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科幻小说>>科幻作家简介>>黄易的简介(转载)

主题:黄易的简介(转载)
发信人: cooldogzhang()
整理人: cooldogzhang(2000-10-19 08:54:49), 站内信件
                        黄易的简介

当曾经风靡华人世界的大众文学 武侠小说,已经自巅峰时期的百花齐放,淡褪到

逐渐地黯淡无光;当各种强势传媒和流行文化占据市场,失去光环的武侠小说已
沦为阅读
领域的弱势族群。但仍有无数读者沉湎於武侠魅力独特的世界,并企盼它的盛世
再度降临
;更有许多作者燃烧其文采和热情,不断为武侠小说注入新血。黄易 正是一个不
断为
武侠开拓新版图,创造无限可能的武侠创作者。 

黄易,本名黄祖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求学期间专攻传统中国绘画,曾
获「
翁灵宇艺术奖」。後出任香港艺术馆助理馆长,负责推动当地艺术与东西文化交
流。一九
八九年辞去高职厚薪,隐居离岛深山、藏风聚水之地,专心从事创作。至九○年
代,旋即
以其独树一帜的武侠作品,席卷港、台两地。 

从探讨武学与天道的第一部作品《破碎虚空》,黄易便沉醉於武侠创作的天地中
。其
後以明初的纷乱江湖为背景的《覆雨翻云》,不但是奠定其重要地位之长篇巨着
,更构织
出一个动人独特的武侠世界,风靡了无数武侠读者。随即他更以不断创新的手法
,亟思为
传统武侠注入新的元素,创作出结合历史、科幻、战争、谋略的《寻秦记》,再
度成为武
侠迷争睹的杰作。而至今仍在连载、已达二十馀册的《大唐双龙传》,藉由隋末
乱世来探
索天道无常、武道极致与生命真貌,不断地为武侠和他自身的创作版图开疆辟土
!成为九
○年代港、台武侠小说的旗手! 

在武侠小说低迷已久、武侠市场已大部分为电影、电视、漫画等声光及图像传媒
所瓜
分的趋势下,黄易的武侠小说为何能够博取读者青睐,在台、港创下数百万册的
销售天量
?更在现代年轻读者日趋薄弱的文字耐性下,连续写下三部超过两百万字的长篇
巨构,而
始终拥有庞大的读者群? 

正如黄易形容他最爱的两位武侠名家 金庸及司马翎的作品:「他们两人的文笔均

臻达圆熟无瑕的境界,魅力十足。金庸对人物的描写栩栩如生,活现纸上;司马
翎则对人
性的刻画入木三分,大胆直接,卓见哲理俯拾即是......他们都各自创造出一个
能够自圆
其说、有血有肉的武侠天地!」而黄易对自己作品的要求与呈现,亦正符合、证
明了这一
点。 

自「新派」武侠没落至今,有许多作者仍不断地努力着,希望能吸收外来技巧、
创新
格局,或是能更具现代感、更能成为世俗接受等方式,试图为武侠开荆辟路、再
注新血。
然而一则大势所趋,更刺激眩目的流行产物渐占上风;一则努力的成果不彰,成
功者鲜矣
。有者太强调文字技巧的创新,而与大众阅读习惯脱节;有者过於世俗化,或大
量夹杂现
代语,风味尽失,或过趋於俗,沦为插科打诨,低劣不堪。如何在创新、通俗,
并保持原
味、显现属於中国武侠特有的风格之间取得平衡,一直是当今武侠创作者面临的
课题。 

而黄易的作品给读者的感觉,是颇具现代感的。鲜明的文字与明快的节奏,将情
节烘
托得有若一幕幕动感的画面,浮现於读者的脑海中,使人如同身历其境。但是赋
予这些小
说灵魂的,却是最中国的哲思与传统文化。他的见闻极为广博,对艺术、天文、
历史、玄
学星相、五行术数皆有相当深入的研究,更精研周易、佛理、各家思想等,使他
能在经营
创新的题材与文字时,仍然能不悖於中国武侠之传统精神。 

对於书中包罗万象的内容,谦称自己只是勤於翻书的黄易,透过访问,我们可以
认识
他对武侠的创新理念,以及武侠小说在他心中无可取代的地位:「或许可以说,
武侠是中
国的科幻小说。她像西方的科幻小说般,不受任何拘束限制,无远弗届,驰想生
命的奥秘
,与中国各类古科学结合後,创造出一个能自圆其说的动人天地。在那处,我们
可以驰骋
於中国优美深博的文化里,纵横於术数丹学、仙道之说、经脉理论、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
、宗教哲理,任由想像力作天马行空的构想与深思,与历史和人情结合後,营造
出武侠小
说那种独有的疑幻似真的小说现实,追求难以由任何其他文学体材得到的境界。
」这正是
显现他对武侠创作所持的态度。 

