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aaachi(拈花微笑)
整理人: yerk(2003-03-24 22:37:49), 站内信件
|
近两天,看到对所谓“网络文学”的评论,比我以前所看过的全部还要多。其实,对这个问题我没有作过深入的研究,本来没有发言权。但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这个网上混混,作为一个旁观者,也讲几句无妨。
网络的特性,使得网络上的文字,没有可能等同于网络文学。网络的特性,最重要的是其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留下自己的字句,如同我引用的那段文字,碰巧有只猫跳上键盘,它也可以在网上留下一长串文字。在这里,既没有边界,也没有任何选择和过滤的机制。可以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每天的信息量和文字量上万过亿。大部分内容,都是信息垃圾和文字垃圾。如果把文字贴上网,等同于网络文学,这样的“文学”,只能是对文学的亵渎。
不少评论都有一个观点,是说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只不过是平台不同,一个是纸质平台,一个是高科技的数字平台,实质一样。但现实中,正因为平台的不同,其实质很不一样。传统文字平台有一个特点,是它的过滤性和可选择性,这正是网络平台永远不可弥补的缺陷。传统的文学作品,要公之于众的话,首先要有责任编辑,还要有总编辑把关,对于一些敏感的题材,还要由官方相关部门审核。正是这样的机制,保证了经过这一机制出台的“文学”,其文字水平,其思想内涵,不是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的街边下三滥货式。
传统平台这一特性,可能会扼杀了一些有天分的写手成为名作家的机会,这也是它被大部网上写手垢病的主要原因。但两利相衡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种机制保障了传统平台的文学作品,大都可以一看。而网上平台由于没有了这个机制,一众写手锋涌而出,终于没有人可以禁锢住他们疯狂的发表欲,大写特写,吃一顿饭写上几千一万字,挠一次痒又是一万几千字。这种“文学”,……呵呵。
当然,传统平台也不是完美的,因为,任何机制也会有漏洞,况且它还需要有人来操作,人也有上、中、下三等,也会出错,也会故意放进自己的私货,所以同样会生产出垃圾,但与网上象核爆炸般的文字量相比,它不过是九牛一毛,少之又少了。
我不否认,网上也出现了不少好的文字,可以称得上文学作品。但既然“网络文学”作为一个泛指的概念,不可能只包括这部分内容。而对于“网络文学”这个整体,我还是过去的那个判断——“伪文学多”。而且,一个流行的现象就是,一些在网上混出点名堂来的人,一有机会也拚命往传统媒介上靠,颇有点胜利大逃亡、逃离地狱的感觉,怪。
还有一点觉得好玩的。评论者大都极力强调网络文学跟传统文学的不同,所谓“不功利、不媚俗、真性情”,但同时,又反过来希望人们在看待它时,要象对传统文学般看待,承认它在传统文学中地位,并声称这才是“中国文学的希望,才是中国文学的未来”。本来,自己心理感觉良好的话挺好的,但既然这样就自己玩嘛。干嘛当人家说男人不好时拚命说自己不是男人,当男人工资高时又拚命叫人家把自己当作男人呢?这种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举动,只能让大众所不齿。
我对网络文学的感觉就是如此,要说的也说完了。如果有人找我辩的话,我不一定奉陪,
再:如空,这里面没有引号了,不要说我“自已的观点全是有引号的”。哈哈,预祝各位新春快乐,万事胜意。
---- 评新旧更替,论风云变幻。
【评论空间】
特约评论员——拈花微笑(aaaachi)
编号:0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