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最后出家,有脂批为证,而且很多朋友还提出了其它很多证据。问题 在于他为何出家。我想不妨考查一下宝玉在贾家彻底败落后的生活状况。
按照脂批的线索,宝玉后来曾“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极其潦倒; 但又说,宝玉“悬崖撒手”时有“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受袭人、蒋玉 菡供奉。看来虽然与以前不能相比,似乎暂时亦无衣食之虞。我猜测这大 概是两个阶段,在遇到袭人、蒋玉菡之前,宝玉一家曾十分困苦。在这种 情况下,宝玉如果出家,就显得是纯为生活所迫,只为自己打算了,作者 自然不会这么写。而在遇到袭人、蒋玉菡之后,宝钗等有所依托,宝玉自 己则万难安享这种靠昔日丫头供养的生活;同时,自家破以来,已将世事 看破,明白了自己“护花”完全是空想;再则知音已失,与宝钗终究难有 共同语言;凡此种种,世间已无可留恋,亦毋需牵挂,遂毅然离家出走, 遁入空门。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是实际生活层次的结局。 后来又遇到癞头和尚,一起回到太虚幻境,得与绛珠“证前缘”:这是神 话的层次,也是小说结构上与开头呼应的不可少的结尾。
这只是根据一点点线索的猜测,究竟是否如此,可以讨论;至于这样写法 的意义以及是否有更好的写法,更是值得探讨的。
--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北京站 http://bj.netease.com.[FROM: 134.160.16.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