纵观黄易的作品,可以发现他不断地在挖掘武侠文学埋藏的可能性。对於武侠的
基本 

元素━━武艺的追求上,他将其提升至「道」的地位,大大拓展了武学的可能性
。而这种
力量的取得,则必须经由武道追求的过程,不但要对抗敌人,更要击败自己、不
断地试炼
自己的最大极限,进而以武道窥至道!黄易认为:「任何技艺事物都可升华至道
的境界,
包括『解牛』的庖丁在内,正是技近乎道。所谓『物物一太极』,任何事物均有
更深一层
的意义等待挖掘。」武道对他来说,是「人类超越自己幻想中的一种可能性,具
有永恒动
人之美,若止於技艺,只属於下乘而已」。 

在小说中,对於武道原理的探索与突破,尤胜於华丽玄奇的招式与技巧。他更将
「无
招胜有招」的概念,以另一种形式具现:超越利器、功法的气势和精神力,可以
穿透空间
直探敌人心灵,乱其心神,摧其意志,更凌驾於所有血肉交锋之上。黄易赋予无
形的精神
气势具体的力量,相对於重物质轻精神的当今之世,无疑是深刻的针砭与反讽。
 

生命的采炽与真貌,也是他小说中最常探究、并且着力最深的主题。黄易在人物
刻画
上,可谓极具火候,不论一出场便是大侠,或是从小瘪三努力往上爬;不管是主
角、配角
、正派、反派,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姿采,也都面临着同一张由命运编织而成的
巨网,每
个人都亟思冲破束缚,活出属於自己的生命。 

究竟在人世的波涛和命运的摆弄下,生命的最大可能性是什麽?这想必是任谁都
无法
有明确解答的难题。但是黄易认为透过武侠小说,能够让生命炽烈发亮,让生命
的面貌由
已知的纷扰牵绊和未知的宿命中净化出来。「在高手对垒里,生死胜败只是一线
之别,精
神和潜力均被提升至极限,生命臻至最浓烈的境界。那是只有通过中国的武侠小
说才能表
达出来的独特意境。」「只有当剑锋相对的时刻,生命才会显露她的真面目。」
而透过黄
易的文字,你也许可以发现 原来生命也有这种可能性! 

「历史」常是使许多武侠小说更生动精彩的背景要素,在黄易的作品中,读者往
往惊
叹於他对历史、文化及社会背景的深刻认识与娴熟运用。他能够像是重现历史场
景般详细
生动,同时又令人物灵活地穿梭於僵硬固定的既定史实之中。对他而言:「历史
是武侠小
说『真实化』的无上法门,如若一个棋盘,作者所要做的是如何把棋子摆上去,
再下盘精
彩的棋局。不过,这当然是非常个人的看法,动人的武侠小说是可以以任何形式
出现的。
但对我来说,抽离历史的武侠小说,特别是长篇,便失去与那时代文化艺术结合
的天赐良
缘。」这样的观点,也充分表现在他的《寻秦记》、《大唐双龙传》这两部极具
历史美感
与张力的作品。当然对许多武侠迷最篇爱的格斗过招,黄易独特的格斗美学更可
谓卓然出
众,备受好评。他极善於处理对战双方的互动关系,配合他的精神、气势力量,
所构成的
「气机牵引」及敌我消长,将交锋的微妙处具现无遗。而交手後更是动魄惊心、
淋漓尽致
。此外,黄易对「群战」的描写更堪称一绝,在其他武侠作品中描写之群战场面
,多有分
割不连贯及各自为战之弊。然而他却能巧妙架构出首尾兼顾、气势贯穿的氛围,
以及牵一
发动全身的紧密互动关系,在其作品《破碎虚空》中的「惊雁宫之战」、《覆雨
翻云》中
的「血战花街」等,均是气势磅礴、凄烈动人的精彩群战,令人大呼过瘾! 

也许有些人认为武侠的盛世已过,风光难再!但也有人不断地为武侠辛勤耕耘、
开疆
辟地!无论如何,要再创武侠小说的另一次高峰并非一朝一夕或少数人的努力所
能达成。
除了创作者需要更飞驰的想像力、更广博的观点和更突破的艺术表现,重要的还
需要读者
们的支持,使武侠有生存的市场及延续的机会。 

对於好的武侠小说的条件和未来前景的看法如何?黄易如此回答着:「我想我还
不够
资格去订下好的武侠小说应具备什麽条件。凡是能令我废寝忘食地读下去的武侠
小说,便
是我认为好的武侠小说。而引人入胜的方法,更是数之难尽,只待有心人去发掘
。从这个
角度去看,武侠小说应该是有无限前景的。」 

黄易正是努力提供武侠小说无限的可能性与生机的作者,而他的读者同样也占了
一半
的功劳。正如黄易笔下的大侠浪翻云 「唯能极於情,故能极於剑」,也唯有对武
侠用
情至深者,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才有永不缺席的武侠人。愿以这句名言,作为黄
易和他读
者的注脚。
  ( 以上文字转自http://best.163.com/~goldhill/)

--
 
       欢迎大家来科幻版中溜达溜达,闲逛闲逛,幽游幽游。 
       大家伙一起科学科学,幻想幻想,研究研究,讨论讨论。 
                               -------胭脂虎(幽浮九天)^I^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50.135.130]

[关闭][返回]