导,一次比一次深刻的去感
觉,所以说是二者结合的产物。另外我还要说一点是,理性的感觉
远比非理性的感觉更深沉恒久,所以男人虽然不一定比女人专一,
但比女人长情。
(以下文字由无香发表)
我当然知道你说的“臭老九”并不是贬义,不过是个借代。否则
也根本没有在此讨论之必要了。讨论本身就是平等的,各自直率说
出自己的观点。对与错倒是其次的,或者说根本也没有对错。
你的观点,于我,是理性上的赞同,但感性上反对——感觉踏不
到实处。仿佛是“人同此理,却非此心”。
我总觉得在读书时,至少我没什么思想引导过。曾读一首冯青的
〈水姜花〉,初读就觉得好,可其实并不知道含义,那里面的“你”
是指什么。曾一字一句的分析,也没结果。可终于一天再读,不知
怎么就知道了。那个你指的是“月”。——这只是个我自己的例子。
所以读书对我来说该是顿悟的过程。而不是苦研经书。
再说男人的长情吧,虽然我也不知道,但印象里男人的长情该是
“气短情长”的那种。倒象张爱玲的〈五四遗事〉中那种,终不过
是一桌麻将式的艳福?
呵呵,哪个老夫子听了大概会丢砖头过来吧——不说也罢了。
-- 云在青天水在瓶
※ 修改:.koogen 于 Feb 7 16:48:54 修改本文.[FROM: 202.103.116.231]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16.2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