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uge200(月老*沧浪剑)
整理人: yerk(2003-03-22 20:11:25), 站内信件
|
知人论事
一句话否定所有事情,一杆子打死一群人,都有点过于牵强与偏激。专好揭人私隐,揪人尾巴或断章取义都不利于形成良性交流。
人性本善。没有一个人喜欢做“坏人”,也没有一个喜欢当“黑脸”,多对自身的反省也是对待异音的一种获得。性格的恬静或浮躁,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也会有不同的观点与见解。辨别善意的危言与恶意的攻击,聪明的读者,一看就知。群众是判官,谁是谁非,时间就是答案。
最不忍看到那种文皱皱又带有点嗅屁味的诽谤,这跟小人有什么差别?在一次茶会,我专访了华南教育研究所陈奇教授,他无意间也谈到这个话题:“小人是披着狼皮的外衣,以中伤别人目的为生活乐趣。”俗话说:“宁可得罪权贵,也不得罪小人。”这绝不是一句开玩笑的箴言,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你冷不防的时候,小人会在背后放你一枪。
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有好的,就有坏的,十全十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如果你不是个布道者,你不必在乎所有人都是你的信徒。
直言与小人无关,但往往直言却被误为小人。怎么办?曹丕说:“文以气就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他指出:作家的气质、个性、思想修养能表现在文学创作。直言的作品,我们能够读出一股阳刚、血性、冲动之气。小人之作,寻章摘句、牵强附会、断章取义是常用手法,其阴气跃然于纸上,不屑一顾。
很欣赏北社一个网友,在我大鼓变革的时候。他发来一张纸条质问:“阁下称他们为作家与诗人,不怕贻笑世人吗?”我立刻搜索该网友的记录,资料判断,该网友是以直言不讳称著,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不喜欢轻易地对一个人下结论,或轻率的许下诺言。在回复该网友的责问,我坦开心怀道:“称他们为诗人,是有点急功近利。但面对一个想追求进步,想成为诗人的朋友,我们没有理由不帮助他走上理想的轨迹。诗人的道路是一条曲折而艰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朋友的鼓励与引导会给他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多些关心与帮助,少说风凉话,是对的。说话做事,只求心安理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就足矣!不要把话说得太绝,也不要把事做得极端,多留一条路给人走,那怕是你最痛恨的。
生活不应该有仇恨,为一些小小的过节而仇恨更加不值。知错能改,化敌为友,是值得歌颂的。
---- 梁祝的蝶缘,西厢的白衣缘,红楼的石缘,聊斋的狐缘,顾况的红叶缘,崔护的桃花缘,霍小玉李益的剑合钗缘,你我不知是什么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