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aitingfor()
整理人: unlimited(1999-08-20 23:02:22), 站内信件
|
我的原话:
似乎毛泽东说过‘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我看来似乎读红楼的人大都
读过武侠,而读武侠的人却不一定都读过红楼。何况《红楼梦》还有个是否
能读懂的问题,而读武侠对我来说却不存在这个问题。读武侠我敢称基本读
懂了,而对红楼我则不敢妄下此断言。对于一本‘字字看来皆是血’的作品
我生怕无知的妄言亵渎了她。
红楼梦是否存在读得懂和读不懂的问题,我看是有的。
阁下为什么偏要让我举例子呢?
在我看来,对于有内涵的书,只读表层而不能思考,就是没读懂。
如果我说看武侠就打打杀杀你是不是会说我没读懂呢?而我看武侠
小学中学看热闹,以后则并非是看招数谁神奇而已。
对红楼梦我就有这样的体会,有不懂到开始初窥门径而到......
而对于武侠我至今到没什么新的体会,除了感觉一点金庸写杨过和段誉
是想模仿写个出世的贾宝玉而已,这还是再读了红楼梦之后才感悟的。
至于《红楼梦》的能否读懂问题还不仅是年龄决定的。不是因为15岁读不懂,
50岁就能读懂,关键在理解力高低。而理解武侠的所谓人性问题和理解红楼的
人文思想问题,我看还是后者需要更大力气。
一本书是难以涵盖整个人类文化,但象红楼梦这样把文化与思想结合得
如此完美的作品尚无可见。我前面的帖子曾提到《浮士德》可以与其媲美,
但实际上思想的表现力上仍是差了一点。
阁下在这贴了许多一样内容的帖子,我到吓了一跳,不知道的还以为
你要炸版呢。何必呢?反到显得阁下气量狭小。
请去读红楼梦吧。不过后四十回......
--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7.249.164.1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