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upraboyqd(冬心)
整理人: yerk(2003-03-22 20:20:34), 站内信件
|
北京日报13日报道原文:
王健 晓晨
家长强烈呼吁:立即封杀黑心软件商和毒害学生的黑心网站
现在,有一种类似精神鸦片的网络游戏《魔力宝贝》入侵北京中小学校园,并迅速在中小学生中风靡。学生一旦染上这种网络游戏,就像吃了鸦片一样上瘾,整天懵懵懂懂,学习敷衍了事,思想不求上进,社会品行意识和责任意识下降。希望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盼望社会各界共同谴责这种毒害中小学生挣黑心钱的软件商,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立即封杀黑心软件商和毒害学生的黑心网站。
北京网吧整顿效果明显。现在管理严格,比较规范,基本做到了禁止未成年人和中小学生入内,给学生留了一片净土,做家长的非常感谢政府。可是,现在有一批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的黑心软件商又变着法子来坑害中小学生,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在中小学生中非常流行网络游戏《魔力宝贝》,整个游戏充满暴力、色情污染。黑心软件商大都在中小学校周围出售这种软件。比如说,海淀区的十一学校门前附近,丰台区的师范附属小学门前的一条街,等等。每个学校大门周围都有几家商店,主要代卖游戏软件,黑心软件商专门挣黑心钱的用意不言自明。有位老师对我们说:“有不少小学生,为了玩这种网络游戏,偷家里的钱。那么小的孩子拿着一百元一张的钱去买游戏,商家问也不问就卖。学生放学回家,不是先做作业,而是先上网打游戏,还说班里别的同学都打到了多少级了。”
之所以说《魔力宝贝》是毒害青少年的网络游戏,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出版的合法性值得怀疑。打着出光盘为幌子,实际出版图书是目的,用这种极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很强的办法出书,以此来逃避出版和税务部门稽检。有一本厚厚的《魔力宝贝》大书,却连出版社都没有,只写了随盘手册,还都堂堂正正地摆到了书架上;有家电子出版公司出版的《魔力宝贝》大书没有定价,没有版权,只在右上角不显的地方注了“非卖品”;另一家电子出版社出版的多种版本《魔力宝贝》书,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是有的在封底右下角写了定价是22元,写了ISBN7—900086—65—X/L.31(客户端光盘+攻略手册);有的在不显眼的地方写了“随盘赠送手册(非卖品)”,也不知道这是哪的出版号。我们在想,这些所谓的出版社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出的这些《魔力宝贝》书,都是16开本,150页至250页不等,有这样出使用说明书的吗?这样出版合法吗?经过新闻出版和物价部门核定了吗?同一种图书用得着这么多软件出版商出版吗?这不明摆着是出售非法出版物吗!政府有关部门是不是应该管一管?二是级数多、升级快,诱导毒害学生误入歧途。据说网络游戏《魔力宝贝》,是一种专供相互认识或不认识的学生约定上网打的游戏,共120级,而且不断升级,转眼就是一级,以此来诱使中小学生长期上网,达到挣黑心钱的目的。现在,许多中小学生业余谈论的话题基本都是你过了多少级,谁过的级多谁在班里受同学尊重。致使学生心理不健康,满脑子是游戏,哪还有心去学习。一位内行人士说,如果一个中小学生真正要打到120级,学也不用上了,一门心思打游戏,一个中学时期也打不到。这不是明摆着在毒害青少年吗!三是网络软件《魔力宝贝》,除了宣扬暴力,就是宣传色情、自私自利,使很多中小学生上当受骗、误入歧途,无一点社会责任感可言。我们了解许多中小学生染上了这种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走上了旷课、逃学、犯罪的道路。一位社会工作者的孩子就是深受网络游戏其害,自从玩上网络软件《魔力宝贝》后,就出现了旷课、逃学现象,不与家长进行思想交流,而且极端自私,害得孩子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从班里的前几名下滑到后十几名。他一位同事的孩子玩了这种游戏后,考不上高中,又不愿意上职业中专,不得已又重上初中。另一位同事的孩子玩网络游戏《魔力宝贝》玩疯了,家长不得已,采取暴力打了孩子,又将计算机砸碎了。我们不难想象,从旷课到逃学,再到危害社会犯罪只有几步路。中关村小学生放火烧网吧案、河北一所大学120名大学生迷恋网络游戏被退学等就是例证,这些都使家长痛心和不堪回首。
这里我们不仅要问网络游戏《魔力宝贝》的黑心软件商,你们出这种挣黑心钱、毒害青少年软件的目的是什么?黑心软件商不是明摆着在和我们党争夺青少年吗!只要这些黑心软件商还存在,黑心网络游戏软件还包围着中小学校,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就不会有一个净化的学习氛围。
我们不反对孩子玩游戏,但这种连续剧式的没完没了的网络游戏实在要不得。青少年处于青春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低,分辨是非的能力低,抵制不良游戏的免疫力就更低,他们大多经不住诱惑,很容易误入歧途。长期打黑心网络游戏,还容易患上网络综合症。即:社交减少,心理幸福感降低,有孤独感,伴有抑郁、品行障碍、情感分裂等症状。我们在为中小学生担忧,在为我们的社会担忧。我们真不希望这种“现代鸦片”在我们中小学校泛滥。更不希望看到我们的孩子染上“现代鸦片”的毒瘾!网络软件商,你们去挣学生的钱不反对,但钱要挣得清清白白,挣得干干净净,靠开发引导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的软件去挣,而绝对不是靠《魔力宝贝》这种毒害他们的黑心网络游戏去挣。面对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的黑心软件商、面对社会诚信度低和导向混沌这样一个社会环境,家长深感力不从心,不能不忧虑万分。网络游戏《魔力宝贝》入侵中小学校园,其深远影响不可低估,任其发展下去,耽误的是一批、甚至一代青少年,受害的是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我们的后代靠打游戏是不能建设我们繁荣富强的国家的。
我们强烈呼吁: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新闻出版部门要高度重视,公安部门要高度重视,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对这种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鸦片要立即取缔,一查到底,绝不能让黑心网络软件商有生存的土壤,让我们的青少年有一个良好健康向上的学习和社会环境。
诸位编辑:
我看到你们编辑的“网络游戏《魔力宝贝》入侵中小学校园”,我当时还以为哪个小丑又出来假借名义了呢。后来觉得直接email给一些国内电脑杂志作为笑柄不妥,于是专门输入了“北京日报”这几个字,嘿,网络实名就是好!一下就直扑你们的站点了,你们的搜索真好用!一下就搜到了这篇既不实事求是,又缺口多多的文章,您啊!想出名?《光明日报》的某君已经写了《电脑游戏是电子海洛因》引得砖头无数,您们这篇文章最多也就当个陪衬咯!
