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xdp()
整理人: cooldogzhang(2000-10-18 15:59:15), 站内信件
|
最近借了两册卫斯理科幻小说珍藏集,很随意地翻看了几个故事,越看越快, 到后来只是翻个大概。放下书,叹口气,终于明白:一个作家要做到不落窠臼是 多么不易。老倪的创作灵感明显地枯涸了,现在再讲“卫斯理小说我全看过”的 人未免也太无聊了。
初中时看过的《蜂云》,《犀照》,《眼睛》之类的故事,大多偏重于冒险经 历的描述,很吸引人,往往是捧起书就舍不得放下。而近些年的作品开始探讨灵 异题材(如《从阴间来》,《到阴间去》,《毒誓》之类);或者干脆写成“武 侠+言情”的杂合(象《黄金故事》,原振侠系列),科幻渐渐不是故事的重头了 ,明摆是顶着“袋装书大帝”的空名,胡乱拼凑出些东西骗稿费,外带副作用是 浪费了读者的时间和金钱,欺骗了读者的感情,更严重的是砸了自己的招牌,起 码我是不会再看他写的书了,真让人扫兴,原先的好印象全给毁了。老倪如今写 的文章总结出来就是:
“故事构思,似曾相识;书中人物,千篇一律;讲到最后,不了了之;欲知 后事,啊啾,请看下篇!”。
《黄金故事》的自序中,老倪写道“极喜欢‘黄金故事’这个故事”。搞 不懂他喜欢的究竟是什么?我只看了一小半,就把故事情节猜了个大概,而书中 的卫斯理和白素如此人物竟还在用夸张的语气一惊一咋,一个假装很疑惑:“这 是怎么回事呢???”,另一个显得极深沉:“唔,可能是这样吧......”。通 过人物对话故弄玄虚的把戏难道玩得还不够吗?不知是我看他的书太多,还是他 在走他的老套路,看到最后,果不出我所料,又是搬出个“穿梭时空隐形人”来 自圆其说。悬念是科幻小说的灵魂,老倪把灵魂撇在一边,却在言情描写上大费 笔墨,读者都能想到下面是怎么回事,这岂不是对卫、白这两位聪明绝顶,武功 盖世,空前绝后级人物莫大的讽刺吗?
赶赶灵异热潮本也无可厚非,可写来写去总以不了了之草草收场,留下一 个又一个“无人能回答的问题”,而且我发现老倪在写这类题材的时候,特喜欢 用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也就是“侃大山”。(只能如此,因为本来就是瞎 吹,只是吹的功夫是大大不如从前罢了)恐怕是把自己同几个酒友的“神聊”都 给搬书上来了吧。
书中的人物都象一个模子里蹦出来的:不能美得倾国倾城,非得帅得一踏 糊涂;不能当个阿拉伯王子,好歹封个什么将军;没有家财万贯,就得身怀绝技 ;不是妖魔鬼怪,那准是外星人没错!就这么几种条件,随意组合一下,再换上 不同的名字,身份,就可以登场亮相了,只可惜连说话口气都象是一家人!当然 ,书中还不能缺了卫斯理和白素两个跳梁小丑,一如N年(N>6)前那样牛皮哄哄 :“我的中国功夫如此厉害,是因为早些年受过何等严格的训练......”哇,好 厉害,晕倒!
也许是沾染了近年影视剧爱拍续集的风气,老倪也开始在书中小试身手。一 会儿把故事硬劈成前后两部分,称为是“一种西方小说的新创作手法”(见《从 阴间来》);一会儿顺手给书中人物加上批注——“某某人的故事记录在某某故 事中......”(类似批注随处可见)。这种糟糕的所谓“延续性”之所以存在, 我看无非是想让读者多掏钱,去探个究竟——这个人到底是干什么的?殊不料看 了那个故事,其中很可能又会冒出几个想骗你去“寻根”的家伙。写书写到这份 上,十足象一个三流歌手的行径:一面在台上声嘶力竭地叫:请给我一点掌声好 不好,谢谢!;一面掏出一盒磁带:这是我新出的专辑,其中收录了我今天唱的 这首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买来听。见鬼,傻爪才上第二次当!
我不是作家,不知作家之苦,可能写的故事多了难免写出相似的东西,(很 自然会写到自己轻车熟路的题材上?)可我看与其让雷同的故事多到触目惊心的 地步,还不如趁早封笔,到自己写过的哪个山洞或是矿井去面壁思过几年,墙上 最好写四个大字——宁缺勿滥!
-- xdp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2.10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