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有凤来仪 网友文集>>2003年 文集目录>>(rockline )不系舟>>泛若之舟 细说红楼 (小集)>>【细读红楼】可怜可叹的秦可卿

主题:【细读红楼】可怜可叹的秦可卿
发信人: rockline()
整理人: chocho.1(2003-06-03 17:43:45), 站内信件

                  可怜可叹的秦可卿

 秦可卿让人迷惑。
 秦可卿来自育婴堂。她被谁抛弃?为什么被抛弃?秦邦业大小也是个官儿,收养义子为什么不像一般人那样在亲戚子侄中选择而要去育婴堂?以贾蓉长房长孙的地位连正出庶出都要挑挑拣拣的为什么会娶这样来历不明的女子?某年八月中秋以后可卿为何忽然大病?本来说过了开春病情会好转何以忽然辞世?
 小说中的秦可卿“生的袅娜纤巧,行事温柔和平”“鲜艳妩媚,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又似黛玉”,长一辈的喜她乖觉孝顺,平辈的爱她和睦亲密,晚辈的敬她素日慈爱,几乎是一个完人。所以贾母放心让她“安置宝玉”。可是作者转而又大肆渲染她房中的香艳陈设,以至于宝玉一个十来岁的小屁孩儿到她房里睡了一觉竟然就知了人事,而且在金陵十二钗的判辞中隐隐将她作了造衅的开端。究竟是人性的复杂还是后来者的删改造就了秦可卿扑朔迷离的形象呢?
 秦可卿的病最是奇怪。秦钟在贾府书塾钟闹出风流故事的时候,秦可卿不知怎么就病了。
  “她这个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们顽了半夜,回
  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后,一日比一日觉懒,也懒待吃东西,这将近
  有半个多月了。经期又有两个月没来。”
 这还是贾敬过生日时的话,那时已经请了张友士来看过病了。原说过了春分可以渐渐好转的。原书在这之后时间记叙有些混乱[注1],让人感觉可卿此后不久就故去了,实际上,可卿之死是在至少一年以后。也就是说她的病差不多也好了以后又忽然离奇死去的。另外关于可卿的判词,画的是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那么秦可卿竟然不是病死的吗?幸好还有脂砚斋的评语为我们稍释疑团[注2]。这也与传闻中也提到了红楼梦一些早期抄本中的逸文相合。
 可卿之死还有几件奇怪的事。
 一是贾珍的如丧考仳。看此回中的贾珍,真的不象死了儿媳妇替儿子难过,到象是自己要随侍黄泉一般。棺材板都要的是王府也不敢用的,还特地为贾蓉捐个了官好让可卿的丧仪更威武。
 二是尤氏的不理不睬。家里死了人,大办丧事,合府上下都来慰问,尤氏却刚巧“犯了胃疼旧疾,睡在床上”,把里里外外大小事情都推给不沾边的王熙凤,什么胃痛这么严重啊几十天都不好?前回可卿初病时尤氏嘴上还是相当关心的啊。
 三是秦氏两个贴身丫鬟的“壮举”。一个大丫鬟瑞珠,见秦氏死了,他也触柱而亡;一个小丫鬟名宝珠,因见秦氏身无所出,乃甘心愿为义女,誓任摔丧驾灵之任,后来却留在了铁槛寺死活不肯再回家府。真的是舍身为主的节烈吗?
 实际上,贾珍的丑事早就由作者从焦大口中道出了,删不删“淫丧天香楼”这一段都没关系。据说,红楼梦原稿中有这样一段情节:贾珍与秦可卿在天香楼幽会,丫鬟瑞珠在楼下把风,瞌睡打盹,正好尤氏上楼撞见二人,可卿于是羞愤自缢,丫鬟瑞珠也因害怕撞阶而死,所以才有后文中尤氏的称病不出、贾珍的“哭的泪人一般”、贾蓉的嬉笑依旧。而第十三回的回目原本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红楼梦中关于秦可卿的记述可谓少只又少。不管她的死因如何,秦可卿给人的印象并不坏。作者并没有因为给她安排了这样的结局而对她大泼污水,这是曹雪芹与旧小说作者最大的不同:他总是甘当护花使者,对所有不幸女子寄予深切同情。在读者的印象中,秦可卿始终是一位袅娜纤巧、温柔和平的女子,事情都留在心里,外表总是那么美好令人可亲。在宁府,她的生活一定充满忧虑。不是害怕自己的身世被人瞧不起,就是害怕有人说闲话,宝玉梦里叫出她的乳名都让她心里暗暗吃惊。她的心里隐藏了许多事,为让上上下下人都能喜欢她几乎耽精竭虑。贾蓉是个浪荡公子,什么事都满不在乎,这一定让她既伤心又无助。对霸道又无耻贾珍她也软弱的不能拒绝。阖府中都在流传她的秽言,她心中的恐惧却无人知晓,所以生出病来。与她最要好的是长她一辈的王熙凤,凤姐一定深谙她的苦衷,因此对她的死那么伤心。死对于秦可卿是一种真正的解脱,所以她才能含笑进入凤姐的梦境,预言这丑恶世界的结束。



[注1]九月贾敬生日前,尤氏道出了可卿生病的消息(十回),接着有贾瑞调戏凤姐的事(十一回);凤姐耍弄贾瑞是在十二月,贾瑞病了似乎有一年多(“心内发膨胀,口内无滋味,脚下如绵,眼中似醋,黑夜作烧,白昼常倦,下溺连精,嗽痰带血。诸如此症,不上一年,都添全了。”);然后写腊尽春回,贾瑞正照风月宝鉴,后有写“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下回又有“九月初三,林如海病逝”之语。这里的“这年冬底”是指贾瑞死的这年还是贾瑞死的前一年?不大清楚,有喜欢考校年谱的可以通过人物年龄考证一番。不管怎么说,可卿之死不是在她得病的当年(贾敬生日那年)而是至少是隔年的下半年。也就是说她的病后来一定已经好了一些了。
[注2]脂砚斋评本《石头记》十三回眉批:
此回可卿梦阿凤,作者大有深意,惜已为末世,奈何奈何!贾珍虽奢淫,岂能逆父哉?特因敬老不管,然后恣意,足为世家之戒。"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



----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