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评论空间>>【千秋岁---古今评论】>>【教育】>>[转载]:华工+华农=华南大学?

主题:[转载]:华工+华农=华南大学?
发信人: happyboy_xn(有故事的人)
整理人: yerk(2003-03-22 20:00:33), 站内信件
★原文转载自university版tenmouth0的《华工+华农=华南大学?》★
南方网讯
   教育话题是本次两会的热点之一,在昨日(1月12日)教育界省政协委员小组讨论现场,不少委员提出了“打造石牌大学城”和“合并华工华农”的建议并展开热烈讨论。相关提案将有望于今、明日上交。

    提案一:共建石牌六校大学城

  在昨日教育组讨论的现场,来自华工的一些委员透露:将于今明天提交一份关于“加强广州石牌大学城建设”的提案,呼吁省委、省政府整合资源,全力打造现已有相当规模的“石牌大学城”。

  委员们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对石牌各高校加强协调并统一管理,并投入一定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各校之间的教学、科研事务。

  同时,政府应带着“百年眼光”,进一步做好石牌大学城规划,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可考虑将石牌地区高校周边闲置的工厂、空地等置换给高校,或采取其他措施尽力扩大高校校园面积,以满足办学、尤其是扩招需要。

  据了解,广州“石牌大学城”的说法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提出,而“石牌六校”(包括华工、华农、暨大、华师、广工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也已开展多年,合作基础良好。

  讨论现场热烈,该提议得到了不少来自华师、华工、华农、广工、广外等高校委员的赞同。

    提案二:建议华工与华农合并

  在昨日教育组讨论的现场,委员们还共同探讨了“华工和华农合并”的可能性。据他们分析,无论从“地缘”、“学科”及其所能带来的“效益”而言,华工和华农的“合并”都颇具优势,且具备相当可行性。

  从地缘来看,目前华工和华农两校虽仅一墙之隔,却分别隶属于不同部门:华农是省属高校,而华工则直属教育部。两校合并后,可以统一规划、重新和优化配置广州地区的高教资源,有利于“科教兴粤”的战略方针。

  从学科设置来看,华南理工大学具有较强的工科专业,华农则在生物技术、农业学科等方面优势突出。两校合并后,有利于改造传统学科并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工、农、文、理、管学科兼备的综合性大学。

  从建设高水平大学来看,两校“强强联合”有利于提升广东高校的影响力。华工的综合实力排在全国前20位,华农在全国百强之列,两校合并无疑将“好上加好”。

  因此,委员们建议:两校可本着“共同谋求新学校的新发展”的思路,实现实质性合并。合并后的新校归教育部直属领导,可以更名为“华南大学”,并争取实现教育部、广东省和广州市三方面共建。

  据悉,相关提案将可能会在近日上交。

校长专访:

  昨日,就提案及讨论,记者分别采访了华工、暨大、华师、华农四校的校长。由于“华工和华农合并”尚处于酝酿初期,4位校长对这一建议反应不一,但对于“重新规划,做大做强石牌大学城”的提议,校长们均大表赞同。

    暨大校长刘人怀:两校“结婚”是好事

  记:今天不少教育界的政协委员都提出要“大力打造石牌大学城”,您怎样看待?

  刘:非常赞成。我1998年就提过类似提案,在省委扩大会议上还提出过“如有可能,石牌的大学可以合并成一所”,因为这些大学不仅地缘相近,而且华工主工、华师主师、华农主农、暨大主文经管,学科也正好互补。

  记:现在广州正在全力打造小谷围大学城,现在再提出加强“石牌大学城”建设,会不会有重复之嫌?

  刘:建新的,旧的也不能丢,而且新的大学城要崛起也至少要几十年的时间。所以,两个老的高校区域(中山大学和石牌地区)应该优先发展。我们也想去广州大学城啊,但地不够,想去也去不了。

  记:具体发展思路呢?