我不想找茬,但看你们的这篇文章,怎么就是一个生气呢!我非要把里面的这些东西说个清楚不可:
1。什么叫“毒害中小学生挣黑心钱的软件商“?什么叫“害学生的黑心网站”。请不要动不动就拉出“毒害”二字,我也告诉你们,人家不是赚的黑心钱,他们的公司没作非法生意,人家的网站玩网络游戏完全是个人意愿的问题。他们的站点也有京证ICP号哦,你们记者写文章是不是都不长眼睛的?哦~某些家长工作忙了,陪不了孩子了,不会跟孩子交流了,最终导致孩子迷恋起网络游戏就突然黑心啦?那毒害中年人的歌舞厅以后干脆都叫黑心歌舞厅算啦,有些中年人还在酒店公款吃喝哦,建议北京日报明天写“倡议杜绝一切将会导致黑心问题的娱乐设施,保证中年人身心健康。”我看,这个还更有建设意义呢。
2。“偷家里的钱。那么小的孩子拿着一百元一张的钱去买游戏,商家问也不问就卖。学生放学回家,不是先做作业,而是先上网打游戏,还说班里别的同学都打到了多少级了。”我很想问中年人去买个贵点的商品,人家商家是不是要问:“先生,您这不是非法收入吧?”另外子不教父之过,我当年放学回家不做作业,老爸老妈很是管教,孩子教不好,养成坏习惯,首先撒泡尿照照自己,别老把问题推给别人。另外,请记者同志不要抓住某些中年人的弱点,对一个需要培养的娱乐产业进行无情的摧残来博得社会保守派和无能者的青睐。
3。“之所以说《魔力宝贝》是毒害青少年的网络游戏,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出版的合法性值得怀疑。打着出光盘为幌子,实际出版图书是目的,用这种极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很强的办法出书,以此来逃避出版和税务部门稽检。”针对这个,我对作者的智商彻底绝望了,他显然忘记,《魔力宝贝》是一套网络游戏,是一套软件,软件有操作说明是个常识,没操作说明的盗版软件,他是不是没买过正版啊!羞羞!
4。“政府有关部门是不是应该管一管?二是级数多、升级快,诱导毒害学生误入歧途。据说网络游戏《魔力宝贝》,是一种专供相互认识或不认识的学生约定上网打的游戏,共120级,而且不断升级,转眼就是一级,以此来诱使中小学生长期上网,达到挣黑心钱的目的。”我无奈了……魔力宝贝是RPG游戏,什么叫RPG,请你们自己查去,唉,电信运营商希望从此得到启示,希望能制订一个规则,要限定人的一生要打多少电话,否则电话费总是源源不断,看似一个月不多,几十块,但是一个月,一个月的下来,一年又一年,就是一个大数目了,从此达到赚取黑心钱的目的。
5。“这里我们不仅要问网络游戏《魔力宝贝》的黑心软件商,你们出这种挣黑心钱、毒害青少年软件的目的是什么?黑心软件商不是明摆着在和我们党争夺青少年吗!只要这些黑心软件商还存在,黑心网络游戏软件还包围着中小学校,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就不会有一个净化的学习氛围。”我乐就乐在这最后一句,怎么那么像“我爱我家”里傅老先生的搞笑用语啊!那么你们刊出这篇文章是不是阻碍我们实现科技娱乐现代化呢?
唉,咱就那么惨,没的正品PS2买,也没的NINTENDO的CAME CUBE用,电子游戏市场水货横行,好不容易电脑游戏市场规范到这一步,有些人却不满了。你眼红什么呢?不就你小时候没享受到吗?时代在发展,你还让小孩子天天“丢手绢”“找朋友”?教子无方就勇敢的承认,扔出这样一篇搞笑到极点的文章——我还真鄙视你。
最后说一句:“魔力宝贝”不是专门为中小学生开发的,18岁以上的玩家更不少见,另外,我不是这个游戏的Fans,so,我说了这么多,只想给一些人提个醒:写文章要注意自己的文德,做报纸公平公道朝前看。
---- 我就是鬼版头号恐怖分子 令社区人人自危的冬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