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有凤来仪 网友文集>>2000年 文集目录>>waitingfor(thunderbird)>>Re:“初试云雨情”与“母蝗虫”

主题:Re:“初试云雨情”与“母蝗虫”
发信人: waitingfor()
整理人: unlimited(1999-09-27 23:19:56), 站内信件
【 在 unlimited (知秋一叶) 的大作中提到: 】

知秋兄许久不见,令我颇疑惑了一阵。出差去了吧。
说来惭愧,我到这里经常偷懒,而且
现在也是犯了一些人常有的错误: 两地投稿,炒冷饭。

关于宝玉出家的问题,我是一向不甘于‘四大皆空’之说的,如《一个美国大学
生看红楼梦》一文,我便不敢苟同。先将部分理由提出如下: (还是冷饭)

逝者将悲哀留给活的人,黛玉将泪水还给宝玉,自己象清烟一般随风而去, 不知
不觉。活着的人只能在尘世的沧桑中体会着挽留不住的夕阳,在死去的
人的躯体之上重新体会生的意义。而对于不能再拥有的一切,我们唯一能做的
就是把它保留在记忆里。

宝玉在经历了无爱但确似乎美满的婚姻后,最终做出了他的抉择,与现实的
社会决裂。抛弃有玉的自己,在新的境界里追寻爱的永恒。他心中的空即是
色,色即是情。他做和尚是要在摒弃尘世干扰的意境中,体会情的真谛。

入世的宝玉无法摆脱世事对他的左右,无法排除自己对现实世界的依附。这种
难以割舍对于宝玉的内心来说是有着很大诱惑力的。要抵御这种诱惑或是习惯
成为自然的对社会的迁就惰性、或更是一些留恋,宝玉必须首先脱离婚姻对他
的束缚。

宝玉的出世当了和尚,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逃避,不是因为个人的无力抗争且
又无法认同俗世、更不愿顺其自然而采取的一种象征的愤世嫉俗。他的选择也
是经历了痛苦的,但也是坚决的。抛弃外界给与或强加与的一切,让曾天经地
义觉得该拥有什麽和该注定被什麽拥有的人丢掉‘该有’这个权力,宝玉以自
身的试法证明宿命姻缘的脆弱,更是对中国人一成不变的思想惯性的做出的一
种反作用力。他的抉择是不可避免的,是自己‘存在’和‘不复存在’的问题。


宝玉的抗争注定要失败的。入世的抗争是螳臂当车;出世的抗争全凭对情的一丝

留恋与渴望,倘若连自己对自己创造的希望都感到渺茫,那前途又会是怎样呢?

中国的历史有几千年,经历了不同的朝代和社会制度,现代文明是发达了不少,

可人的思想确实没进步多少。20世纪的最后一年注定了一个旧世纪的结束,可等

我们的不外乎周而复始的同一个开端。

空空道人之改名,诸君应不会忘吧?
而我在此想表达的意思是:
空 到色 到 情
‘空’则无情
‘色’指男女之一般恋情
‘情’指永恒之爱。
却道, 情可情,非真情。

现实中的你我能参与的爱情恐怕只能
到达一般之恋的地步。
我虽想轰轰烈烈,但入世的我
大概没做情圣的勇气与志气。
宝玉之体会情,用的是毁灭现世的自己。
大凡我们曾盼望真正的机会,却不愿有这样的机会
让我们能证明自己是不是有勇气走该走的路。
大多数人是不敢走的,但这不能说明没有其他人敢这样
抉择。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可能在大部分人眼中,这诗倒显得过于情绪化了。
不过理想的价值有时高于生命的价值,这似乎
到还有点道理。为理想而舍弃生命的我想不是少数,例子
也不用举了吧。有时为了达到真正的永恒,用生命做
感叹号和问号的人到是屡见不鲜。而真正的爱情如果也是
一种永恒的话,为他呕心沥血也不足为过。

上面均是我以前的旧想法,不过现在也未改变太多,所以
先‘拿来’搪塞一下,见笑了。我准备日后再攒一篇,
现在已开始抓耳挠腮了。

--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7.249.164.103]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