  刘:华师、暨大土地不够,可以考虑“土地置换”,比如暨大南边赛马场那块地,不跑马好久了,如果能够用我们分校的土地来置换,对于推进教学又省钱又快速。我们学校几年中本科生从5000人增加到12000人,研究生从615人到3245人,现在已经没有扩招空间了。

  所以,广州如有这样的勇气真正来贯彻“科教兴粤”,就应该不惜一切成本支持石牌大学城的发展。就像上海交大和复旦,周围的徐家汇和五角场也都是繁华地带,但咬咬牙,地也就征下来了。

  记:也有一些委员提出了华工和华农的合并问题,您对之有何看法?

  刘:我作为第三者来看,两校“结婚”是好事,但要“自由恋爱”,如果合并成功,会出现更好更有力量的学校,是好事。

    华师校长颜贤泽:石牌是天然的大学城

  记:省委书记张德江对教育非常重视,广东高教发展可谓面临大好时机,您认为目前发展的瓶颈在哪些方面?

  颜:首先就是资源配置。“十五”期间,我们几所高校的本科在校生目标分别为华工2万人、华师2.5万人、广工4万人。各高校,尤其是省内高校,都是扩招的主力军,你不扩招谁扩招?但总体来看,资源配置都不够。

  记:但现在广州正在建大学城,可解决“地”的问题。

  颜:广州大学城真正的可用面积只有9000多亩,如果10个学校进去,每个平均才1000多亩,再过3年又不够了,而广州大学又指明了要保证5000亩,所以说,一个大学城是不够的,而现在的石牌地区就是另一个天然的挺不错的大学城。

  记:所以您赞成整合资源、重新规划石牌大学城?

  颜:非常赞成。我从1993年开始就提这个想法了。

  记:那您对于“华工华农合并”提议的看法呢?

  颜:如果你情我愿甘愿“结婚”,那是广东教育的好事。

    华工校长刘焕彬:大学城应该有个龙头

  对于这个提案我不是非常清楚,上午讨论时我在另外一组。但我一直认为,广东应该搞两个大学城,一个在小谷围,一个在石牌,两个大学城都应该有一所龙头学校。如果中大进入广州大学城,可以做一个龙头,而这边的龙头就应该由华工、暨大或者更大更有力的学校来担当。一些委员提出华工与华农合并的建议,应当也是由此观点出发。

    华农校长骆世明:合并与否学校做不了主

  关于华工与华农是否合并,这应该是政府做决策,不管是合并或者改名,学校都做不了主。至于组建综合性大学,华农从教育部(所属)回到省里面后一直在思考怎样来走这条路。

  就合并而言,有好的有坏的,有的学校合并后强强联手,强上加强,也有学校合并很久还互有摩擦。我也是刚刚知道这个提议,华工与华农合并是否可行现在还很难说。

提案人专访:

  “合并不存在谁吃谁”

    “我们所提议的合并是真正的实质性合并。”在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华工与华农开展实质性合并”的提案人之一、广东省政协常委、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定安这样说。

  记:您是什么时候有“华工可考虑与华农合并”这一想法的?

  李:全国高校近年来一直处在合并的高潮,而且张德江书记一来广东先调研的就是教育,对教育非常重视,这时考虑将华工华农两校合并、做大做强是一个好时机。

  记:在提案中,你们一再强调“实质性”三个字。

  李:强调“实质性”,也是在强调这种合并不存在谁吃掉谁的问题,我建议如果合并成功,更名为“华南大学”。从教育资源来说,两校只有管理类学科有一些重复,其他正好互补,从地理位置来说,像华工和华农这样真正只有一墙之隔的数遍全国也不多见,合并有很大的可行性。

  记:两校合并显然对广东高校继续大幅度扩招、提高毛入学率有利。

  李:我举个例子,现在华工校园2800亩,2005年规划招收本科生2万人,研究生和留学生8000人;华农校园4600亩,两校合并后就有7000多亩地,拿浙大8100亩在校生9万人来作比较,合并后我们也能够做到在校生7—8万。(编辑:何静文)



----
 ╲█◤   
◢██◣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