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unlimited()
整理人: chocho.1(2003-03-12 23:21:11), 站内信件
|
最近大家应该可以感受到各个地方或省市电视台铺天盖地 的《天龙八部》播映攻势,看得让人有些目不暇接,甚至 颠三倒四。因为各个台的放映进度均不同。当然对于"金 庸迷"来说,这又何足道哉!我并没有每集不落,但小说 情节也基本上熟埝于胸。我只说其中一个片段,它使我产 生了关于我们讨论《红楼梦》中遇到一些难懂难解段落, 即所谓"怪文"或"奇文"问题时如何思考的感触和想法。 我们知道,红楼涉及中国文化元素之广、之深是众口一词 、有目共睹的。所以研读它,就不能只停留在书的本身, 而要多方面阅读各类文化书籍,方能略窥门径。这其中我 要说的是比较阅读法给我的启示。那为什么上面我提《天 龙八部》呢?熟悉该书的朋友可曾记得"聚贤庄大战"一回 ?乔峰所谓"虽万千人吾往矣"的冲天豪气令我永远为之落 泪千遍,他是我心目中真正称得起"英雄"二字的人物。"聚 贤庄大战"一节中的英雄大会上有多少人物,与《红楼梦 》中魇魔法叔嫂逢五鬼一段的人物相比,是否场面更要堪 称壮观呢?可是大家比较读来,觉得哪个写得乱呢?看官 注意:突然插如描写此场面的薛蟠除了是看似闲笔,实则 别有深意、正是“现千手千眼”“于细微处见缝插针”, 妙笔生花处之外,他此时的作用多象《天龙八部》中那个 "快刀祁六"。祁六两手卧刀,死不放手,刀尖钉入梁柱使 他吊在空中的镜头在当时的血腥、激烈大战的场面中是多 么浓浓的一笔色彩!所以我说,雪芹与金庸(当然不光是 他们两个)在描写这种乱的场面时,所采用的写作手法都 是相同的。大凡在紧张要紧关头,来一"插科打诨"之人、 "旁敲侧击"之事,会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初看似有失 突兀,细品之则记忆深刻、意味深长,回味无穷。 偶然想到,聊以自嚼,各位见笑。
知秋
--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9.46.119] ※ 修改:.unlimited 于 Mar 10 19:45:46 修改本文.[FROM: 210.78.129.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