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unyraymond()
整理人: dl(1999-10-20 21:17:06), 站内信件
|
【 在 unlimited (知秋一叶) 的大作中提到: 】
: 细读黛玉所作三首菊花诗,均或明或暗地用了陶渊明的典。潇湘妃子心中,其
: 实是极仰慕这位隐士的。或许可以说,是曹公暗暗地将黛玉比陶渊明,甚至是将
: 自己与陶渊明作比较的。
: 林黛玉与陶渊明,一个是乡村逸士,一个是世外仙姝,其实是有相似之处的
: .......
雪芹自比陶潜,那是不错的,以先生当时的身份地位,比之于渊明,正是当时知识分 子的
一贯作风.或者说当时象先生那样的饱读诗书而不致仕的知识分子,大都如此自比 .说曹
先生有意将黛玉比之与渊明并以此暗示自己,也无不可.但我以为自称郭襄的这位 小姐
(我也很喜欢郭襄,嘻嘻)认为黛玉在大观园中受到压制或是怀才不遇,却不敢苟同 .应该看
到黛玉确实有受压制受排挤的地方,但却不是在大观园中,正相反,大观园是黛玉唯 一能
暂时安身的地方,在这里,她有宝玉,有紫鹃,应该说宝钗,李纨并非是黛玉的对头或 是死敌,
她们其实对黛玉是不错的.她们的思想确实有受封建思想影响并且下意识里为其宣 传,服务
的地方,但这不能完全归结于她们本身的错误,而更多的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思想禁 锢所造成的.
她们本身也正是受害者之一.而且,尽管她们的思想有不够好的地方,她们的本性是 绝对善良,
至少比之于当时的士大夫,臭男人们,是高出一层的.无论李纨或是宝钗,都可以称 的上是贤妻
良母,这固然反映了她们受封建思想毒害禁锢的一方面,同时也反映了她们本性的 善良,并无什么
贵妇人的娇骄二气.再则她们特别是宝钗的才华也是不容否定的.三届诗社黛玉止 夺的一魁,一方面
是由于评判的标准有倾向于正统的地方,另一方面,也不容置疑的反映了宝钗,湘云 等人的书香盈袖.
客观的说,黛玉的诗才未必见得一定就高于宝钗,虽然我也一样喜欢黛玉远胜宝钗 ,但我一直以为
曹先生是有意把她们两人对比来写的,也就是说她们在很多方面是难分轩轾的.有 人总喜欢褒黛而贬钗,
但我不知道倘若将宝钗贬的一无是处,那么黛于作为与宝钗共词共曲的"另一半"又 将立于何地呢?
所以说,钗黛虽有矛盾,这个矛盾在于爱情与婚姻的相异,但宝钗本身,她作为一个 可以毫无疑问的说是
才貌双全的女孩子,她喜欢宝玉并想嫁给他,应该说是完全没有错的,宝玉并不喜欢 她,这也应该不能说是她的错
吧?她也并未用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来夺取宝玉的爱或是陷害黛玉.她个性稳重,高 贵贤淑,因此取的了贾家长辈
既贾府最高统治者的认同并也因此而最终如愿嫁给了宝玉,这总不能说也是她的错 吧?相反我们应该看到的是,
作为同是薄命司册子上排第一的宝钗,最终的结局也并不好过宝玉和黛玉,青春守 寡,就算最后兰桂齐芳,那也是
多么悲惨的一生啊.这样一个山中高士晶莹雪,就这样郁郁终其一生,我们更应该看 到的是那个社会的罪恶和对人对人
性的扼杀,而非宝钗,李纨的过错呀.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9.1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