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tgboy(陆上鱼儿)
整理人: tf386930(2003-01-27 18:57:24), 站内信件
|
(一)
很高兴这段时间现实里的苦与乐,酸和甜,都在网上有一个倾诉的空间。
不管将来怎样
年轻的心和倾诉的欲望
我们都不会轻易改变
23号的车,高速直达。回家的感觉真有感觉。
很快又要上来了,极不舍又不得不舍。
祝福回家的朋友好好同家里人过个温煦的好春节。
没有回家的朋友,想家就打200!!
(申明:不是帮中国电信广告哦,我对中国电信基本上一点好感都没有)
(二)
现在一上网,就是网易,一上网易,就是深蓝和潮版等少数几个很喜欢的版面。但是偶尔上一下在chinaren上和水木清华上的以前的一些窝点,想起一些以前的老友,心里还是感慨良多。
网络对生活的渗透已经是无处不在了,慢慢的,它会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核心辰。我们已经越来越难以离开它,话说回来,又何必硬说离开!工具就是工具,我们就是我们,最近看了很多人在网上争吵,觉得很奇怪。这真是个奇怪的世界。网络也不例外。偶尔也会想,网络真的有异化人的能力吗?或者是技术真的有异化的效能吗?我自己从来不信这个。人的改变,总有自己的本身的根源,网络至多是一个催化剂罢了,网络无罪,奈何以人之劣性过之?
有时候,或许还是多想想自己比较适当一点。
刚才说到技术主义,多废话几句。看看高考的形式,现在的就业形式,我们很容易知道为什么技术主义会这样的兴盛,“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是表面催生的结果,根源在于:人的急功近利和社会调节功能的萎缩导致人文教育和人文风气的贫血状态和形式化。
很难说不是我们当前的悲哀。
海德格尔说“哲学就是在寻找自己诗意的家园”,人生离不开无形的哲学,更或者每一个人就是一种哲学。
但是现在,在这个动不动就什么“xx精英”的社会,这样的人间情怀在那里看得出来?
........
看看,又犯了说戒了,不是同学提醒一写就没得停了。
:)))
(三)
买票的时候,看到一个外省的老爷爷拿着一张张两块,五块,十块的很零碎的散钱走到卖票小姐的面前,那个时候,那个地方的温度突然下降。分明有一种很奇怪的眼神从那个小姐的眼睛里斜斜的发出来。那个老人家好象习惯了,脸部基本麻木。但是,我好象看到觉得他的嘴唇轻轻的在抽动。
这个场景以前也看过,但不知道为什么都没有现在这样的深刻。只是觉得那个老人如果是自己的亲人或者就是以后的自己的话,我不知道会怎样?
人总是要去追逐的,自己都没有能力养活自己和亲人,其他的说什么也没有用,而追逐在现实里很多都会无奈的变异,为什么会这样?
突然更明白为什么我有时候会在网上争论了,拿个镜子看看自己,或许可以得到更多的答案。
不要把自己当成什么,不要以为自己是什么。在生活在网上我们或许会心情更好一点。
真诚感谢看完这个文章的朋友,因为我自己都觉得是在乱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