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aosuiying(winchen)
整理人: fantast(2003-04-04 20:46:22), 站内信件
|
泉州民间从“一”字至“十”字的古地名
泉州民间流传着从“一”字至“十”字的古地名,这是其他地方难以找到的。
一峰书——在北门街东北侧.因这里有“一峰书院”,是明代泉州人为纪念谪官来泉在此讲学的江西人罗伦(号:一峰)而建的书院.后人因简称书院附近地区为“一峰书”。
二郎巷——在东街东段北侧。因巷内有祀二郎神(俗名杨戬)的庙宇,故称“二郎巷”。
三圣宫——宫在涂门街南侧羊公巷内面向.宫内奉祀衡文帝君(即关帝)、文昌帝君、梓潼帝君三神像,故名。
四脚亭——在后渚港入仁风门(即东门)古道上,后亭村与洋店村之间.因古道边有一供行人歇息的路亭,故以此为地名。
五塔巷——一在西街西段南侧.古代在该巷头有五个地穴,上面分别盖着五个石塔,故名。
六井空——在西街东段北侧裴巷尾东北部(今华侨新村南).该地有一口大古井,井盘有六个汲水孔,故名“六井空”。
七里庵——庵在东门外凤山以东的山岭上.这里是泉州往福州驿道上的第一个陂段,往来行人常在此憩歇。该地距州城七里,故名。
八尺岭——在新门外大霞美与溪尾之间(属南安县辖)有福泉山。《南安县志》引《闽书》载:“(福泉山)山有八尺岭,宋大观间(1107—110年).有徐道人居地.既示寂,居人塑真身祀之.祈雨辄灵”。此地因出名。
九史巷——在涂门街北后城北向.相传古代该巷住着一位讲究文史的学者,人因称其居住地为“究史巷”,因“究”与“九”谐音,而泉州方言“九”与“狗”同音,后化为“狗屎巷”.今定名为“讲史巷”。
十字街——泉州市区道路以南、北二街为中轴线,北段与东、西二街交叉的称为“顶十字街”,中段与新门、涂门二街交叉的称为“中十字街”,南段与天后宫路、土地后路交叉的称为“下十字街”。
一般巷名都是二字或三字的。泉州城内却有不少四字的巷名,如东街有“二郎后巷”,西街有“五夫人巷”,新门街的“老先生巷”等。更有趣的是泉州城还有一些五字巷名,真是其他城市所少见的。如:
行春门楼巷——在东街南侧南俊巷东面,巷在唐子城行春门楼(后改称东鼓楼)南边,故名。
同仁书舍巷——在新门街西段北侧。因巷通明代宰相李九我所建的“同仁书舍”的书房,故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