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文以载道 名人观点>>大师十一 论著名篇(从俞平伯到张爱玲等人)>>周汝昌的著作>>周汝昌先生在某篇文章中关于《红楼梦辨》

主题:周汝昌先生在某篇文章中关于《红楼梦辨》
发信人: unlimited()
整理人: (2000-10-05 01:39:27), 站内信件
最近我看了一篇文章,是周汝昌在北大学报上发表的文章,题目叫做“还《红学
》以学——近百年红学史之回顾”。其中论及有关俞平伯先生的 《红楼梦辨》一
书的价值,觉得和最近版内的讨论气氛甚合,遂录之如下,请大家共赏,以作资
料参考。
“.......在“新红学”项下,必须提到“胡、俞”并列的俞平伯。俞先生是继胡
《考》之后立即出版了专著的人,即《红楼梦辨》的作者——“新红学”一名也
就是顾颉刚为之作序时提出的。这部书在当时很有贡献,影响也大,对“红学”
的发展是有其功绩的。此书基本是版本考订的性质。可惜的是,他在此书出后的
数十年间,却很少有提得起的成就了。今后看来,如可以责贤者以备,不妨指出
以下几点——其版本研究上识力受到限制,这有三点可举:
(甲)在《梦辨》中运用了有正戚序本《石头记》,却看不出那是接近雪芹原文
的一个宝贵的钞本。而且其中的脂批所透露的原著80回后情节,他也悟不出,而
以为那是高续以外的“另一种续书”。
(乙)如谓当时识力难周,那么当他见到胡适所收“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
记》时应该立时晓悟说到脂批只有一点价值,即证明了他在《梦辨》中推测秦可
卿应为自缢身亡,是推得不错的。此外也没有任何加以研究的迹象曾显示出来。

(丙)很多年后,在别人的影响下,他忽然有作了“80回校本”,而实际只是庚
辰、戚序两个主要本的校勘,更费解的是他取了二本之一作为底本之后,又大量
依二者之另一本改回——如此乃产生了一大厚册的“校勘记”(学人疑问:既如
此大改回,为何不迳取据改之本为底本?)
俞先生最末期的表现,也很奇特。例如:他自己批评说,早年的“自传说”观点
是错了;他最后的留言是:把《红楼梦》分成前80回与后40回是一种“犯罪”—
—这和他在《梦辨》中的论点也正式针锋相对!俞先生的不少论点也是这么反反
复复,他真切的意见很难捉摸,因此我们评论起来也感到困难。大约他对《红楼
梦》比较明晰的看法仍然是以下两点:
(一)此小说并非第一流作品,它的声价只是近年来少数人抬捧起来的;
(二)此小说的主旨乃是“情场忏悔”与“色空观念”的虚无思想。
综而观之,俞先生本来比胡先生的“红学”更有学术本质与发展的能量,但仅仅
开了一个端,以后的学术性著述没有跟上,这确实是红学史上令人惋惜的现象。


知秋

--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6.22.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