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unlimited()
整理人: unlimited(1999-10-18 17:18:27), 站内信件
|
这几天关于“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说法以及佚文叙及“卫若兰射圃”的文字展
开了讨论,其实我们知道,这两个问题是可以合并来谈的。我怎么想这个问题呢
?
1.关于“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点恐怕我与雷鸟的看法是相悖的。前面三字勿
需多讲,这个麒麟首先有“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
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的畸笏叟直接批语证明。另外我们知
道因为宝玉拾到的这个麒麟与湘云的那个实际上可能是雌雄一对儿,这个好象曾
由湘云丫鬟翠缕无意中瞎说的,根据红楼无处不涉情,无处不是情的惯用文法,
我想后回卫若兰的麒麟一定必是宝玉拾到的这只。还有我认为这里的“伏”字应
当作“潜伏着”或者“预示着”的意思,而“白首双星”,我是不敢把其中的双
星想象成为牛郎与织女,道理很简单。传说中牛郎和织女每年尚有七夕之约,而
红楼的后回书依据伏线大部是荣、宁两府的衰败和“忽喇喇似大厦倾”的最终结
局,那必然是极悲惨之下场的文字,难道还会有这样略带希望的笔触不成?所以
,我觉得“白首双星”指的应是卫若兰与史湘云的婚姻。而此回目意思就是“因
为这个麒麟预示和伏下了劫后余生的卫若兰与史湘云的一段婚姻”。
2.关于“卫若兰射圃”。射圃是缘于畸笏叟这两条批语。在甲戌本中作该回回末
总评中之一条,文字为:“前回倪二紫英湘莲玉菡侠文,皆各得传真写照之笔,
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这里我记得周汝昌在他的著名红学探佚集
——《红楼梦的真故事》中是这样猜想的:一天冯紫英来找宝玉,看到宝玉书看
得无聊,因此约了卫若兰和陈也俊(?)等几位公子玩骑射,而那个骑射的园子
名叫“射圃”。既然是马上运动当然是要利落和短打扮,当卫若兰脱掉外面的长
衣后,宝玉发现他的腰间悬着一个金麒麟,形状、样貌和色彩都和他在清虚观挑
的那个一模一样。后来交谈间,卫若兰说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古玩店看到其不同
一般,匠心独运才捡走的。我想这个猜想从批语的分析上、回目的提示上、情节
的发展上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枕霞、红米兄文中谈到在“射覆”中由“红香圃”
而想到把“老”字射为“圃”字,并以此佐证其为后回“卫若兰射圃”的伏线,
因为以前没有注意到和细想过,不敢妄断,但我觉得这个分析可能性是很大的,
也具有合理性。那么曹雪芹的笔墨在此处相信应该是“不写之写”法吧。
3.总结。总之“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与“卫若兰射圃”的文字是息息相关的,是
“草蛇暗线,伏脉千里”,两者是有因果关系的,同时我想这也成为后文描写宝
玉各种凄惨遭遇的文字的一个侧写。
对于红楼探佚学,我始终认为它是极富生命力的,这显然与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无
限好奇心分不开的。本来红楼梦现存文字很多处就非常古怪、奇特,再加上那些
当时的批者们多处有意无意的评点和揭示就更加使人感到它的与众不同和无穷魔
力。有时我想也许朋友们和我一样,感到红楼似乎越读越深,越来越不明白,可
有时又是很清楚,很明白的。你根本想不出曹雪芹什么时候就把伏线已经埋到那
里了,只有翻回头去再寻找。这一段我又读了另一个探佚作家刘心武的《红楼三
钗之谜》,也有很多疑团解开,同时又相伴产生了一些,以后再撰文共论吧。
权作回应,恭聆探讨。
知秋
--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修改:.unlimited 于 Oct 14 10:20:14 修改本文.[FROM: 202.106.239.184]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6.238.1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